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已经确定火星上有水,现在连氧气也有了,人们离登上火星还差什么?

如题所述

已确认火星有水,但只有固态冷冻水,主要分布在极地地区的极地地区;火星大气层稀薄,仅占地球密度的1%,主要为二氧化碳,占总量的95.7%,此外还有2.7%的氮,1.6%的氩,氧只有0.15%,仅占地球的1/14000大气中的氧气表面压力为7 mbar,仅为地球表面压力的1/142;火星的温度差为160度(摄氏度,稍后),夏季赤道的最高温度为27度,冬季最低的温度为-133度。

从上述环境来看,人类必须像在月球上的活动一样,在火星上配备严格的高质量设备,例如密封的氧气供应基地和太空服。但有一件事是,尽管大气比地球还差,但总比没有好,比月亮好得多。

这样,当人类执行火星人改造计划时,他们可以通过提取大气中不良的氧气和氮气来提取人类可以呼吸的空气,并通过制造温室气体或制造温室气体等技术措施融化地下冷冻水。小行星撞击。这比从地球上吸取氧气更具成本效益。

  第一级将宇航员送往火星探险。美国宇航局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2020年之前和之后返回月球,在月球上训练部队,建立基地,并为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在2033年左右,火星被送走了两步。

  第二层是火星转型计划,该计划也是由NASA制定的。现在正在实施。这是2033年左右将人们送往火星的第一步。

经过多次检查,该基地建在火星上,并建造了一座大型化工厂,利用核能作为能源来产生温室气体。日夜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包括小行星撞击,阳光的镜面反射等),以使火星变暖。该计划的目的是使火星达到使融化的火星地下冻结水并形成海面的温度。然后在火星上撒上经过基因改造以匹配火星的植物种子,在此期间的大部分工作量将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完成。

这样,通过数十年的生态方法,改变了火星的大气层,也使火星产生了磁场,最终使火星变成了宜人宜人的宜居星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具体差几步不好说,但仅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之内,人类还无法登陆火星,火星这颗星球很特殊,它和地球以及金星一样,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当中,而且这颗星球也存在一定的水和氧气,另外火星还存在稀薄的大气层,但这个稀薄的大气层对于人类来说很麻烦。



由于火星的大气层过于的稀薄,导致人类的飞行器在进行降落的时候,减速伞无法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所以人类如果要登陆火星,必须要采用反向点火的方式进行软着陆,但反向点火谈何容易,你要知道飞行器的降落速度远在音速之上,要想让飞行器平稳的落在火星表面,其中的难度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



另外火星距离地球有5500万公里那么远,如此遥远的距离更让人类谨慎,假如飞行器在降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宇航员就再也回不来了,而且从地球飞往火星时间也比较漫长,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不够,要知道我们携带的不仅只有宇航员,还有各种科学机器,食物,工具等一系列物件。

最后还有一点,其实在空旷的宇宙当中,有许许多多的宇宙射线存在,但由于地球磁场的存在,这些宇宙射线对于人类的伤害非常有限,可一旦我们远离地球的保护,这些宇宙射线会穿透宇宙飞船的保护,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考虑到飞往火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宇航员很有可能生病甚至是患癌,所以在没有万无一失的保证之前,人类不会贸然前往火星……

第2个回答  2019-12-21
为什么大推力火箭和与火星快速来回的引擎分开说明?因为火箭只负责将飞船运送的到近地轨道,剩下的就只能由空间引擎来接力了,因此高效大推力的引擎非常重要,否则一趟火星来回需要好几年,建设成本与周期都太长!当然这只是运输技术,还有如下技术需要获得保证!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火星的探索力度,也是越来越大了。美国40多年前就有发射过火星探测器,未来几年,美国还打算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美国公开表示过将会在2030年左右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虽然我并不怀疑美国的航天实力,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应该是有所延迟的,登陆火星,需要的克服的困难有很多。

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是时刻发生变化的两者最近的时候距离为5500万公里,而即使是这个距离,从发射探测器到探测器登陆火星,也需要至少6个月的时间。

火星难以登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火星存在大气层。月球几乎没有大气,所以登月时月球车不会发热。但是登陆火星就不一样,登录器高速飞行下,会和火星大气发生剧烈摩擦,稍有不慎,就可能器毁人亡。好多国家,包括我国,都没有尝试过发生无人火星登陆器。再者,即便登陆上了火星,如何建立火星基地也是个大问题。因为火星的环境,根本不足以支撑像人类这样的生物生存。
第3个回答  2021-06-07

尽管NASA已经确定火星上有水,现在连氧气也有了,但人类想要登上火星,还有很多步要走了。

对于火星,人们都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可以有一天让人类可以移居在上面,然后继续繁衍发展。


火星的环境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火星大气层很薄,表面平均气压约为地球的0.75%。成分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氢气,还有很少的氧气、水汽、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虽然二氧化碳量是地球之数倍,但因缺乏水汽,所以温室效应只有10℃,比地球的33℃低。
另外,由于火星的自转轴有明显倾斜,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不过一季约为地球的两倍长。

总的来说,火星环境相对地球来说,确实恶劣不少,但相对其他行星确实是好太多了。但是这样的环境,人类还是不能够直接生存的,必须要改造火星的大气让人类可以生存。


改造火星

火星环境改造是一项世纪大工程,甚至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大工程,为这项世纪工程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无法估量,为完成这项工程所需要的时间不是十几年或几十年,而是几百年或上千年。那么如何改造火星环境?


科学家建议分两步走:1)生态系统形成;2)地球环境形成。

所谓生态系统形成,就是在不毛之地的火星表面形成一个无氧的生物圈。要形成无氧的生物圈,火星还须有充足的液态水,到达火星表面的紫外线要大大减少,大气中要逐渐增加氧和氮的含量。

对火星环境改造的一个有利条件是上述这些工作是互相影响的,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正反馈。例如当大气的密度和厚度增加时,它既可以减少紫外线辐射,又可以产生温室效应,提高火星表面的温度;当火星表面温度提高时,可以融化北极的水冰,甚至融化永冻土中的冰,因而可以部分解决液态水的问题。
火星环境改造工程首先是从提高其表面温度开始。办法有两种:直接加温法和间接加温法。
所谓直接加温法就是使用物理学的办法在火星的局部加温,具体方法有太阳反射镜、小行星撞击和在火星上进行核爆炸。间接加温法包括减少火星极冠的反射率,让极冠吸收较多的太阳光,从而达到提高温度的目的。
生态系统形成阶段结束后将进入地球环境形成阶段。地球环境形成阶段的最终目标是在火星上形成一个与地球完全相似的生物圈,能够适合于人类的居住。



地球环境形成阶段的第一步是在火星的某些条件稍好的地方引进地球上的微生物。首批引进的微生物必须是所谓的光能自养生物。这种光能自养生物的特点是能利用太阳光作为能源,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有机物。为了保障从地球上引进的生物能在火星上存活,并适应火星上的恶劣环境,必须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新的品种。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微生物能适应火星环境。
在火星上引进地球的微生物后,可以改变火星大气的成分,特别是增加氮的含量。但是火星环境要适合人类的居住,首先是要有氧,因此在成功地引进微生物后,就应该在火星上种植植物。因为只有植物才能将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首批在火星上生长的植物可能也是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因为一般植物是不可能在富于二氧化碳和差不多完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另外,这种植物要么自己授粉,要么由风授粉,不能由昆虫授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昆虫。
火星上引进了微生物和植物之后,还要引进动物。一旦火星上有了较多的氧气,并且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时,要大量种植植物和繁殖动物。不仅数量要多,而且品种也要多,要使火星上的生物跟地球上的一样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于保障火星生物圈的稳定极为重要。
只有当人类大量移民到火星以后,火星上的生物圈才能迅速发展成跟地球的一样。在火星环境改造过程中,当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火星,但主要是临时性的去工作,而不是永久性的去定居。当大量移民在火星上定居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将加速火星环境的改造,从而使火星真正成为人类的第二故乡。



科学家们估计,如果生态系统形成阶段需要一个世纪的时间,部分地球环境形成可能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而火星上全部地球环境形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实现整个火星的环境改造,使其环境跟现在的地球完全一样,前后大约需要1千年。这确实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可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仅从无氧环境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有氧环境,就花费了10万年。而人类仅用1千年就将火星改造成跟地球一样,相比之下这段时间不算太长。


火星环境改造的快速方法
不管怎么说,用几个世纪甚至一千年的时间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不仅速度太慢,而且时间也太长。这种猴年马月的事情,即使对火星环境改造最热心的人也会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有没有改造速度更快、花费时间更短一些的办法?  
科学家设想,将一些直径为250千米的巨大反光镜放置在距火星32万千米处,利用这些镜子反射太阳辐射从而提高火星的表面温度。这些巨大反光镜的重量将达20万吨,这意味着它们体形太大而无法从地球发射。不过,人们有可能可以利用在太空中找到的材料来建造这些反光镜。



如果把这样大小的镜子对准火星,它可以把小范围内的表面温度提高几摄氏度。想法是这样的:通过反光镜将阳光集中反射到火星两极的冰盖上,使那里的冰融化,释放出人们认为储存在冰内的二氧化碳。多年之后,气温上升将导致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释放。
此外,还可以利用温室气体生产厂来留住太阳辐射,更大胆的建议是利用含有大量氨的小行星撞击火星来增加温室气体的含量。
虽然我们在本世纪内就可以到达火星,但是火星环境地球化这一想法的完全实现却可能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但这是我们的火星任务,是我们必须完成的。


在地球我们人类就算在山丘、沙漠或是火山附近都可以依靠温室控制温度及大气压力来种植,但在火星上的压力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而就算如法炮制在火星上建造了温室,我们也还不知道在火星上的重力会如何影响植物。

火星上有着比地球还要多100万立方千米的水,但大部分都是冰,除非火星的温度能够升高 (例如在赤道附近的地区) ,并让冰融化成水产生温室效应,我们才有办法直接在上面种植农作物,如此一来才能透过植物制造更多的氧气。

第4个回答  2019-11-09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说那么多人要怎么上火星之类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