《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杜丽娘出身官宦之家,聪明、娴静而又美丽,不甘于封建礼教的压抑束缚,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结合,此后就追求梦中情人,思念成疾而死,被埋葬梅花观中。后柳梦梅果然来此,她随即复活,冲破封建家长的阻挠,与梦梅结为夫妇,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在丽娘梳妆打扮准备游园时,春香看到她的容貌,说了一句:“今日穿插得好。”杜丽娘自述:“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镇,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燕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人物经历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宝熟读孔子之书,把周公之礼奉若神明,并以此教育女儿。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三年,连后花园都没有去过,她的裙子上绣了一对花鸟,都要受到母亲的责怪,怕引起她的情思。杜宝夫妇还请了一个老腐儒陈最良教她读经书,希望她“知书达理,父母光辉。”

这样的高墙大院虽然能锁住杜丽娘的身子,却锁不住一颗觉醒的心。她说:“关了的鸣鸠,尚然有洲者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一次她偷逛后花园,面对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不禁发出无限的伤感:“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如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她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满,要求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过一种天性自然的幸福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林727999481
浅论《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姓名:刘作林考号:210110100112考区:昭通市昭阳区摘要:《牡丹亭》是中国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它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曲反对封建主义,歌颂妇女个性解放的赞歌。剧中的女主角不仅外貌端庄,而且具有过人的才学和智慧。杜丽娘从小就在被培养成世人眼中的大家闺秀,那个时代女子具有的一切优良品质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而她性格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她的“痴情”。关键词:杜丽娘;美貌;一往情深;睿智《牡丹亭》成功的塑造了杜丽娘这一典型人物形象,通过剧本我们了解一个至情至深的杜丽娘。曾有人把杜丽娘的形象概括为“妖”。我十分的认同这一观点,因为杜丽娘做出了那个时代很多“人”不敢为之的事情,她勇敢地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坚持不懈地与封建制度抗争,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那么,大剧作家汤显祖是怎样塑造这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呢?我将重点从“聪明美丽”、“一往情深”、“因痴而亡”、“因情而生”来论述她的性格。一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杜丽娘的美貌和才智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绝无仅有。有人曾赞誉为“西施之貌、文姬之才”。而如今的茫茫人海中实难再有这样的绝世才女。环境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3623763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实际上都是杜丽娘性格的起点非常之低。这是由于她成长的环境决定的。她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家庭里充斥着浓重的封建礼教气氛。她的家庭是个
第2个回答  2020-01-02

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具有明代新的时代特征。她深受封建束缚,在官衙住了三年,连有个后花园都不知道,可见父母拘禁之严。她这一生根本没有享受爱情的可能,注定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的形象是明代初期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宣扬封建道德时代的典型。同杜丽娘的反抗坚决、强烈、执著。《诗经》中的爱情诗和花园里的春光一旦唤醒了她的青春,她就有感而梦,到梦中去追寻现实中找不到的爱情。而梦中的爱情使她迅速成长,她不再压抑,不再羞耻,她甚至骄傲地对春香宣布了自己的爱情!梦境不可再,她就毅然决定为情而死。死后她仍然没有放弃追求爱情,呼冤喊屈,诉说一梦而亡的经历,以至至情感动了判官,许她“随风游戏,跟随此人”,终于在现实中找到了梦中情人,死而复生。还魂后为了爱情,她大胆与父亲争辩,宁可不做杜家女,也决不放弃柳梦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3
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 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