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等面积代换计算公式

如题所述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R2.R2≥n1.π.R1R1

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

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

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

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

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

等强度原则,就是保证钢筋总强度不变。例如5根直径20二级钢,总强度为5*314*300(根数*单根面积*钢筋强度设计值,二级钢为300)=471KN。把它换成直径16的一级钢,就是471000/270/201=8.7,取9根,这就代换完成了。

另外钢筋级别相同,用等面积代换。这是常用的两种代换方式

扩展资料:

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ωmax =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

ωmax---构件最大裂缝宽度

α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对受弯构件取αcr=2.1)

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Es---钢筋弹性模量

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 =Σnid²i/Σniυidi

ρ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时,取0.01;ρte=(As+Ap)/Ate

当:Ψ<0.2时,取0.2;Ψ>1时,取1;

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Ψ=1;Ψ=1.1-0.65ftk/ρteσsk

σs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砼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对受弯构件: σsk =Mk/0.87hoA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筋代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7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R2.R2≥n1.π.R1R1

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

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

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

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

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

等强度原则,就是保证钢筋总强度不变。例如5根直径20二级钢,总强度为5*314*300(根数*单根面积*钢筋强度设计值,二级钢为300)=471KN。把它换成直径16的一级钢,就是471000/270/201=8.7,取9根,这就代换完成了。

另外钢筋级别相同,用等面积代换。这是常用的两种代换方式

注意事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9.4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强制性条文)提醒:不管何种代换方式,都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6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R2.R2≥n1.π.R1R1
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
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
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
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
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
1、一般的框架结构中的混凝土用量可以按“建筑面积*0.22”得出,即一个标准层的折算厚度在22cm左右;
2、框架结构的含钢量暂按每m2含钢量60kg计(暂时不考虑影响各建筑物含钢量的因素):。
3、综合上面的数据:每立方混凝土的含钢量=1/0.22*60=273kg。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 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 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R2.R2≥n1.π.R1R1
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
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
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
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

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7-17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原先根数*原先的截面积=代换后的根数*代换后的截面积。

实际应用中查表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