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

如题所述

抗美援朝战争,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共有5次大规模战役,全部集中在1950年11月到1951年6月间。而从1951年6月之后,交战双方再也没有爆发投入百万人规模的大型会战,但整场战争却一直持续到了两年后的1953年7月。

这要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来分析。1951年7月,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范围在三八线南北两侧,基本就是两年后双方最终停战时的态势。从1951年中期开始,南北双方进入了边打边谈的状态,朝鲜战争在这个角度上讲是非常特别的,停战协定竟谈了足足两年,在世界军事史上罕见至极。在战争爆发前,朝韩两国也恰恰是以三八线作为分界,战争打到1951年7月,又回到了双方战前的领土控制局面,对于谈判而言有一定的默契和暗示作用。而严格来讲志愿军深入朝鲜境内,本质上也是帮助邻国保卫领土,战略目的并非占领整个半岛。在1951年6月前的五次大战役结束后,这种态势实际已经初步形成。

再具体来看军事层面。志愿军这边,大胆穿插、分割包围、近战夜战等先前对付国民党军美械大兵团的战术,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美军也屡试不爽,敌人不适应中国军队这种灵活的战术特点,战争初期频频遭到痛打,尤其是第二和第三次战役。但是从1951年第四、第五次战役时,作战效率和战果已经明显出现下降。究其原因,自然有美军作为军事强国能够及时分析敌情调整战术的因素,而客观上要继续向南进攻,志愿军后勤保障和空军掩护上的短板被逐渐暴露,难以长期向南深入。志司也曾决定发起第六次战役,结果在邓华将军的建议下,基于上面分析的原因军委最终取消了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的计划,直到战争结束前也没有再提上日程,而巩固战线才是我军后期的主要作战目标。

联合国军这边,从1951年便有停战打算,参加谈判不完全是虚张声势。事实上美方经过和志愿军半年多的交手,对于作战对手的实力及强硬态度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判断,对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也感到希望比较渺茫。一个重要的原因,美国将朝鲜战争定位于局部战争,总计只出兵40余万人,国民、社会舆论和经济压力都较大。战场向北延伸,面对兵力和动员能力绝对占优、且在中苏空军作战半径内的志愿军部队,美军想打出真正的歼灭战,占领大片土地是不现实的。所以抗美援朝的后两年(1952-1953年),双方基本处于打打停停的状态,当然也爆发过像上甘岭战役等一些激烈的局部战役。后两年双方的作战目的也是为了在停战前争取相对优势的战场形势,为本方在谈判和签字时加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2

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抗美援朝战争有着一定的历史寓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的相关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1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

美国官方公布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减员共计142091人,其中阵亡33629人,负伤103284人,失踪或被俘5178人。 美国在朝鲜战争纪念墙上公布的数字为阵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伤103284人,总计172847人。美国在战争中的战费支出是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8月14日公布,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余人。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各自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其他"联合国军"作战减员)。

朝鲜战争开始之前,中国曾计划用3年-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的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财委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经中央同意,确定战争期间财政经济的工作方针是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国内经济建设准备工作得到进一步的突出和加强,1952年明确了"边抗、边稳、边建" 的方针。

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至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2亿元,比 1949年增长77.5%,钢产量135万吨,居世界第18位,粮食产量3088亿斤,居世界第一位。

抗美援朝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2

1、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2、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3、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4、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

5、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资料简介3

抗美援朝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朝鲜战争发生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在世界上是一个不被列强重视的弱国,而改变这一切的正是朝鲜战争的胜利,中国志愿军用极不对称的装备,发挥出的强悍战力震惊世界,不但美日和西方,苏联也开始对中国另眼相看。可见,朝战后中国才真正被视为一个强国!

第二,朝鲜战争的地缘意义更是重要,朝战制止了亲美的韩国统一整个半岛,避免了一个统一强大且觊觎东北的韩国出现在中国边境。也使美军没能兵临中国边境,保证了我国东北边境的安全,解除了后顾之忧。朝战的胜利,使苏军继续留驻旅大失去了借口,使中国于1955年收回旅大将苏军礼送出境,如果没有朝战的胜利,苏联的军队将不会从旅大快速撤军的。

第三,朝鲜战争对我国带来的军事政治意义就更大,首先就是打破了美军无敌的神话,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军威和国威!还有此战的胜利极大的提升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原来中国也能打败美国?这对自1840年来逢战必败的中国意义实在重大!给逆向种族主义自卑群体和国内敌人以极大震憾。还有朝战的胜利,加速了我军的现代化进程,并在现代条件下锻炼了部队,此宝贵遗产一直惠及当代。

最后,让我们向朝战阵亡将士们默哀!向所有浴血奋战的参战老兵致敬!你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一直惠及着中国,你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祖国与你们同在,再次跪拜!你们的英灵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