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如题所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这句诗既描绘了冷月照耀下边关的苍凉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换和战争残酷的感慨。

一、诗句意思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边关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战争不断,导致很多人牺牲在战场上未能归还。其中,“秦时明月”和“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口。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使诗句更加深刻,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漫长和战争的残酷。

二、表达的情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边关的苍凉景象和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远离战争,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情感在很多唐代边塞诗中都有体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三、艺术成就

最后,这句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它以平凡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主题,让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同时,这句诗的节奏明快,音韵流畅,读起来非常顺口,这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王昌龄的相关介绍

一、人物经历

王昌龄早年家境贫寒,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直到30岁左右才进士及第。他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尉等职位,但由于事被贬岭南。尽管如此,他的才华和诗歌创作并没有因此受到限制。

二、诗歌风格

王昌龄的诗歌以七绝见长,其作品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著名。他的诗歌不仅在体裁和题材上非常丰富,而且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感情。因此,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三、历史评价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后世的文学评论家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例如,明代诗人李攀龙将王昌龄与李白、王之涣并列,称为“诗家天子”。此外,他还被称为“七绝圣手”,这足以证明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