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才能不虚度光阴?

如题所述

1.抓紧时间多读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今人说,高考不公平、命运不公平,但读书绝对公平。

有人说,人生唯有两样不会贬值,一件是读书,一件是健身。我想说,钱能产生复利,坚持会,读书也会。

主动读书,广泛涉猎,在此基础上,试着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比如专注的是哪几个领域,每个领域又涉及哪些主题等,让自己做到知识面广又有所专攻,是再好不过了。

别人看书是休闲,我中文系看书是主业。即便如此,我大学时候读的书也不多,完全没有建立个人知识结构的概念。

大学不用心读书,上了社会迟早是要还的。学校里时间悠闲不读,工作了下班挑灯夜读。我也是吃了这个亏,尤其要做策划类、创意类工作的同学,你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会直接在你的专业度和工作能力上体现。

文章图片2
2.养成几个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好习惯是一生的财富。年纪越大越懂这个道理。

好习惯有很多,比如早起、运动、读书、写作、列事项清单、批判性思维等等。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思维习惯……这些你忽视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会影响你的人生走向。

据说,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你可以拿出一天有意识地去觉察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绝大部分都是习惯性的?

很多人的职场头几年都是用来培养好的工作习惯的,而工作习惯是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分不开的。大学里时间宽裕、精神自由,不用为生计操心、没有社会带来的压力,真真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

如果在大学时,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一些受用一生的习惯,真的是赚到了。而大部分人如我当年一样,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即便有,也往往因为不够重视,无法坚持。

坚持也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我建议大学新生或职场新人,都能制定年度习惯清单,坚持每年养成几个好习惯。几年之后你一定会感谢当年那自己,我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跑步、读书、写作是我这三四年才养成的。

习惯分三类,第一类是行为习惯,如早起、背单词,养成需要一个月。

第二类是身体习惯,如跑步、瑜伽,需要三个月。

第三类是思维习惯,如培养批判性思维,改变思维是最难但也最受益的,至少需要半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