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有哪些少数民族?

如题所述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8.57万人, 占总人口的7.96%。

其中,朝鲜族1040167人,满族866365人,蒙古族145039人,回族118799人,锡伯族3113人。除了以上5个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2222人,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只有1人。

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朝鲜族为清末时期或东北沦陷时期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难民。吉林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市居多。

吉林省有4个民族自治地方,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03.40万人,占吉林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7.31%,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30.18%。

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15.1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70%,占散居地区总人口的4.8%。吉林省还设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

扩展资料:

吉林省,简称吉,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长春。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

吉林建置始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吉林省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见证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

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跨图们江、鸭绿江、辽河、绥芬河、松花江五大水系。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吉林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截至2019年6月,全省辖2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合计60个县级区划。325个街道、426个镇、154个乡、28个民族乡,合计933个乡级区划。

截至2018年末,吉林省总人口2704.0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74.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611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林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0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

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朝鲜族为清末时期/东北沦陷时期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难民。吉林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市。

吉林省有4个民族自治地方,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省设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

扩展资料

吉林风景名胜

1、吉林八景

长白山、高句丽古迹、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川风景名胜区、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松花湖、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查干湖。

2、景点景区

长春市万寿寺、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春电影文化旅游、辽源龙首山、吉林官马溶洞、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北山寺庙群、金鼎大佛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14
吉林省少数民族 吉林省是多民族的边境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2001年少数民族总人口为2463613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03%。将近半数的少数民族聚居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伊通满族自治县。其余半数的少数民族散居于27个民族乡(镇)、2000多个村屯和全省各地。吉林省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开拓了吉林省的疆土、创造了吉林省的历史与文化。 远在四万年到七万年前,“榆树人”原始遗存显示,松花江畔生活着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远古人类。二万六千年前的“安图人”洞穴遗址表明这里的人已迈入中石器时代。距今五千年至六千年,吉林省境内的古人类历经漫长岁月已跨近新石器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原始人类,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几个不同的古代民族。除汉族以外,主要有三大族系:(1)肃慎族。周至西汉称肃慎、东汉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宋称女真、明末皇太极改称满洲。今满族为其后裔,主要活动于中部和东部;(2)秽貊族的夫余、高句丽。夫余居于西北部,高句丽活动在东南部地区;(3)东胡族的鸟桓、鲜卑、契丹、室韦等部族。主要活动于西部,今蒙古族、锡伯族为其后裔。 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99万至110万人的有满族和朝鲜族;12万至17万人的有回族和蒙古族;2000至4000人的有彝族和锡伯族;900人至1700人的有土家、布依、维吾尔、苗、藏、壮等6个民族;500人左右及其以下的有达斡尔、侗、鄂伦春、黎、赫哲、哈尼、瑶、白、傣、俄罗斯、鄂温克、哈萨克、仡佬、高山、基诺、羌、仫佬、僳僳、景颇、畲、土、门巴、拉祜、水、纳西、普米、乌孜别克、京、塔塔尔、毛南、塔吉克、珞巴、佤、保安、撒拉、柯尔克孜等36个民族。朝、满、蒙、回、锡伯等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2439614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03%。其他43个少数民族人口为23999人,仅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97%。 朝鲜族 吉林省朝鲜族先民迁自朝鲜半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吉林省与朝鲜隔图们江和鸭绿江相望。公元17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朝鲜人越境私垦。公元19世纪中叶以后,朝鲜连年遭受严重灾害,民不聊生,同时清政府废除封疆禁令,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大批朝鲜贫民迁入吉林省谋生。公元20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施行强制开拓移民,三十年代后朝鲜开拓民便大量移入延边、通化、吉林等地区。吉林省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全国62.6%的朝鲜族生活在吉林省。朝鲜族为吉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吉林省有朝鲜族 1 110 402人,占全省人口的4.89%。他们主要聚居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吉林、永吉、磐石、舒兰、梅河口、蛟河、柳河、辉南、集安、通化、九台长春等市县。2000年,吉林省朝鲜族人口有1145688人,分布在吉林省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吉林省先后建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在其他地区还有7个朝鲜族乡(镇)和同满族共建的5个民族乡。 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语系尚未定论;爱穿素白服,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其聚居区以“歌舞之乡”、“足球之乡”著称于世。有元日、寒食、端午、秋夕、老人节等民俗节日;庆典活动有“9?3”自治州成立纪念日等。 满族 吉林省自古便为满族先世繁衍生息之地。满族的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吉林境内的东夷族就参与了尧舜禹的部族大联盟。春秋战国以后吉林与中原人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加密切。秦汉时期,公元前108年玄菟郡西迁今集安,下设高句丽、上殷台(今吉林市附近)、西盖马县(鸭绿江东)。在玄菟北以今农安为中心建立的夫余国,占据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公元49年归属东汉。公元前一世纪初,夫余的一支分离东下在长白山南麓建立卒本夫余,后称高句丽。尔后其都城从纥升骨城(桓仁附近的五女山城)迁至国内城,即今集安。在吉林地区东部的肃慎故地为挹娄部族,东南部为沃沮部族。魏晋南北朝时期,跖跋鲜卑建立北魏政权,一部分鲜卑族仍活动在吉林西部和中部。东晋末年,高句丽广开土王时,乘鲜卑征战于中原之隙,占据辽河以东、第二松花江以南大部地区。南北朝以后居于长白山林中之肃慎部族勿吉逐渐强大,西逐夫余,势力达到西部。隋朝勿吉四征高句丽,唐代于公元668年灭高句丽。唐朝中期,移居于辽西的勿吉后代,重返故地,于公元698年在今敦化东南的敖东城建震国,公元713年改渤海国,统辖南至朝鲜德源、北到松花江北、东临日本海、西抵内蒙边境的辽阔地域。建国200余年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被誉为“海东盛国”。唐衰微后,盘踞西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崛起,建契丹王国,公元925年灭渤海国,统一东北改称辽。吉林境内今农安、怀德秦家屯、四平一面山、扶余伯都讷、前郭塔虎城、洮安东城四家子、临江等古城均为辽统辖。公元10世纪末,后裔女真完颜部统一了西起松花江、东迄乌苏里江、南至吉林东部的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率女真各部精兵在今扶余县徐家店乡石碑崴子的涞流水(今拉林河)畔起义,翌年建金国,并于公元1125年灭辽。吉林各地均为金统治。在元代,公元13世纪初居于斡难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族日渐强盛。

采纳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