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一,对“致知力行、学以致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 髓和活的灵魂,是对“贵在力行”、“循名责实,重效致用”、“实干兴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和发展。先秦时期,主张从事实出发把握事物内 在规律性的思想就已出现并有了相当的发展,到了汉代,班固首次提出“实事求是”这个概念,到了清代,戴震、曾国藩等进一步把“即物穷理”与“实事求是”明确地统一起来。毛泽东对“实事求是” 这个传统命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第一次明确地将 “实事求 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而且还通过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辩证统一给 实事求是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 根本的精神气质,与中国传统“致知力行、学以致用”精神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成功地把民族文化留给我们的这一宝贵财富和优 良传统发扬光大,使中国传统的致知力行、学以致用思想的精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再现了它的真理性光辉。
第二,对崇尚和谐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继 承和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精神和核心理念之一,胡锦涛指出: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 公’的理想社会。”对“和谐”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恒久、最执著的追求之一,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思想源泉。传统文化,在人和自然的关系 上主张天人合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和睦、和平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但这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在旧的社会条件下是很难能实现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其中蕴含的现代价值 充分发掘出来,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以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展示了新世纪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境界,这样的和谐社会,既不是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也不是平均主义式的和谐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的 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从而为人类实现与他人、自我、自然的真正和谐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此后,其思想的内涵不断被充实、完善,并逐渐演变成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官方意识形态。鸦片战争以来,民本思 想从治国安邦的士绅意识形态逐渐转变为下层民众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工具。由于时代的局限,传统民本思想中所能给予人民的权利是有限的,重民意、反专制的进步因素只是完整的民本思想 中的一个侧面,重民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的权利,是统治者调适君民、官民关系,缓 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驭 民”之术,民本论最终还是一种君本论。植根于私有财产和“家天下”的政治格局中的民本思想不存 在其实现 的 经济基础和政治基 础,“贵 民”、“重 民”不过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口号而已。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破了以君为中心的传统民本观的思想藩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以人为本明确地界定为“以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的基本理念,使民本思想成为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真正的民本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 能和幸福指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 想中的关注人生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传统的民本思想最终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转换。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还建立起了“以民为本”的制度构架,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由此可以付诸实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本思想成为言行统一的思想。
第四,对义利观的继承和发展。“义利” 之争,在中国历史上进行了几千年。传统伦理思想的主流是“重义轻利”、“重义贱利”的义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在继承重视社会公利、见利思义等积极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超越传统 功利论与道义论对立的藩篱,实现了在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功利与道义的辨证统一。社会主义的义利观破除了中国传统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道义论的消极影响,倡导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 法利益,并认为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不仅同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不相矛盾,相反还是社会主义道德 精神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的义利观还继承中国传统伦理中重视社会公义、重视道德理想和精神 生活、维护国家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反对各种形式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反对种种重利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思想和 行为,但亦对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予以充分的尊 重和保护。市场经济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以“利”为导向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冲破了禁 欲主义与忽视个人利益的文化情结,是对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义利对立、重义轻 利伦理精神的实践性否定。但是,追求市场经济 建设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 广大人民过幸福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追求是“义”和“利”的 统一。市场经济既追求“利”的丰收,又追求“义” 的硕果,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显现出鲜活的当代价值。
第五,对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荣辱连用,《管子》中就有,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 知荣辱。”中国传统荣辱观的核心是知耻,多数思 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顾 炎武认为,在礼义廉耻“四维”之中,“耻尤为要。” 康有为说出了其中的道理: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特征的结合,在表现形 式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 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 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 在具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作为道德范畴的 局限,从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它对中国古往今来高尚道德进行系统总结和精确概 括,并进一步提升和弘扬了这些优秀传统,“八荣八耻”所体现的“纯粹的人”、“高尚的人”的生活 境界和身心健康的状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的高度体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我国传统的 道德理念的精华,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 的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此外,如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与传统的 同理想,党内反倾向斗争中实行防 “左”反右理论 与传统的中庸之道,党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传统文 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等等,都有继承和发展的 关系。
(摘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_李贵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
  第一、国以民为本。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
  第二、博爱、公正。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
  第三、修身、图强。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