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逻辑在语文学习中无处不在的现象。

请注意是800字左右的,请不要写到别的方面去。
谢谢了……
时间很紧急……请在3天之内做答复,谢谢……

语文是母语,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有这样一句话:“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在课改实验以来,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也因此受益匪浅。下面就我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体会谈几点我的看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给教育改革带来更广的发展空间,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平台。在语文教学中时刻注意发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恰当的与教学相结合,会使语文课堂变得鲜活,使学生更富有创造力。 一、树立课程资源意识,让学习成为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教室、学校、操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进入过我们的课堂,可是说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些教师却说没尝试过。其实,普普通通的花草,教室、都是课程资源,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开发和利用,我们却不知道,这体现了我们课程资源意识的不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开始在教师的心里萌芽,并逐渐增强, 学生的学习领域拓宽了。 多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在一年级时的一节识字课上,我教学生认识“保”,曹家明站起来说:“我知道,这是‘保姆’的保。”“你怎么知道的?”我追问了一句,“是我在我家门口的电线杆上认识的,我还会写呢!”孩子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对呀,大街上的广告,路牌,商店的牌匾上都有字,生活环境是孩子们学习的好场所!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是难点,况且在课上记得也并不扎实,于是,我借此机会表扬了曹家明,也让其他学生把识字延伸至课外的生活。定期比一比,谁识的字多。孩子们兴趣盎然,识字量也大大增加,有的孩子高兴的对我说:“老师,学语文真有趣,可以在玩时学!”学习成为平常生活,变得有趣。直到现在,我们班的孩子还是在坚持这样做,我经常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到大街上、饭桌上、电视上等等一切有汉字的地方去认字,并与家长作了充分的沟通,有了家长的支持,在生活中识字的效果非常明显,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得很快。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习就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生活。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1、关心自然,用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到处可以学习语文。我教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对于生活在什么季节竟然没有几个人知道,当时我很生气。但想想孩子们的经历,又不足为奇。现在的孩子生活起居家长一包到底,所以实践机会特少,致使生活经历特少。从那时起,我就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出去实践。 在今年刚开学时,就有一组课文主题主题是春天,学完课文后,我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出去找春天。第二天一早,同学们有的拿来了嫩嫩的草芽,有的拿出了晚上搜集来的图片,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样东西,当我看到杨耀琪时,他手里什么也没拿,但却兴奋的对我说:“老师,我昨天出去没找到春天,但现在我发现了,春天在同学们的脚上!”他指着孩子们泥泞的小脚说,我带头鼓起了掌……是啊,到处是语文。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孩子们的收获更多,有的学生收集了各种春天的诗歌,歌曲,图片等,有的还照了照片。我趁此机会让学生制作了一期手抄报,主题就是春天,孩子们挥动了手中的画笔,个性飞扬在手抄报上。 有一次没有课,大家在备课室里闲谈,王姐谈了这样一个例子: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游戏”,就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与同年级的另外几个班级一起进行拔河比赛,几位语文教师联合起来边组织比赛边组织观察,那次作文写得最生动。是教学场地的变化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使无话可说的孩子言之有物,也正是老师的智慧提供给学生的创造空间。 无论是一棵大树,还是一朵小花,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种子潜在于土壤中饱孕着可以萌发、可以成长的生命力。倘若我们把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比作参天的大树,比作绚丽夺目的花卉,那它们也同样是从一粒种子萌发起来的——那是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种子。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是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的等待萌发、急切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教师应该为这一颗颗珍贵的种子,培育土壤,提供萌发的机会。 2、关注传统文化,利用身边资源。 上学期最后一个单元是“过年”。一说到过年,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压岁钱、放鞭炮、看电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早已被人们所忽略。 所以还孩子们也只关注过年的热闹,至于过年是怎么回事、什么习俗,根本不了解,也不关心。东北是萨满文化的发源地应该说传统文化也是最有特色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留传下去。 因此我决定把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改变一下,战线拉的长一些,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风俗。 一边学习课文,我一边布置学生找年纪大的老人,听老年人讲过年的故事。这样,老年人的故事成了多彩的教学内容,老人成了活生生的教材,和课文一起被学生了解。这种方式令学生乐于接受,也使学生了解到了关于春节的现代人早已淡忘的习俗。讲完这组课文,就到寒假了,传统的春节也快到了。我就布置了作业,让孩子们留心自己家的过年方式,对比一下你们听到的和亲身经历的过年方式的不同,结果开学来时,同学们个个收获多多。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这“过年”段“例子”则在与当地可利用资源—— 活教材的结合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语文教材总是滞后于社会前进的步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也不可能穷尽人类文明的全部,只读语文教材,来浇灌学生的生命之树,显然远远不够。就是说,由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延伸发掘,冲破旧教材的狭隘,走出小课堂的封闭,引进时代的“活水”,吸纳优秀文化遗产的营养,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结合家庭生活,创造实践机会。 在教学《妈妈的爱》一文时,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母爱,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孩子们感受到了每天存在的实实在在的母爱,家长们都说:“孩子们一下子变得懂事了!”我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自己的成功和收获,专门开设了一节谈收获的课,在课上,学生们小手林立,就像一位位小诗人,姜浩站起来说:“我改编了一句格言:一寸光阴一寸母爱,寸金难买寸母爱!”顿时,掌声四起,有的孩子哭了起来。实践促动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应抓住各种实践机会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潜能,等待我们去唤醒与开发,正是教师的细心与机智,才把孩子们的创造力激活。 4、结合地域特点,开发乡土资源。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文化差异较大,虽同属实验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有地域的特征,我们北方的学生在欣赏南方的美景的同时,也可以发现一下本地区的特色。我校教师李海燕在教学“我们的家乡” 一组课文时,她就针对本地区特点,展开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走近银瀑啤酒厂。银瀑啤酒地处双阳区境内,是省内最大啤酒生产基地、啤酒生产的龙头企业。学生老师通过几个月的走访、参观,了解了啤酒的生产、加工过程以及销售情况。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根据地域特点,使孩子们领略了本地的啤酒业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开发和利用周围有利的资源,要善于了解、发现学生及教育环境的情况,即时开发、合理利用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班级的特色化教学。不用特地去编写,只要我们留心,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件容易事,教师的举手投足,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三、正确把握学科特点,发挥资源优势 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资源意识也逐步提高。但对于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把握不当,会出现开发利用不当或极端化的现象。 在多次的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记得在2006年的春季,我到长春听课,一位教师讲了《祝寿》一课,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在“寿”字的书法上,挖掘至深,体现了教师的资源意识,但仔细回味这节课的资源深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了解“寿”字各家的书法似乎足够,况且教师还搜集了各种寿联,让学生品读,占整个课时的一半时间,这表明教师在并未把握准教材和课标,而是为了展示自己没有拘泥于教材,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致使走向极端化。 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含有自然知识的课文,如:《回声》、《雷雨》、《我会变》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特点,课外的知识延伸不宜过多,利用过度, 很容易就上成自然课。如果课上的拓展延伸还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指导孩子们自己去开发和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课外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局限于课内,可以延伸到课外、课余时间。 当然课程资源的引入当然也不能怕宣宾夺主,而使资源开发流于形式,实践出真知,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标也无法给出定值,实验者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总结经验,以达到资源与教材的整体优化的效果。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处不有。只要我们肯于动脑筋,善于发现、充分开发,并合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就会让自己的智慧激活现代化语文课堂,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推波助澜。

参考资料:你从这里裁剪一点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