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50强城市

如题所述

在全国337个地级及含州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0个城市经济发展突出,成为佼佼者。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的统计,2021年,这50个城市的GDP总和达到613484亿元,约占全国GDP的53.6%。今年第50名城市太原的GDP为5121.6亿元,比去年提高了519.6亿元,这也是50强城市的GDP门槛首次突破5000亿元。
在头部城市方面,2021年GDP十强城市依然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前十名的名次均未发生变化。上海和北京均首次实现了GDP超过4万亿元。其中,上海实现GDP43214.85亿元。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160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11.7%。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生物产值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9倍、16.1%和12.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8倍、12.2%和7.4%。北京市实现GDP40269.6亿元。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0%,两年平均增长15.8%。其中,医药制造业在疫苗生产的带动下比上年增长2.5倍。
京沪之后,深圳也实现了新突破,GDP首次超过3万亿元。广州、重庆和苏州处于2万亿元梯队。广州领先重庆338亿元,继续保持在第四的位置。
从第11名到第20名的城市来看,宁波的GDP达到了14594.9亿元,领先青岛的优势扩大到了459亿元。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分析认为,宁波近年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结合良好,其制造业发达,拥有众多隐形冠军。在互联网的赋能下,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
福建省会福州市去年的经济发展也十分突出。2021年,福州的GDP首次超越泉州,成为福建省第一经济大市,同时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提升了三位,首次进入全国20强。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开明分析指出,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创新中心,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发展良好,现代服务业也相对较强。例如,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拥有新大陆、网龙、星网锐捷等代表性企业。
在50强城市中,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共有24个,比上一年增加1个,新晋城市是东莞。东莞随着改革开放后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有“世界工厂”之称。近年来,在一线城市深圳的带动和产业外溢下,东莞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高新技术企业达7400多家。
东莞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后,广东省的GDP万亿城市达到4个,与江苏省并列第一。东莞之后,目前9000亿元梯队暂时空缺,有4个城市处于8000亿元梯队,分别是常州、烟台、唐山和徐州。其中,常州的GDP达到8807.6亿元,是最接近万亿元大关的后备城市。
7000亿元梯队的阵容更大,有7个城市目前处于这一梯队,分别是大连、温州、沈阳、昆明、长春、厦门和潍坊。既有省会城市,也有计划单列市,还有温州和潍坊这两个普通地级市。
表:2021年城市GDP前50(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公布数据整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