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是什么?

如题所述

1. 自1957年起,我国在中科院计算所启动了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2.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计算所成功运行短程序,标志着其诞生。
3. 1965年,计算所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
4. 在109乙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109丙机于两年后问世,并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誉为“功勋机”。
5. 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合作,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达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
6.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并研制出DJS-130小型计算机,后续推出的DJS-140小型机构成了100系列产品。
7. 1980年初,我国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来研制微机。
8. 1983年12月,电子部六所成功研制出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
9.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出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0.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推出多款超级服务器,计算速度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
11.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运行。
12.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13.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14.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采用“龙芯-1”CPU的“龙斗键腾”服务器,这是国内首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
15.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国产高性能产业获得新突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