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商鞅的个人经历是一个悲剧,但其功绩却让秦国事受无尽。

遍地求贤才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他的儿子渠梁即位。渠梁即秦孝公。他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继位时年方21岁。他看到东方国家,在经过不同程度的改革后,国力都加强了。特别是当时的齐威王、魏惠王,是当时七雄中力量最强大的两霸。

孝公在东方各国的影响下,为势所迫,决心继承献公的事业,要使秦国很快地强盛起来,以恢复春秋时代秦穆公的霸业。于是,秦孝公广泛地收揽人才。他下了一道求贤的诏令。

这个求贤诏令的大意是说,过去在秦穆公之时,实行德政,加强武装力量,平定了晋国的内乱,东边国土直达黄河,西边征服了戎翟少数民族,开拓了上千里的大片国土,天子和诸侯都来祝贺,为后世开创了基业,好不荣耀!

只是到了厉公、躁公、简公和出子之世,由于内部扰乱,没有力量抵御外患,才把先君开辟的国土河西地方丢失了(被三晋中的魏国所夺),诸侯都瞧不起秦国,想到这里,感到脸上很不光彩,非常痛心。

如今要下决心光复穆公之业。在宾客和群臣中,如果有谁能出奇计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的官职,赏给他土地。

孝公一面下令求贤,一面又在国内赈济孤寡,募集战士,严明赏罚,设法使国富民强。

在异国他乡寻找机会

就在这时,有个叫做商鞅的人,从魏国来到秦国。这个人原是卫国的贵族子弟(所以又叫卫鞅),他从小就好“刑名之学”,曾受过法家李悝、吴起的影响。当他还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叔痤手下做小官时,公叔痤见他很有才能,在临死前,曾推荐给魏惠王,要惠王委之以国政,用他为相。并说,如果不用就把他杀掉,不能让卫鞅离开魏国。魏惠王还以为公叔痤病重在说胡话,因而没有用卫鞅。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正下令求贤,就到了秦国。

商鞅到秦国后,先住在孝公的亲信景监家里,并通过景监的关系得与秦孝公三次相见。头两次游说孝公要学尧舜禹汤的仁义,行所谓帝王之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孝公生气地对景监说:“你的客人简直太迂腐了,我哪能用他呢!”景监告诉商鞅,孝公对他的谈话很不满意,商鞅要求再和孝公谈一次话。过了不久,孝公第三次接见商鞅。这次因为他前两次已经摸透了孝公的心里是迫切要求使秦国富强起来,不愿意慢慢顺着平常人的想法去实行王道。于是就大谈其富国图霸之术。这一下可把秦孝公的心给打动了。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越听越爱听,高兴地对景监说:“你的客人果然是好样的!”一连和商鞅谈了好几天。于是秦孝公就决定要重用商鞅,准备实行变法图强。

立木求信

于是,商鞅开始推行新法。首先,他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怕老百姓不相信,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并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10两金子。”不一会,很多人都围过来,议论纷纷。有的摇头说:“这根木头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10两赏金?”还有的说:“这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总之,没有人相信是真事。商鞅等了一个时辰,没有一个人去扛木头。

商鞅知道,秦朝廷自始以来很少讲信义,老百姓还是不相信他的命令。他想了想,就把赏金提到50两。正在大伙议论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出来,走到商鞅面前,说:“我来试试。”商鞅点点头,那人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直奔北门。

商鞅立刻传出话来,赏金50两,一分也不能少。这件事,像疾风一样,立即传开去,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称赞说:“左庶长的命令真不含糊。”

商鞅知道,老百姓已经相信了他,这是他的命令起了作用。于是,他就把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军事力量强大了,农业发展了。

秦孝公见商鞅的改革措施成功了,更加重视他,信任他。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建立县的组织,加强国家的权力,迁都咸阳等。第二次大规模的改革,引起上层社会激烈的反对。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王族的人不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了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孝公无法,只有依从了商鞅。商鞅将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这样,其他贵族、大臣都不敢反对和触犯新法了。

商鞅变法推行了10年,秦国越来越强盛。中原的诸侯国纷纷向秦国道贺,有的就与秦国交好,连周天子也打发使者送祭肉给秦国,封孝公为“方伯”。商鞅变法所以得以实施,与他当初立木为信有很大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