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能读几十本书且不漏要义,而你只读几本还记不住?

如题所述

人与人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人记性特别好,他们看书也是特别快的,但是他们能够不遗漏书中的重点。也就是说他们在看书的时候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书里面去,而不是三心二意去想其他的事情,这样子看书的效率就会高了很多。书看的多的人其实会掌握一些看书的秘诀,在看书的时候一目十行,加上他们过目不忘,收获就很大了。

而自己并没有他们这个天赋,在看书的时候顺便放着手机,总是担心有人来找自己。然后就是看的书特别少没有什么经验,不懂得区分什么部分要精度什么书要略读,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关于时间。有些事东西在看书的时候不能够完全就理解到,毕竟不是所有知识都那么通俗易懂。对不感兴趣的东西,总是难以记住的。理解起来的记忆跟死记硬背是两码子的事,自己属于后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我觉得这个与自己对这本书的兴趣有关系,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在读的时候就会反复琢磨,不错过一行一字,而且在看了之后,还会在大脑里反复想,所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就能记住要义。

这就相当于人们看小说,在一般情况下,看的小说的基本内容是不会忘得,这就是因为自己喜欢看小说,所以能记住。我原来就强迫过自己看《明朝那些事儿》,因为我知道历史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我对它们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而且在读的时候,我脑子里还刻意的去记,但是还是没有记住。

有的人就喜欢看书,看的书多了,自然感觉也就有了,在看书的时候也就能很快的投入进去,用心去看书,自然也就能记住,并不是说能读好几本书且要义不漏的人是天才,只是他们看书的时候比一般人用心。

所以,在我们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用心看,

第2个回答  2018-01-27

因为别人对看书有兴趣,而我对书没兴趣。

记得还是10月份买的五本书,很厚,现在上面都布满了灰尘,我一页都没有翻开过。不是因为我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我对书真的不感兴趣。

别人能够读那么多书,阅读完之后,也能够明白大概意思,而我却像囫囵吞枣一样,根本就像没看过一样。

还不都是因为我对看书不感兴趣。无论书里面说的有多精彩,我都不想看,我觉得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事,宁愿多看几集肥皂剧,多吃点零食。

这也就成就了我一个粗俗的人生,虽然我长得挺文艺的,结果因为读书少,见识少,所以成了一个俗不可耐的女人。

因为我记忆也不好,即使我对一本书特别感兴趣,但是看完之后我就不记得里面写的情节了。记性太差,也是一个梗。

因而别人看书能记得大概,我看完之后啥都不记得。

第3个回答  2018-01-27

这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每一个人的记忆力都会不一样,可能别人的记忆力比较好,而你的记忆力相对比较差一些。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别人在读书的时候比较用心一些,而你只是随便地看了个大概。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平时在读书的时候,自己的速度放慢一些,并且认真地看里面的故事情节,那么我们很容易就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能够完全地记住,而且做到很久都不会忘记,就像我们看小说一样。而如果我们只是把读书看成一种任务,只是觉得自己把里面的内容看了一遍之后,就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那么我们很容易在读书的时候囫囵吞枣,并没有特地去品味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即使自己看完之后,也很可能不知道具体讲了些什么。所以很可能别人看书的时候比较用心一些,而你只是大概地浏览了一遍。

第4个回答  2018-01-27

因为读书和别的事情都是一样,都要讲究方法。做事有做事的规章制度和方法,读书也有读书的方法。

读书当然不能像背书一样,把一篇文章来回的读啊读背啊背的知道最后全文背诵很流利的,而是要分类读书,分类记住。

书籍也是有分类的呀,像是一般的分类比如小说啊传记啊这之类的,一般中心要点就那么几个,只要记住那几个就好啦,所以看的时候可以很快的过去,甚至不喜欢的章节内容都可以跳过去不看,当然这个的前提条件是看书的时候不会影响整体阅读效果。

要是看像论语啊这之类的书籍,就要一边做笔记,一边阅读书籍,这样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笔记一方面的是加强自己的记忆,一方面就是为了以后翻阅书籍的时候有个东西可以参照对比。

当然了,像钱钟书先生那样过目不忘的人当然没办法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