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相对强盛的朝代。很多人会说是唐朝。由于唐代物产丰富,技术和文化输出到外界,许多国家都派使者去研究唐朝的文化。比如国外有些地方以唐朝命名,甚至美国的唐人街。可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和军事的巅峰,但它是一个强大到有人敢侵略的国家,一次侵略就是200多年。




当时敢于挑战世界强权的国家是吐蕃。从地图上看,当时吐蕃离印度很近,那为什么不入侵印度,而是入侵大唐之地呢?


当时印度国力不强,战斗力很低,而吐蕃国力强大。当时攻打印度比攻打强大的唐朝困难得多。


有以下点原因:


第一,当时印度特别落后,吐蕃旁边的地方都是落后的农村,没有金银珠宝可以抢。


第二,印度的方言很多,即使到了近代,印度的方言还是很多,据说有2000多种方言。像这样的地方,因为语言不通,很难统治。


第三:http://www .搜狗.com:印度气候炎热,而吐蕃人长期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中,根本无法适应。吐蕃和印度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当时双方交战,吐蕃兵勇猛善战,很快就到了印度边境。然而,士兵们中暑了,所以他们不得不撤军。



吐蕃虽然离印度比较近,但是从吐蕃到印度需要山和山。走山路的朋友都知道,每走1公里比在平地上走2公里费力。虽然印度与吐蕃直线距离不远,但是如果走蜿蜒的山路,士兵到达印度时会筋疲力尽,所以一开始入侵印度是一个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相比大唐,这个选择很明确。


让我们先看看地图。大唐疆域与吐蕃疆域虽然有一定距离,但两者交通便利。吐蕃兵想进攻大唐,这直接就是一个马平川。而且大唐的气候相当宜人,几乎不需要适应。


吐蕃攻打大唐的另一个优势是大唐之地是平原,吐蕃是高山。一旦进攻失败,吐蕃兵可以逃回山上,易守难攻,可以作为掩体。



一开始大唐与吐蕃的边防军比较松散,所以吐蕃率先考虑进攻目标,自然是守卫松散、比较富裕的地方。然后占领一个地方后,就开始抢,看到有价值的东西就抢,看到牛羊就抢。最后他带着金银珠宝赶着牛羊,骑着马走了。大唐官员得知消息后,派兵追击吐蕃兵,早已逃走。


吐蕃虽然当时不断入侵大唐,但超大规模战争很少,一般属于抢劫侵略。


吐蕃为什么不与大唐军队展开大规模战争?


一方面,吐蕃人口少,经不起这么大的消费;另一方面,吐蕃的实力不足以与盛世的唐朝抗衡,所以是抢一把就跑。虽然都是小规模抢劫,但是吐蕃久而久之从大唐抢走了无数金银珠宝牛羊,过着好日子。




吐蕃三番五次入侵大唐之地后,派出重兵守护土地,吐蕃难以得逞。每次抢劫都被大唐军队封锁。这时候,吐蕃把注意力转向了路过的大唐商队。当时商队基本都是商人,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而吐蕃军队勇猛善战。商队遇上吐蕃兵,就意味着羊遇上虎,所以吐蕃抢了不少丝绸和黄金首饰。


唐朝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开始出兵征讨,随之而来的是小规模的冲突,吐蕃与大唐的关系就像是一对冤家。他们虽然互相憎恨,但是谁也不能消灭他们。大号有小流行




但是大唐很难消灭吐蕃,因为吐蕃属于高原气候。大唐的士兵进攻这里时,会有高原反应,不利于进一步入侵。而且吐蕃山多,易守难攻。


就这样,双方来了又去,断断续续打了200多年。


有趣的是,吐蕃成立于200多年前。可以说,吐蕃几乎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了对抗大唐上。两国没有时间和解吗?其实历史上也有我们和好的时候。


比如松赞干布曾经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吐蕃和大唐和好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因为利益冲突爆发战争。最后大唐笑到了最后,吐蕃崩溃。但吐蕃崩溃的原因不在于大唐的进攻,而在于自身内部。




当时吐蕃领导人发生冲突和内乱,战争持续升温,最终演变成全国性内战,国家最终因内乱和贫穷而崩溃。


当初抢大唐的金银珠宝早就花光了。只能说靠抢劫为生的劫匪不可能有好的结局。真正强大的是一个善良博爱的国家。即使时隔多年,唐朝的文化依然在世界上流传,而当时的强国吐蕃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吐蕃和印度之间隔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土波要去攻打印度,需要耗费的兵力十分的多。而且就算攻打成功了,也很难占领住。因为他们两个之间有天然的屏障,但是和大堂之间就没有天然屏障。
第2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大唐在当时的繁荣昌盛,传统文化,财力等都是数一数二的。攻打强国如果赢了会得到所有,如果输了,也会得到强国的扶持。
第3个回答  2020-10-16
大唐可以说是我国这么多朝代以来最富强的时代了。当时的民风开放对外交流频繁经济发展迅速。吐蕃肯定是觊觎大唐的强盛啊。而印度是比较好攻打但也要重新进行发展。对吐蕃来说不是很有利。
第4个回答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