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学校 帮我选择一个

我的分数只够这些学校,说说你的理由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大类 一年后分)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闽江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济南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湖南商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顺便说一下我选择这些学校的 工商管理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原来就是本科,只是刚更名为大学而已,要说那个专业比较好,还是地质类的,都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也就是更名后的地球科学学院。
【学校概况】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理工大学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风景旅游名城——桂林。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为部委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广西共建。学校共分屏风、雁山和南宁三个校区。现占地面积1700多亩,校舍面积6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有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0多人,教授129人,副教授336人。有各类在校学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
学校现设有地球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南宁)、体育教学部、民族基础教学部等19个学院(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以开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桂林理工大学校门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现有35个硕士点(涉及专业方向140个,所有本科专业均可以报考本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5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有“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旅游管理”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地质工程中心”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应用电化学新技术”、“信息与制造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共2个);有国家本科精品课程4门(广西共11门),广西精品课程18门;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高校共7个),广西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优质专业17个。学校于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并被列入自治区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立项建设(建设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学校培养的人才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而倍受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名列广西高校前茅,并被北京、上海列为毕业生进京、进沪正式就业资格的广西3所高校之一。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10多万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许多人目前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00多项,年科研经费5760多万元,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学校先后与国内80多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明多萨克斯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多伦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格理菲斯大学,韩国大佛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南邦国际技术大学,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河内旅游学院等10多个国家30多所院校签订了交流协议和合作科研协议。1995年起我校与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联合办学,在我校设立FGA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珠宝鉴定师资格考试考点,参加我校培训的学员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受到国际珠宝界的高度评价。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独树一帜;素质教育成效卓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体总分排位居全国进入终审决赛高校的第32、18、20、19、20和18位,连续六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连续五届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从第七届开始连续被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广西唯一发起单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同时,学校为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绿色大学”。近几年来,连年获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半世纪沧桑砥砺,五十载春华秋实。今天的桂林理工大学将继续坚持“勤奋、求实、献身、开拓”的校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办学实力】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目前广西本科高校排名第一)
基础地质学、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
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立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1个,目前广西区高校仅两个)
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研究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4个)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实验室、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实验室、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
应用电化学新技术实验室、信息与与制造实验室。
广西重点学科(4门)
材料学、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3门)
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精品课程(18门)
统计学、遥感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C语言程序设计、宝石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线性代数、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基础地质学。
【学科专业】
【博士学位学科】(立项建设中)
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支撑学科:应用化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企业管理学。
【硕士学位学科】(35个)
1986年:矿产普查与勘探
1993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000年:构造地质学 、分析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材料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学
2003年:地球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市政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地质工程、企业管理学
2005年:产业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化学工艺、环境科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
【本科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2008级)、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岩土、道桥方向)、 建筑学、城市规划、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电化学)、 应用化学、生物工程(2007级)、生物技术(2008级)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007级)、网络工程(2009年新增)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2007级)、人力资源管理(2007级)、会计学、电子商务(2008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7级)、物流管理(2009年新增)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景观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007级)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数理学院: 统计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广告学、社会工作(2007级)、音乐学(2009年新增)
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
【桂工精神】
【桂工精神的表述】:
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桂工精神的提出】:
1997年6月,原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体桂工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高昂奋进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顺利地通过了评估。当时的桂工人给原国家教委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组在评估反馈会上高度评价桂工人的这种精神,并称之为"桂工精神"。为此,1998年3月,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刘积夫同志在教代会上对"桂工精神"从具体内容上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桂工的发展建设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甘人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全院上下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把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奉献精神及不等不靠、不怕苦不畏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此后,"桂工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2004年11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再次对"桂工精神"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将"桂工精神"写进了评估意见。
学校校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1
东北电力大学电力很好就业
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9年,前身是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前电力工业部、能源部),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坐落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著名旅游城市--吉林省吉林市,占地面积8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0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174人,本、专科生14728人;另有函授学生7778人,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586人。馆藏图书115万册,中外文期刊3071种。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突出“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电力工业特别是东北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学科实力强,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省重点学科。1998年获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有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从1992年开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学科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09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17个院系,37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吉林省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47人,其中教师797人。有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13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370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8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0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比较完备。有13个研究所,108个专业实验室,其中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所1个。学校“输变电运行实验中心”是国内高校唯一拥有真实66/220KV变电站的学生实验中心。有11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2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
学校教学成果显著。近五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5项;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2门课程被评为省部级优秀课程。学校学生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服装与表演专业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多次摘取服装设计、服装表演、模特大赛最高奖。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57项,横向科研项目887项,科研经费总额35018万元,年均科研经费7003.6万元;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其他科技奖励12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2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279篇,439篇被国际著名科技检索文献SCI、EI、ISTP收录。学校先后被吉林省评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和“高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在长期的办学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突出“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本科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肯干的作风、勇于吃苦的品格和创业精神,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7人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有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例如,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志宝同志,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柴天佑教授,国家投资开发公司总裁王会生同志,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浙江大学副校长倪明江教授均为我校毕业生。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准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商务管理”和“商务信息系统”学士学位教育。
传承六十年文化积淀,书写新时期东电风流。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电力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朝着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第2个回答  2009-06-11
你给的学校很复杂,有工科的,有航空航天的,金融的,石油的,政法类的等等,别人不可能给出什么建议的,就是给建议也只是别人的想法,不是你的想法。我也不会给你推荐具体的学校,给你说点我的心得吧。

1。你的志向和兴趣是什么,这很重要,别人都不了解你的想法和爱好,怎么推荐学校呢。最终去哪所大学读书还是你自己的事情,到时喜欢不喜欢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在这里可能有人就看见200分随便推荐个学校了。建议你在这点上小心再小心。

2。你喜欢什么专业。各个学校的有时专业是不同的。你喜欢的专业不同当然也就会推荐不同的学校了。一定要弄清自己想学什么,一面到大学不喜欢专业就堕落几年,浪费自己的青春。

3。你选择学校是根据什么来的。要么是距离家近,回家方便。或者是想走远点,自己出去闯荡,又或者是走到将来容易就业的地区这样的现实问题之类的等等。还要考虑到大学里的生活啊等等各个方面。

4。你的分数最有把握上的几个学校。这点当然是最现实的了。尽量填能够上的学校。

总之选择学校是自己的大事,你一定要自己查询资料,完整的,不懂的再问问人,不建议在之类这样问,显得很草率的。别人好的不一定就适合你。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了。
祝你好运,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第3个回答  2009-06-11
楼主千万不要只看学校的综合排名怎么样就做出选择,建议你看下自己专业在这个学校的地位怎么样,如果是这个学校的王牌最好,要是那种充数的就算了吧!下面是今年的按工商管理专业排名的前100所大学,你可以参考下,在到学校的网站看下介绍.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前100名

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西安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北京大学

5
A++
上海交通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武汉大学

8
A++
中山大学

9
A+
复旦大学

10
A+
南开大学

11
A+
南京大学

12
A+
华中科技大学

13
A+
天津大学

14
A+
厦门大学

15
A
重庆大学

16
A
南京农业大学

17
A
四川大学

18
A
上海财经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北京师范大学

21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
A
东北大学

23
A
西南交通大学

24
A
中南大学

25
A
中国农业大学

26
A
同济大学

27
A
吉林大学

2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A
大连理工大学

30
A
东北财经大学

31
A
湖南大学

32
A
浙江工商大学

33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34
A
华南理工大学

35
A
暨南大学

36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7
A
北京理工大学

38
B+
电子科技大学

39
B+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0
B+
山东大学

41
B+
江西财经大学

42
B+
西北工业大学

43
B+
华中农业大学

44
B+
武汉理工大学

45
B+
中国矿业大学

46
B+
上海大学

47
B+
西南财经大学

48
B+
南京理工大学

49
B+
华南农业大学

50
B+
西南大学

51
B+
河海大学

52
B+
华东师范大学

5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4
B+
天津财经大学

55
B+
南京师范大学

56
B+
北京交通大学

57
B+
浙江财经学院

58
B+
中央财经大学

59
B+
南京财经大学

60
B+
合肥工业大学

61
B+
华南师范大学

62
B+
浙江师范大学

63
B+
山西大学

64
B+
湖南科技大学

65
B+
北京工业大学

66
B+
浙江工业大学

67
B+
苏州大学

68
B+
华中师范大学

69
B+
上海理工大学

70
B+
郑州大学

71
B+
扬州大学

72
B+
南京审计学院

73
B+
湖南师范大学

74
B+
湘潭大学

75
B
安徽财经大学

76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77
B
福州大学

78
B
北京邮电大学

79
B
宁波大学

80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81
B
广东商学院

82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3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84
B
西安理工大学

85
B
北京科技大学

86
B
兰州大学

87
B
汕头大学

88
B
江苏大学

89
B
陕西师范大学

90
B
广东工业大学

91
B
哈尔滨理工大学

92
B
中国海洋大学

93
B
广州大学

94
B
山东农业大学

95
B
辽宁大学

96
B
山东工商学院

97
B
华东理工大学

98
B
重庆工商大学

99
B
西北大学

100
B
北京工商大学
第4个回答  2009-06-20
我建议你选择 上海政法学院 。上政的教授是非常优秀的,我一个朋友就是那儿毕业的,我让他看了你的帖子,他也叫你选择上政,我想你应该不是上海人吧,你上还走走有好处,就像前面有人说 的出去见见世面,另外,上海的公司是非常多的,有你很多的锻炼机会,你可以在上学期间出去兼职,到大公司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你列出的这些就只有上政是在上海,就选择它吧。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理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