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行志愿

如何填志愿

平行志愿指的是在每个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报考多个志愿,这些报考的志愿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以分数优先的原则由计算机对考生的志愿依次检索。比如考生报考了A B C这几个平行志愿,如果考生的成绩符合A志愿就会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就会继续检索B志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1
  平行志愿推出,一是降低志愿填报风险。以前填报志愿,第一志愿落空,很可能导致第二、三、四志愿也随之落空。而实行平行志愿,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二批本科的A、B、C、D四个平行志愿,与第三批专科(高职)A-H的8个平行志愿,都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二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以前填志愿,几大“金刚”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张志愿表中,比如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填在同

  一张志愿表上,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填报失误,考生必须在这几所学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志愿填报的风险减低、焦虑减轻、选择空间增大,因而考生高考的紧张情绪也会减轻一些。

  三是很大程度保护了高分考生。以前由于一分之差,可能导致高分考生从名校落到一般高校。而在平行志愿中,高分考生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定位准确、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充分地选择理想的学校与专业。

  合理填报平行志愿
  由于本市第一、二批本科是考前填志愿,因此,准确估计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名次,是十分关键的。因为,高考是按比例录取考生的,即根据招生计划数,按所有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每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也是根据这一批次录取计划、考生的考试情况划定的。

  如何自我定位?方法有二。其一,根据区县模拟考的成绩,根据自己在区县中的名次,推算在全市考生中的名次,由此结合各校的招生计划,估计其他考生的走向,填报志愿;其二,根据自己在学校全年级中的名次,对比往年相同水平学生报考学校的情况,确定自己重点考虑的批次,以及可以填报的学校。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4

参考志愿是排在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后的志愿,只有一志愿、二志愿都没有被录取情况下,才录取参考志愿。由于参考志愿是平行的志愿关系,没有主次、先后之分,考生是否被录取取决于考生的成绩和一、二志愿高校的录取情况,因此参考志愿亦称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即优先投递高分考生档案。填报参考志愿时,考生需注意参考志愿的᧌/p>

第3个回答  2019-11-13

平行志愿指的是在每个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报考多个志愿,这些报考的志愿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以分数优先的原则由计算机对考生的志愿依次检索。比如考生报考了A B C这几个平行志愿,如果考生的成绩符合A志愿就会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就会继续检索B志愿。

第4个回答  2009-07-21
一个批次有三个学校可以填,建议三个学校的去年录取最低分之间要有一个分数差,在六七八分左右,最好有一个学校你认为是肯定能考上的,作为保底学校。填的时候还要注意是否服从。前几天刚被录取,有问题可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