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这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题所述

‍‍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我认为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看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攀比,是正性攀比还是负性攀比。

攀比是属于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有攀比心理是很正常的,正性的攀比能引发积极的竞争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动力;负性的攀比则容易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对孩子的影响当然是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加入了攀比行列。而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攀比,是正性攀比还是负性攀比,则影响了孩子的攀比性质。

家长之间的攀比,对于孩子的影响其实不是很明显,家长对于自己两个孩子间的攀比,特别是年龄相近的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更显而易见。

堂弟骏和堂妹骐相差一岁多,骏和骐之间就总是对比着,骏处处都比骐好,听话、懂事、学习成绩,骏算是正性攀比,骐算是负性攀比。

骏一直很好强,很多时候他会鼓励自己,积极改变,上高中后在尖子班,学习进度太快,成绩下滑,他就能耐下心努力打基础;骐就一直是随波逐流,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练习跆拳道的时候就是一听说要开始踢木板了,就放弃了。

虽然会有人认为,我的例子不那么恰当,但我认为家长对于自己两个孩子间,谁比较听话、懂事、学习好等,拿出来教育相对来讲不那么优秀的那个孩子,就是一种攀比心理。

现在开放二孩了,长辈又有二宝和大宝年纪不要差太大的催促,两个孩子的年纪相差不大,家长难免的会因为,其中一个孩子没有另一孩子省心而念叨,至少我附近所以这样情况的家庭,孩子的各方面都两极分化很明显。所以我认为,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其实是很正常的,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看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攀比,是正性攀比还是负性攀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3

    就算现在很多专家们都在呼吁,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都会忍不住的拿别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攀比。所以,大多数时候很多家长都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呢?自己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

    我觉得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挺大的,特别是一些不良的影响。

    虽然我都已经极度的控制自己的攀比欲,但是带孩子出去的时候,每次碰到跟我儿子同龄的孩子,总是会忍不住的比来比去的。看看他们的身高相差多少,你家孩子吃饭吃的怎么样,睡觉睡的怎么样,调皮不调皮,会不会说话了等等。

    出门在外,遇到孩子总是在比来比去的。好像家长之间不将孩子比一比,就没有话可谈了。不过好像确实是这样,不说点孩子的话题,家长们其实也没什么好交流的了,所以攀比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了。但是我觉得,盲目的攀比,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如果家长们在跟其他家长讨论孩子们的话题时,能够坚信我自己的孩子就是正常的,他没什么问题,这样的攀比对孩子的影响会很小。但是如果家长们在跟其他孩子交流孩子们的话题后,还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刺激自己家孩子的缺点,这样的行为对孩子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孩子对于家长的话都是很在意的,而且一般来讲,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就有自尊心了。如果家长这个时候还在外面无所顾忌的讨论孩子,说他的优点,他自然会高兴,但是在外人面前讲他的缺点,他肯定会心里不痛快的。长此以往,有的小孩就会变得慢慢的孤僻,这样家长看见了就更家不痛快,越说孩子越孤僻。还有的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总是觉得别的小孩好。

    就拿我外甥女来说,她平时吃饭不好,慢,还挑食。但是她邻居的小姐姐吃饭就好,也不挑食。她奶奶就经常拿她们吃饭的事做对比,我外甥女当然就是不听话的一方了。现在她挑食的问题更严重,经常比来比去的也没让她吃饭的习惯有所好转。而且每次生气了,她就会又哭又闹的,说你们都不喜欢我,就是喜欢姐姐。有的时候甚至自己一个人玩,也不想跟邻居的小姐姐一起玩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攀比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对于孩子良性的刺激作用是很小的。所以,家长们最好是控制自己攀比的欲望,把孩子的本性还给孩子。

第2个回答  2018-05-08

攀比心理,其实每个人都有,成人有孩子自然也会有,只不过侧重的点不同。

家长之间的攀比看似和孩子没有关系,实际上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如果注重物质享受,那么孩子也会从小就注重享受。吃穿用都要名牌,出去旅游也要住高档酒店等,用在学习上的心思反而少了很多,也不可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家长如果攀比成绩,那么孩子的压力也会很大。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如果压力太大,孩子可能会选择逃避。所以,不管如何,攀比都应该有一个度。

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她就经常抱怨家长群里几乎清一色在炫耀或是攀比,我家孩子钢琴过了几级、他家孩子作为交换生去了国外等,还有家长不是晒自家的别墅,就是晒国外旅游的照片,实在不堪其扰。不愿与之为伍的她,只能选择潜水。

如果孩子出现了攀比心理的话,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首先,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跟人攀比;其次,将孩子的重心引导到学习上来,吃穿用行都可以弱化,不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据太多位置;最后,不要老是拿孩子跟别人做比较,应该鼓励孩子与自己做比较。是否有进步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学习跟这个孩子比、钢琴跟那个孩子比,谁也做不到十全十美。只有家长调整好了心态,孩子才能平常心。(欢迎关注:菈妈天天见,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

第3个回答  2017-08-24

我个人认为父母之间的攀比心理对孩子还说是一把双刃剑。

很多人都呼吁家长不要有攀比心理,因为互相之间的攀比给孩子过多的心理压力,但是我认为这种攀比心理是必要存在的。我认为这种心理有利也有弊,需要家长掌控对孩子的压力力度,也需要孩子调整好心态。

何为有利?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庭的富裕加上对孩子的溺爱,在他的心里他的孩子是最好的,哪怕这个孩子是班级的最后一名,他不会给孩子压力,只会惯着孩子。这样只会导致孩子最后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继续地沉迷下去,他不会感到任何的压力感,也不会在生活中感到任何的紧迫感。我认为适当的攀比会给孩子适当的压力,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只要在最开始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一个让他想去超越、想去击败的目标,那么目的就达到了。目标、动力加上孩子自身的努力,会使孩子有一颗上进的心,才会让他变得更加的优秀。

何为有弊?适当的压力确实会让孩子变好,但是过度的压力只会让孩子感到烦躁。很多家长的攀比心太过严重,找不到合适的目标,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也不鼓励,只知道求全责备。单方面地把孩子未达到要求的怒气全部撒到孩子的身上,孩子“享受”着这无妄之灾,心里面只会对你产生深深地怨恨,只会让你的孩子对你教育他的方法产生质疑,只会让孩子与你之间越走越远。

适当的攀比心理带来的好处是可观的,但是不要因为攀比而过分地要求孩子,物极必反,自己的孩子没有必要那么地刻薄。

第4个回答  2017-08-27

适度攀比会增强孩子的好胜心,刺激他(她)变成更好的人,过度攀比则会使孩子对父母和其口中的优秀代表产生厌恶心理,更甚者会使得孩子内心偏激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我的母亲就特别愿意拿我去跟别人比,拿的一般还都是我的缺点。每次吃饭时都要发表一下她的长篇大论:你看谁谁家的孩子,从初中就开始给家里人做饭了,每天都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再看看你,每天懒得要命,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女生了。

我每次听到这种话都会感觉很烦躁:别人家的孩子好你有本事就抱走啊,每天不重样的在我耳边夸别人,全都拿我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你怎么不看看我比他们强的地方啊。然后吃饭的胃口都被说没了,草草的往嘴里填几口饭就赶紧回自己屋。

在我妈的嘴里,我几乎是一无是处的,学习比不过小彤,努力比不过小琪,颜值比不上小千,性格比不上小然。所以我其实一度是很自卑的,只是很少表现出来而已。

但是渐渐的,随着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次数一年比一年的多,总在我的评价本上写一些好词,平时也经常得到表扬和感谢。我的自信也慢慢的建立了,只是依然厌烦母亲拿我去跟别人攀比,无论好坏,当然也一般都是坏的,只是不想自己成为他们的谈资,把一个片面的人物去跟另一个片面的人物去比,最后再得出一个片面的结论。

如果家长们都少些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快乐的孩子了吧,我这么想,同时希望所有的孩子无论境况如何,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