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中的判教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判教”,或称“教判”“教相判释”,是对佛教内部不同典籍传承以及修学方式的一种归纳总结。随着佛教大量典籍被翻译成汉语,人们发现不同典籍中的说法有的侧重不同,观点甚至有相互违背之处。比如上座部佛经与大众部佛经的不同、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佛经的不同、显宗与密宗不同等等情况的出现,使得佛教的发展以及佛学研究陷入两难境地。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佛教内部自己协调解释,创造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其实,佛陀是不赞同将佛教判教的。但是为了能够更有系统了解佛教,更好了解不同佛经的侧重点以便更好学佛,初发心学佛一段时间,了解一些经典之后,从判教系统,尤其是宗喀巴大师和太虚法师的判教系统入手能够更好地修习佛法,以自己对比祖师们的系统,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作为一个“对照表”来进行检验。

在宗喀巴大师的判教系统出现之前,汉地的许多判教系统基本上都是以本宗理论为基础的。这些对于修行未必重要,但是对于系统了解佛教还是很有帮助的。

印度佛教就曾经有大小乘,显密乘之分。这就是判教。但是真正的判教理论发展却是在中国佛教开始兴盛的时候。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祖师都对佛教教义做出过或多或少的判析。最早的判教理论应该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首先是慧观提出“二教五时”,即顿教和渐教。渐教再分化成“五时”:

三乘别教,为声闻、缘觉、菩萨分别说的教门;
三乘通教,主要指般若类经,它对教化声闻、缘觉、菩萨都适用;抑扬教,主要指《维摩洁经》、《思益经》等大乘经典,它们贬斥小乘,赞扬大乘:
同归教,主要指《法华经》,它把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归于一乘(佛乘);
五是常住教,指《大般涅盘经》,它讲涅盘境界常住不灭。

同样在南北朝时期,第一个中国化宗派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在建立天台宗义的时候指出,当时佛教界的判教系统分为“南三北七”。后来天台宗的判教在佛教判教系统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天台宗的判教系统将佛教分为“五时八教”,五时指的是:

“华严时”,指佛讲《华严经》:
“阿含时”,指佛讲阿含类经:
“方等时”,指佛讲《维摩洁经》、《金光明经》、《楞伽经》等:
“般若时”,指佛讲般若类经:
“法华涅盘时”,指佛讲《法华经》和《涅盘经》。

八教是从佛的说法方式为角度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八种。
“化仪四教”指:
顿(对利根人直接说的教义);
渐(对钝根人逐渐说的教义);
秘密(同一种教义,不同闻者理解有异,互不相知):
不定(佛根据不同情况,借助神通,使听者有不一样的理解)

“化法四教”指:
藏(阿含类经);
通(般若类经);
别(维摩洁经);
圆(华严经、涅盘经和法华经等)。

到了唐代,最著名的判教系统应该是以玄奘法师和窥基法师为代表的三论宗的判教系统:“三时判教”。三时判教系统主要是按照佛理来分的。“初时”指的是阿含类经典,主要讲五蕴、十二因缘,破斥我执。“二时”指的是般若部经典,主要宣扬诸法皆空,破斥法执。“三时”指的是《法华经》和《解深密经》,主要宣扬非空非有的中道,是“了义经”。

比以上的判教系统更加全面的是华严宗的“五教十宗”,更加能够体现各宗平等的判教系统是三论宗的“二藏三轮”,另外还有净土宗的判教系统,等等。

到了明代,远在西藏的伟大佛教大师宗喀巴大师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教系统。不同于汉地的判教习惯,宗喀巴大师根据学佛人根基不同,或者发心不同,分为“三士道”,“三士道”分别注重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

近代太虚法师的判教成为现在唯识学人比较普遍能够接受的观点,将佛教教义判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指的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独觉乘),菩萨乘。这五乘的共法是“因缘生法”,或者简称“因果律”
三乘共法指的是:声闻乘,缘觉乘。这三乘的共法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大乘不共法指的是:大乘菩萨的“一实相印”,其本质还是“三法印”

太虚法师的判教和宗喀巴大师的判教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是,西藏的佛教比较讲究次第。“三士道”的“下士道”仅仅包括人天乘;“中士道”包括声闻缘觉乘;“上士道”是菩萨乘。在侧重点上,宗喀巴大师的判教系统注重自身的发心以及见地;太虚法师的判教系统注重发心以及学佛方式。

对于我等新学佛人来说,按照宗大师的判教系统次第修学的同时,如果能真正理解三法印和一实相印,那么学佛路上必然会简单许多。

在我个人的修学途中,我自己将佛教按照祖师们的判教系统做出一个适合我自己的判教系统,按照学佛层次高低排列,供大家参考:

所缘法 发心 见解
一实相印 菩提心 空性见
三法印 菩提心 缘起见
三法印 出离心 因果见

总结而言,如果能够真正在发菩提心的同时,证悟空性见,那么修行必然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但是不管是在那个层次,不能不记得“三法印”,在遇见任何见解和问题的时候,以三法印来验证是否佛法,也是个很重要的过程。

西藏的法王如意宝据说曾经给自己的弟子们一部“大圆满”的论著。在场的包括学佛很多年的居士都对其视若珍宝赞叹不已。法王说这部论著,不过就是“用了佛教词汇的外道书籍”。可见,不能用语言来判断自己所见所学是否真正的佛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2
判释释迦一代之教相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大乘之诸宗,各有教相之判释。法华玄义十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释迦一代之教”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
“是古代祖师大德们,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加以整理,辨别浅深大小,便利后代初学,有次第可以入门,所以有「判别教相」。如同现代学校为学生编排课程标准。佛法虽然有判教,但佛经毕竟不同於世间学校的教科书。世间的书籍确实有浅有深,浅的不能深,深的不能浅,所以排定课程标准比较容易。而佛法的经典,特别是大乘经,经文含义可深可浅,初学佛的人从这里读,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离不开。程度浅的看,很浅;程度深的看,很深。随著自己修学,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则所学的经典愈看愈深,愈看愈不可思议,这是佛经与世间书籍不同之处。所以,「判教」之意是祖师大德对初学者的一番苦心。”——《净空法师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简单说,“判教”就是古代的佛门大德把佛经按照时间、义理、对象、境界等标准进行分类,以方便一般人了解、方便弟子学习。
第2个回答  2009-06-16
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每一条文都有标题和引文。标题就是把所引用的文的提纲、眼目点示出来。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来分判释迦牟尼佛所说一代佛法,目的在于搁舍圣道门修行,完全归依净土法门。下面就是所引之文:

《安乐集》云: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

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

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

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

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经》云:

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未曾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

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这段文分成两部分。先,从开始直到「不取正觉」,用问答的形式,说明圣道不可证,净土唯可通。为什么圣道不可证?所谓「二由一证」——二点理由,一个经证。为什么净土可通?举出《大经》第十八愿。底下,从「又复」直到最后,承接上面问答的内容,进一步说明圣道修行已经不能适合当今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只有净土法门「可通入路」,而举诸佛之劝,劝我们应该选归净土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道绰禅师

道绰禅师是什么人物呢?刚才问大家,最早把净土门独立出来的是哪一位祖师,就是这一位道绰禅师。道绰禅师是善导大师的师父(善导大师人人都知道,是弥陀示现,口称一声弥陀名号,即出一道光明,他二十几岁来到道绰禅师门下,道绰禅师入灭之后就离开了),我们现在念佛用的念珠,就是道绰禅师发明的。是这样一位祖师,他当时在山西太原玄中寺弘扬净土,教化众生,当地七岁以上的儿童个个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大师的德望可以说声震天下,连当时的皇帝、皇太后都亲自前往参拜。道绰禅师原来修学《涅盘经》,后来专门修学净土法门,一生讲解《观无量寿经》两百遍,每天念佛七万声,他的经典著作就是《安乐集》。他的功行、道德、学识——《安乐集》当中引用了五六十部经律论释,来证明净土法门是末法时代凡夫唯一可行之道,这也是我们净土宗的一部重要的教典——是这样一位祖师。

何因仍自轮回生死

下面依文解释。

「问曰」,大师为了利益众生,先自己设问,然后又自己回答。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大乘佛法所盛说的,像蛇虫蚂蚁、飞禽走兽都有佛性,既然有佛性,自然就推出下面的结果。

「远劫以来」,无始劫以来。「远」是久远,「劫」是时间名词,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我们众生既然有佛性,佛性是不生不灭、亘古亘今,并不是今生突然才有的,那么,必然的,我们乘此而生存,又迷此而轮回,不是一次两次,是无量亿万次了,甚至无量亿万也不足以说明的,是「无始劫来」就在轮回了,所以说「远劫以来」。

「应值多佛」,「应」是应该,这是推断,「值」是遇到、值遇,「多佛」,不止一尊佛。既然我们有佛性,而迷背佛性又无量千万亿次的轮转,也有无量千万亿次的成为人;既然成为人,诸佛番番出世,教化众生,那么,我们想一想,我们难道是今生今世才遇到佛法的吗?肯定不止了,对不对?一定前生前世也遇到过佛法;我们今生今世没有遇见佛,但是,这么久远的时间,一定是多次遇见过佛。大家都在佛的教化下修学,别人已经修行成佛了,我们还在六道轮回,这是为什么呢?所以底下讲:

「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既然有佛性,又遇到诸佛的教法,应当可以成佛了,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到现在「仍自轮回生死」呢?「自」是每一个人自己,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还在轮回生死?「火宅」就是火烧的房子,《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用火宅譬喻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

各位,我们要好好地问问自己:我们也有佛性,我们也一定遇到过很多佛,别人遇到佛已经修行成佛了,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做凡夫呢?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过去的修行,难道没有一生超过今生的修行吗?或许在座的各位过去世都是出家人,可是,一轮转过来,成了在家居士,那你作为出家师父的时候尚且没有出离生死,怎么保证今生作为在家居士能出离呢?这样的问题问起来,不免让我们心中有所不安。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让我们思惟自己的出离之道。

圣净分判

大师自问自答:依据大乘佛教,是因为没有得到二种殊胜的法门,用来排除我们的生死轮回,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出离三界火宅。

是哪二种殊胜法门呢?这个地方,就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代佛教大分为二,「二种胜法」,一种叫圣道法门,另一种叫净土法门。这二种都是殊胜的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若能依教奉行,个个都能解脱生死,故而称为「殊胜的法门」。殊胜的法门,细说有八万四千,再细说有无量无边;道绰禅师在这里分为二种,除了净土法门之外的,都叫做圣道法门。

圣道法门这个名词是什么含义呢?「圣道」,圣人所行之道路,圣人所修之道,非凡夫根器所堪,称为「圣道」;圣和凡相对,六道轮回是凡道,出离生死是圣道,圣道也就是从凡入圣之道,要超凡入圣。比较而言,圣道法门不求往生,要在此土得证圣果。

就好像外面的马路,这一条是人行道,那就是人走的;那一条是机动道,那就是车走的。圣道,就是圣人堪行之道,可是我们都不是圣人根器,对于我们这样的凡夫,有什么法门呢?不堪修行圣道,有第二条道路,叫「往生净土」,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不堪修持圣道法门的(你能够修持圣道法门,今生已经得道证果了,已经脱离三界、出离火宅,不必求生净土了),我们自觉在此土不能得证圣果,所以要靠佛的愿力到净土去,在那里,有诸佛菩萨神力加持,有种种依正庄严的环境,自然成就佛道。可知,所谓「净土法门」的全称应该是「往生净土法门」。

得到

这二种法门,随便得到一种,你都可以解脱生死。什么叫「得到」呢?并不是说拿到一本经书就叫「得到」了。法要入心。你看到圣道的经书,能够依法修行,证得圣果,这叫「得到圣道的胜法」,如果不能依教修行,就没有得到。

比如《心经》,我们经常读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读了多少遍,你也没有「照见五蕴皆空」,也没有「度一切苦厄」,所以我们等于没得到,不懂得什么是「深般若波罗蜜多」,也不知道怎么「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六祖大师一听就开悟了,那就得到了;我们读了一千遍,也没有开悟,所以,得等于没有得。

那净土门呢?听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啊,我也愿意去」,但是找不到方法,在那里东抓西抓,那等于没有得到。所以,能够依教修行才为「得到」。

应机之法

圣道和净土,这二种法门是不是劝大家都来修学呢?道绰禅师的意思不是的,他是净土门的祖师,他所分析的结果是:圣道法门我们修行不了,只有净土法门适合这个时代,适合我们的根机。修学佛法,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根机的法门,「法不应机,枉费心机」,不应你的根机,你不是枉费心机吗?找人做衣服还要「量体裁衣」对不对?那衣服是漂亮,高价的名牌,但是你穿不上,或者太窄,或者太宽,那就不适应你了;老师教书还要「因材施教」;佛讲法叫「应机施法」。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的法门,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法门都修,比如说讲《金刚经》,乃是对解空第一须菩提所说,他就能修;讲《华严经》,乃是对善才童子五十三参所说诸大菩萨的教法。种种教法,对不同的根机,如果是对菩萨的教法,你一定要拿来修学,你不是那个根机,就不行了。

比如说父母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年轻力壮,小儿子才两岁,幼小无力;父母吩咐到井里挑水,一担水一百五十斤,小儿子听到了,他敢去挑吗?这是对大儿子讲的,大儿子马上去挑水了。

佛对众生也一样,对凡夫众生所讲的教法,则是净土门,所以,各位,这个
第3个回答  2009-06-12
佛教的每个宗派都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为了证明自己所提出的理论是对的,是完全符合佛陀所说的,必须从佛经中找出支援自己理论的据点,这就是判教。天台判教,就是智顗大师,印证佛经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是完全符合佛陀所说。
第4个回答  2009-06-12
呵呵呵呵,楼上好详细的解释,基本赞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