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这个 极端的年代

怎样评价(要正反)

20世纪在霍布斯鲍姆眼中是个极端的年代,"这个世纪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他创造性的提出"短促20世纪(1914—1991)"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大灾难时期(1914—1945)、黄金年代(1947—1973)和"天崩地裂"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初)。

从1914—1945是大灾难的时期。数十年间,一场大战连着另一场大战,"打得世界落花流水",崩溃了19世纪的西方文明,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这个社会能否继续存活下去。战争在20世纪被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战争的非人化和"民主化",使战争变得更为残忍,"老百姓已经变为战略的主体,有时甚至成为主要的战略目标"[1],而大战的这种不计代价不择手段使"种种不人道的残酷行为"在20世纪初已正式绝迹后又死灰复燃,整个20世纪都充满着恃强凌弱的残暴。
两次大战当中发生的经济危机更加重了这段时期"大灾难"的色彩。"大萧条所及,全世界一片摧枯拉朽"[2],作者认为大萧条无异于一道深沟,它隔开了1913年以前的美好岁月。老牌的自由主义"不是已经死去,就是残阳夕照末日不远"[3]。大危机导致世界上有三股势力争锋:一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一片萧条中,苏联却因孤立于世界经济而免受其害;第二种势力是改良的资本主义。为应付危机,在北美地区,美国开始实行罗斯福新政,墨西哥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在加拿大的草原省"社会信用党"和"平民合作联盟"则掀起各种合作运动;第三种便是法西斯势力。作者认为,法西斯的产生是由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出现对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刺激,是右翼资产阶级对民主派和社会主义的进攻,而经济萧条使得法西斯主义变成世界性的运动,或者说成为世界的一大威胁。这三种势力的互相争锋,深刻影响了历史的发展,结果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苏联,在资产阶级民主遭遇灭顶之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联手,打败了法西斯,反而救了自己的敌人一命。
"革命是20世纪战争之子"[4]。自由资本主义总算从经济萧条、法西斯、战争这三场灾难中死里逃生,但前途仍然多艰险,继起的又有革命风潮。1917年十月革命赋予了20世纪更强烈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尽管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试验已经以失败告终,但是作者仍认为十月革命可以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相媲美,其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法国大革命:"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他认为自伊斯兰创教征服各地以来,全球扩张能力最强的首推这股力量。这股力量不但造就了苏联,还"主导了日后所有继起革命的模式"。
实际上,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同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现实努力。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之所以能与英国、美国等自由国家联手行动,在意识形态方面讲,他们都是"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5]。

2 世纪回首:霍布斯鲍姆眼中《极端的年代》

作者把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这段时间称为黄金年代。作者认为30年的黄金岁月,"基本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因为这段时间,这些国家的生产总额占了全球的75%,以及出口总量的80%以上,[6]但是黄金时代仍不失为一种全球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普遍发展,而且在50年代,社会主义还占了上风,到了60年代资本主义才明显的领先。到了70年代,在一些原本贫穷地区的国家间,开始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如远东和拉丁美洲,生产力增长的速度远超过了人口的增加;到80年代,在南亚和东亚以外的世界贫困地区,粮食生产完全停止增长。而发达国家的烦恼却是粮食生产过剩以至于人为地大量减产或向贫国以低于成本价倾销。另外,黄金时代短短数十年光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改变远胜任何长度相当的历史时期。首先,黄金时代结束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农业社会,使世界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即使在落后国家里也同样发生了城市化进程。其次,中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空前的发展,大学生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第三,这一时期高科技的发展却造成了工人阶级的分裂,个人取代了整体,阶级认同感荡然无存,顶层工人甚至开始仇视下层工人。作者认为英国撒切尔政府成功的契机正有赖于技术工人脱离劳工阶层所致。第四,在黄金时代,新道德所标榜的个人主义给西方传统家庭以及组织性的宗教体系以重大破坏,并最终导致了它们的崩解。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由二战后的满目疮痍一跃进入了1947—1973年的黄金时期的呢?这个问题确让人颇费捉摸。霍布斯鲍姆认为这个问题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家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国际上众说纷纭,也许要等到20世纪下半期的历史"长周期"可供全部回顾之际,才会有比较让人信服的答案。但作者仍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种流行的解释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黄金年代正处于康德拉捷夫长周期上扬阶段,而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内部重组和经济事务国际化,是形成黄金时代经济突飞猛进的核心。
同这种社会经济、文化发生的大变动相比,冷战岁月所具有的意义"便狭小很多",霍布斯鲍姆认为,"也许从长期观点而言,不过就像16、17世纪的宗教或十字军运动所带来的意义一般",[7]但它作为20世纪相当长的一个历史主调,考察20世纪的历史就不能回避冷战,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研究冷战。
作为国际政治格局,霍布斯鲍姆认为,这种划分把美国、日本、瑞典、巴西、韩国划为一方;把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国家,以及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算作另一方。[8]根据这种划分,在东方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之间形成了一张巨大的铁幕,互相对立,使全球笼罩在即将发生新的大战的威胁之中。
冷战有着明显的政治效用,它对冷战期间的国际局势和各国内部的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冷战消除了二战之前列强间的种种冲突对立,如法德矛盾,法国和德国有着世仇深恨,如今它们抛下仇怨一起在美国帐下效命。其次,冷战冻结了国际局势,使许多未决事务或临时性的安排呈现一时定格的稳定现象。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德国,它在二战后46年中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此外,世界因冷战储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军火,制造武器的能力也满世界泛滥,这给世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霍布斯鲍姆说:"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社会不但改变了世界,统治了世界,更成为一种模范的典型。"而在1917年以后,苏联提供了另一种典型,"但是在基本上,仍然属于同种性质的典范,不同之处仅在于共产党扬弃了私有企业与自由主义制度。"[9]在这里,作者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认为,从实践上,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对20世纪乃至整个人类历史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对于世界来说,也不可能回到1917年的状况。而且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已彻底失败,因为"只要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依然由共产党领导,为其奏起挽歌就为时尚早"[10]。

3 世纪回首:霍布斯鲍姆眼中《极端的年代》

作者把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称为"天崩地裂"。在这一时期世界重新又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全面或全球性重大危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同黄金时代相比大大放慢,社会上大量失业,经济萧条循环出现,贫富间的差距也比以往更甚,国家收支严重不平衡,自由放任政策不再是令经济回春的特效药,自由主义已经终结。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来说,如今也是同样的脆弱不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全盘失败。两极制度明显崩溃,而实行中间路线或混合经济者,虽曾创造了多项经济奇迹,但如今也陷入困顿之中。从政治方面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支撑世界的两极中的一极轰然倒塌,世界一下子从二元对峙变成了多元共存。分裂引起了动荡和不安,原来在两极格局下隐藏的矛盾现在都突显出来,同时却也给冷战期间暂时定格而未决的事务以解决的机会,德国统一便是一例。作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信仰战争"的世纪,由于冷战我们身上都留下了痕迹,我们都习惯用二元对立思考,将现代工业经济分成"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现在看来"这种二分法实在是一种无端甚至近乎不自然的思考构造,只能置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时空才能有所了解。"[11]现在冷战早已结束,我们也应结束冷战思维。
世界经济前途暗淡,政治动荡不安,更令人彷徨的现象却是弥漫世界的道德危机。在20世纪,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原来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的价值基础,即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已经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灰飞烟灭。
20世纪在动乱与不安中结束了,作者对未来第三个千年的前景并不乐观,"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往何处去"[12],我们正处于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旅程将把我们带向何方;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旅程应该把我们带往何处去"[13]。但是 20世纪并不是"历史的尽头"。尽管人们无法预言历史如何发展,但只要人类依然能够生存下去,历史就不会终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5
我来混两分

正面:高速发展
反面:急速崩溃
第2个回答  2009-06-05
你太抽象了。连话都不多说。
第3个回答  2009-06-05
1L太敬业了吧,很专业。
第4个回答  2009-06-05
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