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为什么都不教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孩子在自己班级不应该很方便吗?

如题所述

随着教育思想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教育是一项非常需要专业的技能知识以及经验的事情,而老师家的孩子由于背靠拥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父母,往往被大家认为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但实际上我们在学校里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事情,那就是老师往往不会教自己家的孩子,会让自己家的孩子去别的学校上学,哪怕是在自己所授课的学校就读,也会刻意的避开自己所教的班级。


而对于这一问题,一位老教师直言: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所执教的班级上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还会对班级里的孩子有一些负面影响,而这些弊端主要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一、老师难以保持平常心

对于老师们而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保持好平常心,不论孩子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论孩子是什么身份,当老师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想得到良好的教育结果,就一定要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但如果面对的是自己家的孩子,无论老师们如何说服自己,都会难以保持平常心。

老师们面对绝大多数的孩子,只要保证孩子们上课学习、下课不胡闹、不闯祸就足够了,可是自己家的孩子又怎么可以只是要求他达到及格线呢?因此往往会对自己家的孩子格外严厉。而老师一旦失去了这种平常心,对自家的孩子进行过分严厉的要求,那很可能就会使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路出现偏差,甚至在教育别的孩子时也会受到影响,降低老师的工作水准。

二、对自家孩子过分关注

同时,教育也要求老师们对不同的孩子都要投入尽可能相同的精力,哪个孩子需要老师更多的帮助,哪个孩子可以自己处理学习问题,是老师们应当进行合理的判断的。每个老师都要这样的一套判断标准,但是一旦自己家的孩子也在自己教课的班级中,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就不可避免的,让老师的原有的判断标准失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偏心,对于其他的学生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

三、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

虽然孩子们性格相对单纯,但是最简单的趋利避害还是懂得的,老师家的孩子由于有着特殊的身份,身边很容易聚集一些,试图通过与老师家的孩子打好关系,从而让老师对自己更好一点的别有用心之辈,而过早地让孩子接触这种相对市侩的风气,无疑是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很有害处的。

四、很可能导致孩子恃宠而骄

而上述的这些人聚在老师家的孩子身边,其交往模式也往往是与正常的学生之间的交往有所不同,往往会奉承多过平等的交流,而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正常的价值判断,导致孩子处在一种恃宠而骄的状态中,对自己和自己的身份判断错误,以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最终形成一种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心态,而这对于孩子在未来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五、别的孩子容易觉得老师家的孩子受到优待

最后,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老师家的孩子的自己的班级就读,也会让他们产生一些些的意见。老师如果对自己的孩子有任何的优待,哪怕只是以师生的身份进行的正常的关心,那也会让其他学生觉得老师有过分照顾自己家孩子的嫌疑;而如果老师家的孩子受到任何的表彰,也会让别的孩子觉得老师家的孩子是因为特殊的身份才获得了特殊照顾。而这种心态无疑对所有人都是相当不利的,因此为了避嫌,老师们往往不会教自己家的孩子。

同时,其实老师们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很多老师也知道自己的教学水平有限,自己的教育水平虽然要比普通家长强,但跟一些名校的高等级教师来比还是有着很多缺陷的,因此也有相当多的老师会像绝大多数普通家长一样通过各种关系将自己家的孩子送入名师门下,希望孩子因此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因为人难免都会有私心,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班级里上课,老师可能会在各方面偏向自己的孩子,这样就会让别的同学对老师产生意见。
第2个回答  2020-10-19
因为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班级,只会让自己忍不住去偏心,从而不会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第3个回答  2020-10-19
虽然老师的孩子在自己的班级看起来是很方便的,但是即是家长也是老师,在角色转换中,孩子不能很好的适应,所以就尽量让自己的孩子在其他老师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