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为何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特征?

如题所述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获得一种新态,它既是被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方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和信息元,极具开发价值,而开发、激活和重启传统文化的“通路”又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文化传播也必然要考虑到终端及其用户的接受习惯与体验。作为既是内容也是形式的传统文化,其信息构成的双元性和传播途径的多元性,决定了它的呈现效果和传播态势。

  所谓双元性,一是传统文化固有的、本质的内容必须存在,没有了这些,“传统文化”不成其为“传统文化”;二是传统文化中能够与时代相结合的部分,或者是能够按照合理的逻辑推演而出具有时代性的元素,可加以细致地挖掘和阐释。传播途径的多元性,就要综合考察接受终端的特性,比如门户网站传统文化专题栏目、古典诗文数据库及其界面与构成、文学艺术与古代文化常识App、古代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等,都必须认清接受群体的构成和需要来对载体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

  古代中国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建筑、器物、文献和艺术品,其中大部分被收藏或陈列在公立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美术馆中,它们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媒介和途径。虽然传统模式下的常设展览和策划展览,依然对为公众提供文化教育和知识普及服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建立和完善关于物质资料的数据库并以适当方式实现开放共享,也是相关部门应予尽早完成的计划。

  今年9月起,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武英殿、延禧宫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展出283件清宫内府旧藏书画珍品,其中包括神龙本《兰亭集序》卷《伯远帖》《游春图》等重量级经典名作,结果“入宫”人数爆满,游客参观质量下降,服务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其实,故宫博物院完全可以配合特展,在既有的“端门数字馆”实体数字展厅之外,为移动终端搭建有关“石渠宝笈特展”的网络实时动态全息数字化平台,让更多人不必到现场就可“身临其境”。同时,还可以此次特展为契机,持续性地通过互联网公开和分享一些关于清宫内府书画收藏、古代书画装裱修复和养护方面的知识与图文信息,相信对于文化艺术常识的普及不无裨益。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能够借助经典文本了解传统文化形式,更可以进一步考虑通过转换因果关系对之进行多维呈现。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古典诗词,其中宋词盛行于花间樽前的饮宴雅集之上,所谓“北宋有词以应歌,南宋有词以应社”,生产传播环境更易,词风与内容也随之改变。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分享经典词作以推绎构想传统社会的生活场景与民风民俗,借助博物馆公开和个人提供的名物资料、音乐知识、文本信息等,搭建网络空间沟通联动平台,促进艺术、文学、历史专家和爱好者的资源与信息优势互补,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发展传播方式也会发生改变。从早期的口耳相传到后来的传抄题壁,从金石的铭刻镌铸到丛帖的槌拓摹写,记录手段与传播技术的更新,不仅促进了知识的积累,更引发由观念聚合重组而产生的思想变革与突破。反之,理念的传播和更新也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的实现,不论创新、协调、绿色,还是开放、共享、共赢,都是生活发展中的理念,也是发展理念下的生活。

  传统文化是有关社会历史生活的积淀,丰富的物质精神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转化势能和可待激活的“引爆点”,让古典参与现实生活和现代生产并不矛盾,传统文化也并非像我们以往所认为的那样,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新业态背景下遭遇无可避免的边缘化。恰恰相反,在积极谋求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开始全面深入地参与到当下社会协调解决道路中来,在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传统文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互联网和“互联网+”也必将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载体形式,由此归纳和激发我们对于生活方式的新一轮想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互联网+文化”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迎来新发展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成为世界公认的网络和数字化大国。1998年,随着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诞生,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网络文化产业最早形态进入网民视野。

一直以来,文化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强大的融合力。业内人士和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正在迎来新发展、新平台、新生态。

新环境带来新气象催生新业态

2月底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达98.6%。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互联网文化的新气象、新生态不断呈现,互联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正在得到广泛传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类文化表达在网络新生态里的探索、成长、迭代。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逐渐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

以网络视频为例,在内容层面,各大视频平台不断注重节目内容质量提升,许多自制内容走向精品化。2018年上线的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等节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持平或下降趋势,但播放总量、单剧播放量均大幅增长,精品、独播、创新的内容形态更受用户青睐。

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一块大屏幕前,通过虚拟互动展示,观众可以仔细观察青铜文物“虎蓥”的每个细节。这是记者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虎蓥”展览厅内看到的一幕。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技术人员制作了虚拟展示,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

近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爆款走红,也带火了“文博热”。最新统计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在的5136家,2018年参观人数超过10亿人次。

为让文物更好“活起来”,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视野,多家博物馆纷纷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以国家博物馆为例,2018年启动“智慧国博”项目,到2021年拟初步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的运营服务体系。“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让文物通过多种方式‘活起来’,让观众更近距离感受文物历史、文化、审美、科技等方面的内在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委员说。

全球巡展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运用动态地图备受公众好评;文物修复方面,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故宫博物院开发“掌上故宫”“每日故宫”等日点击量超100万次,大大缓解了游客增多的压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呈现明显的数字化趋势,传播手段也在日益更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与‘互联网+’深度结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代表说。

精品IP“玩法”丰富多样

近年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表情包、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产品纷纷重点打造节日内容,每逢假日在刷屏朋友圈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比如,字节跳动推出了“国风计划”,通过一系列优质内容扶持计划,对优秀创作者进行鼓励;陌陌直播以“直播+传统文化”方式推出非遗、民间艺术等直播内容,让传统文化更直观地与直播用户接触,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另外,伴随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文旅市场也迎来了一大发展机遇——“文化IP”。以博物馆为主的授权业务兴起后,讲究生活品质的IP产品得到大批网民青睐。以颐和园为例,过去一年里共上线文创产品560余件,从文具、生活家居、服装箱包到食品、珠宝饰品、数码周边应有尽有,这些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也都能觅得身影。

有代表委员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产品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丰收,也让更多的互联网用户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形成当代表达至关重要,文创产业应更多思考传统文化IP如何挖掘、文创产品如何作出差异化。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让文化生态更繁荣

伴随互联网文化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新问题。“自媒体、短视频等迅速崛起,也伴生了一些庸俗、媚俗、低俗产品。”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省剧协副主席陈澄代表表达了她的忧虑。不仅如此,移动端参与个性化、碎片化传播,也不断加大互联网治理的难度。

2017年4月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导向,提升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这实际上对互联网行业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应通过加强立法等形式设置下限,不断规范和约束网络平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碧霞委员说。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文化市场形势,近年来,《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也对互联网平台违规行为不断加强监管。

“现在情况比前些年好了很多。”让吴碧霞委员感受深刻的是,现在一些KTV里点歌、App平台下载歌曲时都需要付费,这些都说明互联网上音乐版权保护体系在日益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在不断规范。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文化生态更加繁荣,让互联网成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精神文化家园。”陈澄代表表示。
第2个回答  2020-10-17
日光之下无新事。并不是说我们提出互联网加文化的概念,才保留传统文化。而互联网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升级。他本身是存在的,而不是被保留的。
互联网只不过是加快了信息的通畅度,信息的流通,速度,交易的频率,交易的透明度。
并且随着大家生活节奏的加快,互联网和线下的一个互通是越来越是未来的主流。
第3个回答  2020-10-17
淘宝的诞生,淘宝投资者孙正义、创立者马云、淘宝公司程序员、淘宝商家、淘宝模特、快递公司等依附于这一生态的团体因此得利。但硬币的另一面,线下批发零售商家生意凋零,传统商家因此倒闭和破产。

我反复强调,科技的发展不是让所有人受益,而是造成权力体系的重构,利益重新分配。原本躺着赚钱的,生意一夜之间被别人抢走。汽车对马车司机,集装箱对码头工人,电商对线下零售商,都是如此。

互联网这一因素正好造成价值链的重构和权力的转移。这是现实中权力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