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怎么样规划初中三年的学习呢?

如题所述

谈到初中,大家对学生共同的认识就是: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中,能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才有机会就读理想的高中。

初中一年级

小学毕业了,进入初中的学习,会顿时感到学习压力大增。初中一年级的学习科目增加了,每一门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是增加了不少,而且这些知识也都是我们整个学习体系里的重要的基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要了解、要学会灵活运用。初中一年级虽然学习的知识的难度系数不大,但是需要积累、记忆的范围是比较广的。

初中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以及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与小学的学习相比,初中学习知识难度系数加大,老师的教学方式变化明显,要求学生有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有部分学生适应能力不高,学习毅力薄弱,遇到挫折就退缩不前,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不及时调整,就会导致学生对初中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恶性循环。 

初中二年级

学习到了初中二年级,知识点和难度就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数学学科的几何辅助线的大量运用,使部分同学一时难以适应,摸不着门路;数学学科的分式、根式地加入也给学生增加很多压力,这就是很多同学到了初中二年级数学成绩不佳,自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的因素之一。初中二年级新增加了物理科目的学习,新的知识体系,新的学习方法造就新的学习压力。

初中二年级成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水岭,是因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中二年级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过度到“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消化吸收能力的差异就引起了分化。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自己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中二年级的学习情况会直接影响了初中三年级的学习效率。等到初三才发现你与同学的学习差距,给我们追赶的时间就不多了。这个时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也要时刻关心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上要做到不懂就问,没掌握的知识马上跟同学请教,千万不要想着等到初中三年级紧张复习的时候再去补救薄弱环节,有那样的想法就会导致事倍功半。

初中三年级

初中三年级是紧张的一年,是拼搏的一年,是迎战的一年。初中三年级要让自己有多少拼劲就使用多少拼劲,即使在这个时候,哪怕是初一初二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学习时,我们要重点抓好自己最优势的一门学科,通过以点带面,获得学习的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

初中三年级新加入了化学这一门学科。这一门学科大家都是零基础,只要足够重视,足够努力,踏踏实实地听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学好这一门功课。自已学科中较差的科目,认真学一学,提高成绩的空间也是很大的,怕的是初中三年级了还没有目标,还不知道紧张,还不知道学习。

初三下学期,大家的任务是不同的考试,各门学科的测试轮番上阵,一科接着一科,一课接着一课,老师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学生通过测试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

初三学生的时间是要靠自己去“挤”出来的,我们距离中考还有一年的时间,把握住这段时间,利用好这段时间,我们才可能收获到自己理想的成绩。

学习是有规律的,学习是有方法的,会学习,肯钻研,没有什么目标是达不到的!初中三年付出了汗水终将获得收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4
学生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严格遵循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而且要根据初中各个阶段的学习的特点去进行学习,比如说在初一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基础打牢固,初二要努力提升自己各科的成绩,初三要进入冲刺阶段。
第2个回答  2020-10-03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表,按照计划来安排学习时间。
第3个回答  2020-10-04
学生需要规每个学期学习的东西能够学习好,针对每个课题去用心学习,这样就可以就可以学习到知识,三年也不会白费了。
第4个回答  2020-10-04
我觉得大体的努力目标,方向是要有的,主要的部分的话我觉得计划可以根据每一学期来制定,以面对不同的学习情况。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都不一样,所以要合理的计划安排,不能过于提前的去计划,不然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