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字经典对联

如题所述

1) 效虎豪吟放怀歌富岁,闻鸡起舞挥笔颂春光。

2) 特色中兴普天开景运,宏猷大展遍地发生机。
————————————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3
  1、年复年年年气象更新,岁连岁岁岁捷报频传。
  2、红旗舞东风五湖似画,瑞雪兆丰年四海皆春。
  3、国泰民安后浪推前浪,年丰人寿明天用今天。
  4、继往开来建设现代化,跃马扬鞭进入新纪元。
  5、瑞气满神州青山不老,春风拂大地绿水长流。
  6、辞旧岁喜看江山更美,迎新春展望前程似锦。
  7、春风引紫气一元复始,大地发春华万物更新。
  8、树雄心攻克技术关卡,立壮志攀登科学高峰。
  9、梅花点点笑迎丰收岁,爆竹声声欢歌大治年。
  10、喷银吐玉深挖千眼井,铺缎织锦精耕万顷田。
  11、植树造林青山永不老,改革开放事业出新人。
  12、喜看祖国江山千古秀,歌唱华夏神州万年春。
  13、勤奋学习知识天天长,努力工作幸福年年增。
  14、山下清泉饱含爱民意,村头脆果尽结拥军情。
  15、掏尽丹心谱写园丁歌,撒遍汗水当好育花人。
  16、国泰民安一岁胜一岁,人寿年丰一年强一年。
  17、招财进宝勤劳摇钱树,发家致富俭朴聚宝盆。
  18、年复年年年花香鸟语,岁增岁岁岁人寿年丰。
  19、花好月常圆人民同寿,根深叶又茂天地长春。
  20、创业思英才兰蕙并茂,拓荒看异彩桃李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