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赚钱而不是攒钱?

如题所述

《塔木德》说:上帝把钱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目的在于让我们购买这世间的快乐,而不是让我们攒起来还给他。

商业是不断增值的过程,所以可以让钱不停地多起来,应该把整个世界的钱为自己所用。犹太人的经营原则是:没有钱或钱不够的时候就借,等你有钱了就可以还了,不敢借钱是永远不会发财的。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很简单,他们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穷人之所以穷,就因为他们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都攒起来,让“活钱”变成“死钱”,理所当然,“死钱”是不会自己增值的;而富人之所以富有,就因为他们把自己赚的钱活用,他们从不攒钱,而是把钱继续投入到赚钱的行业,用所赚的钱去赚更多的钱。

所以攒钱是成不了富翁的,只有赚钱才能赚成富翁,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并不是说攒钱是错误的,关键的问题是一味的攒钱,花钱的时候,就会极其的吝啬,这会让你获得贫穷的思想,让你永远也没有发财的机会。

一个人所具有的思维和感觉决定了他将来是否可以拥有财富。富有的思维创造财富,表现出富人的慷慨和大度;而贫穷的思维造成真正的贫穷,体会到的是穷人的卑微和小气。

人太穷了,就会整天为生存而奔忙和劳碌,他所想到的就是简单的生存,长此以往,便没有了时间去想任何其它的事情,他的头脑里就没有了对更多财富的渴望,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条件。

犹太巨富比尔·萨尔诺大小时候生活在纽约的贫民窟里,他有六个兄弟姐妹,全家只依靠父亲在做一个小职员的微薄收入,所以生活极为紧张,他们只有把钱省了又省,才可以勉强地度日。到了他15岁的那年,他的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小比尔,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来养活自己了。”小比尔点点头,父亲继续说:“我攒了一辈子也没有给你们攒下什么,我希望你能去经商,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改变我们贫穷的命运,这也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

比尔听了父亲的忠告,于是去从事经商。三年之后,就改变了全家的贫穷状况,5年之后,他们全家搬离了那个社区,7年之后,他们竟然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下了一套房子。

犹太人世代都在经商,经商成为他们改变人生的首选,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经商才能赚取很多的利润,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一代代犹太人从事经商,赚取了让世人瞠目的财富。赚钱是一个智慧的思维,想要成为一个富人,不但要有能够巧妙赚钱的智慧,更要有与之相应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跻身富人的行列。

“大手大脚的花钱,过舒适的生活,始终记住:不要按你的收入过日子,这样能使一个人变得自信。”好莱坞巨头之一的刘易斯·塞尔兹尼就这样教育他的儿子大卫。大卫后来成为电影《飘》的制片人,这句话后来成为风行好莱坞的经营原则。只有使劲地赚钱,使劲地花钱,这才是富人的做法。

巴菲特是当今世界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股市投资者,1956年他以100美元起家,迄今为止其个人资产已超过16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头号股王。

在美国《纽约时报》评出的全球10大顶尖基金经理人中,巴菲特名列榜首;在《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纪八大投资高手”中,巴菲特同样位列第一。如此的“第一”、惟一”不胜枚举,他是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中惟一从股票市场发家致富的,他一手创立并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是1996年美国最具盛名的10家公司之一,也是金融业惟一进入前10名的公司。

巴菲特是证券经纪人之子,从小就生财有道。一名友人说,巴菲特5岁时就在奥马哈老家门前的人行道上摆摊子向路过的人卖口香糖。后来又从清静的自家门前转移到行人较多的朋友家前面,售卖柠檬水。朋友说,他想的不只是赚零用钱,而是要致富。念小学的时候,他就宣布要在35岁之前成为富翁。

他曾在当地高尔夫球场上搜集可以卖二手的高尔夫球。他曾跟朋友一起到奥马哈赛马场,在地上找人家无意中随手丢掉的中奖票根;他在祖父的杂货店批购汽水,夏夜里挨家逐户地推销。青少年时他送报纸,每天早上送近500份,每月收入175美元(许多全职工作的成人也不过赚这么多),又原封不动地把每个月的薪水存起来。他经常埋首苦读《赚取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是他最爱读的书。

他迷的是股票,正如别的孩子迷飞机模型。他把股价制成图表,观察涨落趋势。他11岁时首次买股票,买了3股,每股38美元的“城市服务”优先股,升到40美元时脱手,扣除手续费后,净赚5美元——这是他首次在股市的收获。他14岁时,用1200美元积蓄买了16万平方米农地,租给一名佃农。21岁时,巴菲特从各项投资中攒了9800美元;他日后赚进的每一块钱,几乎都源自这笔资金。

财富的真正主人永远都是那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人,他们不会放弃任何的赚钱机会,并不停地将赚来的钱投入市场,让这些钱持续地滚动,直到滚成—个“大雪球”。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金钱在社会的作用是决不可以低估的。如果没有金钱。就很少有人会器重你,你也处于一种孤立的边缘地带,处于社会的弱者地位。犹太人这样说“富亲戚是近亲戚,穷亲戚是远亲戚。”犹太人的历史一再地验证了这个事实,他们没有金钱的时候,就处于社会的底层,人们都看不起他们,说他们是“犹太鬼”,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凌辱和压迫。而等到他们有了钱,就可以和贵族平起子坐,让人们对他们仰慕,但更多的是妒忌。

在经历千年的流离失所和磨难之后,犹太人终于认识到了:一个人特别是犹太人要想很好地在社会上生活,要获得尊严和尊敬就必须有钱。没有钱的人注定是可怜的人,没有钱的人必定会成为被社会的弃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