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问题.

1.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
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
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压力

3.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度是2.8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取9.8m/s2)
A.2.8s B.1.5s C.0.7s D.1.3s

答案依次是 C.A.B
请一一解释..谢谢
回答的大哥们..你们说的我都知道.
问题你算给我看看..理论的东西谁不懂.
最好可以一一排除..我会补加分

1。弹力的产生关键是施力物体的弹性形变,注意,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2。受力只能是受性质力,不能受效果力,高一阶段性质力只有三个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题目答案中提到的其他都是效果力,所以不能选,它们都是性质力的分力
3。高度42米,计算下落时间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6
1.
A木块虽然没有形变,但是地面形变了,所以地面受到弹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块也受弹力。

B。A中已解释了木块没有形变。

2.重力肯定有,然后 光滑 斜面没摩擦力,但是有支持力!然后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就是下滑力~~

3.有个陷阱!15层楼实际上只算14层高(第一层不算)

因为小孩是在空中自由落体;所以H=1/2gt^2
2.8*14 = 1/2*9.8*t^2 (这个很容易解得)
t=根号8 ≈2.8s
因为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
所以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2.8-1.3=1.5s
答:。。。。。。。。
第2个回答  2009-07-26
第一题:
两物体之间产生弹力,则二者必然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A错。
物体产生形变之后会产生垂直于接触面的反方向的弹力,所以木块变形产生对地面的弹力,地面变形产生对木块的弹力,所以B错。选C。
第二题:
光滑斜面,所以没摩擦力,排除C;
下滑力是效果力,在本题中实际上是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所以说了重力就不能再说下滑力,以免重复,故排除B、D。
第三题:
第15层的地面即第14层的房顶,所以本题距离为2.8*14=39.2米,由此可得下落时间为2.83秒,减去1.3秒得到反应时间为1.53秒,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即为1.5秒。选B。
第3个回答  2009-07-26
主要第三题不会呗
先求孩子坠地所需时间
h=2.8×15=42
h=1/2gt² 可求得t值
青年反应时间=t-1.3s=1.5s
所以选B
第4个回答  2009-07-27
解:第一题:答案A的观点错误,从微观的角度讲,任何东西受到支持力都是会形变的,一形变就会有弹力,地面形变带来的是物块受到弹力而不是地面受到了弹力;答案B错误,木块受到的弹力是地面形变时给它的;答案C正确;答案D就不用说了。

第二题:答案A正确:支持力是斜面给它的,重力是地球给它的,至于下滑力是重力的分力。
答案B错误:下滑力是重力的分力,重力包括了下滑力。
答案C错误:因为斜面是光滑的,所以是没有摩擦力,至于空气在这种题目不必讨论。
答案D错误:下滑力就不说了,至于压力,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对物块的压力,这个压力其实就是支持力,重复了;第二种是对斜面的压力,题目没有问你斜面的受力,所以不选。

第三题:每层楼的高度是2.8m,那么十五层楼高度就是:
H=15h=15×2.8m=42m
小孩坠落近似自由落体,所以根据自由落体的公式s=gt^2/2可以求出时间:
H=gt^2/2=4.9t^2=42m
t≈2.9s
用下落时间减去冲过去的时间就是反应时间:
T=t-t0=2.9s-1.3s=1.6s
也就是说他的反应时间最恰当就应该是答案B,因为一般人太快是反映不过来的.
第5个回答  2009-07-26
1木块受弹力,那么力是地面给的,那么地面产生形变造成了力
2高中里的下滑力有这个说法基本就是错的,这个力不是实际存在的,是其他力(比如重力)产生的效果罢了,算是别的力的分力。
3首先你要注意一个陷阱,那就是15楼掉下来,实际的高度应该是14*2.8=39.2!!!不是简单的15*2.8!!!。2楼掉下来那么就掉了1层楼(不清楚就呆2楼阳台,往下看就明白了)。那么之后就用公式1/2gt*t=14*2.8,t知道后就减去1.3就可以了,我算过。这题我还做到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