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磨香油怎么做

如题所述

  一、原料:芝麻(也叫胡麻)
  二、器材:土灶、炒锅、筛子、炒芝麻、称、口袋(能滤水)、炒勺、条帚、笸箩、簸箕、毛驴、石磨、大锅(盛芝麻浆)、木棒(搅杠用)、墩葫芦(长柄葫芦)、提勺、油桶、漏斗、漏勺、水瓢、水桶、柴火
  三、制作步骤
  1、称取60斤优质的芝麻,倒入炒锅中,用水桶加水直到芝麻全被水淹没为止,大约泡10--20分钟,没过一会搅动一次,不停的把柴火杂草等清理出。

  2、泡够时间后,先把浮在上面的芝麻用漏勺取出放在专门的袋子(这是未成熟的芝麻,要最后炒最后磨),用漏勺及筛子取出其余芝麻装进能滤水的口袋进行滤水。
  3、用柴火烧着灶,分次从滤水口袋中取芝麻倒入炒锅中用专门的炒勺不停翻炒芝麻(滤水口袋不再流水就可以炒芝麻,每次大概是6斤),直到芝麻外皮挂白,里面紫红色为止,大约20分钟。
  4、用筛子将炒好的芝麻出锅,倒在簸箕里,用簸箕像扬尘一样扬芝麻,扬两次,这叫溜芝麻。
  5、将溜过的芝麻倒在石磨上,架上毛驴开始拉动石磨磨芝麻,石磨下口支上大锅接芝麻浆。
  6、不断的炒芝麻、溜芝麻、磨芝麻,直到60斤芝麻都被磨成芝麻浆。
  7、炒完芝麻的锅烧上水,把驴从石磨上卸下拴好,喂料,把盛芝麻浆的锅抬出,兑上100摄氏度的水用木棒开始搅杠。
  8、分次谨慎兑水直到油坯附杠而又能留下来为止(兑水一般是60斤芝麻57斤水,多的一般是1斤芝麻1斤水),开始左右划动,直到出油。
  9、用墩葫芦底部开始墩油(不能让底部沾上油渣),直到油面上不再有油泡也就是油完全从油坯中冒上来为止。
  10、用提勺把油从锅里提出来,倒进插有漏斗的油桶。
  11、锅中的油提得差不多时,再次墩油,直到没有油泡为止。
  12、再提勺把油从锅里提出来,倒进插有漏斗的油桶。
  13、清理锅中的油渣,倒到农庄指定为止做肥料。
  14、装入油桶的油经过至少一天的沉淀,开始装入农庄的玻璃瓶中。
  
  小贴士:
  1、芝麻选用白芝麻为好。
  2、泡芝麻时间及水量要把握好,水少或时间短芝麻吃水不够,芝麻膨胀不起来或者芝麻湿度不均匀都会影响出油量及油的质量,芝麻干炒芝麻时容易糊。水多或时间长会芝麻吃水过多,炒芝麻费事,不容易炒好芝麻。
  3、泡过的芝麻滤水时间与温度有关系,温度高时间长,芝麻发热会变坏,在夏天就不能过夜,在秋天可以在炒芝麻的前一天傍晚泡芝麻并滤一个晚上。
  4、炒芝麻时关键技术,整个过程要让芝麻均匀受热,不能炒糊,炒糊的芝麻出油少而且有苦味,炒不熟芝麻出油少,芝麻炒到外皮挂白,里面紫红色为止。
  5、溜芝麻主要是去热及去烟尘,有烟尘出来的油不清亮、发黑而且味不正,去热是为了保证磨芝麻时芝麻中的芳香物质不被破坏同时不产生有害物质。
  6、石磨上的芝麻不能冷,要有一点热度。
  7、搅杠用的水必须一致是100摄氏度的水,否则油出不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美味的香油,完整的步骤,鲜活的泥塑,难得的回味……

第2个回答  2015-12-23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小磨香油(xiǎo mó xiāng yóu)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发展历史
  在我国,芝麻油的历史甚是久远。早在三国时,已有文字记载,《三国志?魏志》:“孙权至合肥新城,满笼弛往……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作照明燃料,那时的麻油是用石臼法或木榨法生榨芝麻而成。晋人张华《博物志》所记“煎麻油,水气尽无烟,不复沸则还冷”。以及用麻油制豆豉法“……以麻油蒸讫,复暴三过乃止”的内容,是香油文化的最早记录。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南北朝时,香油已广泛的用于餐饮,到了唐宋年间,香油视为最上等的食用植物油,应用得更加广泛。
  小磨香油现在国内主要是以河南驻马店地区为主。
  驻马店一带制作小磨油,早在明朝已有记载,到了清初,驻马店小磨香油成了宫廷供品,小磨香油生产已成规模,油坊遍及乡里,农家十之八九通磨油之技,天中村村有油坊,家家出“油匠”,满街叮当响,到处都是“卖油郎”,逐渐形成了香油饮食文化。
  古味香油的承传人张大伟,就出生于上蔡的磨油世家。现仍有流传下来的古石磨一盘,直径1.65米,重达900多公斤。小磨香油还有它独特的医疗保健之功效。《本草纲目》中介绍芝麻“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使“白发返黑”,“能除一切痼疾……”
  据营养学家科学分析,芝麻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确能延缓人的衰老,美容等,食用香油,对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咳嗽和烟酒毒害,保护嗓子,治疗鼻炎等都功效不凡。
  据史料记载: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春,督粮道陶正中及其随从官员来汝南府(古称天中)视察民情。来道驻马店,一行人正在街上行走,忽闻一阵浓香,便问陪同官员,答曰:此处有一小磨香油坊,此香乃从此坊传来。陶大人甚喜前往,行约百步,便见一幌在不远处飘扬,上有斗大四字:天中油坊。来至油坊,但见炊烟袅袅,大锅内芝麻热气腾腾,另一锅内香油枣红香亮,大喜兴奋地向随从官员道:此乃绝佳供品。随即封了十坛,亲自送往北京。雍正品其所作菜肴,龙颜大悦,当即下旨,着汝南府官员,扩大芝麻种植,大力推广小磨香油地加工,所有油坊所产油由老头张进行品级,一等上贡,二等交由官府统管,余下的自由销售。至此,流传数百载的驻马店小磨香油才被外人知道。
  一些营养师认为,小磨香油对中老年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佐餐味素之一了。
  首先,香油浓郁的香气,对消化功能已减弱的中老年人来说,不仅可增进食欲,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香油本身的消化吸收率也较高,可达98%。香油大量的油脂,还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便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疗效。
  其次,香油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丰富的维生素E,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和功能正常,也可减少体内脂质的积累。
  第三,香油中的卵磷脂不仅滋润皮肤,而且可以祛斑,尤其可以祛除老年斑。
  最后,中老年人久用香油,还可以预防脱发和过早出现白发;特别是黑芝麻油。对于牙龈出现萎缩的中年人,特别是还有抽烟和嗜酒习惯的人来说,久用香油可保护牙龈和口腔。
  编辑本段相关企业
  如今,老头张的后人张大伟先生,秉承祖训“诚信经营,人和为本”,一个小磨油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占地三十余亩,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驻马店市古味小磨香油开发有限公司,并吸引美国一家投资公司投资500万元。目前公司产品间接出口至俄罗斯、韩国、日本、立陶宛等国家。
  走进公司办公大厅,映入您眼帘的是一盘晚清流传下来的古石磨,此盘石磨直径一米六六,重达一千捌佰多斤,真可谓天中千载古石磨,百年古坊传古味。
  编辑本段主要工艺
  根据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小磨香油的工艺,总结如下:
  小磨香油采用的是“水代法”生产
  精典工艺一:芝麻胚胎的培育
  小磨香油营养丰富,关键在于原料投料前,先将芝麻培育成芝麻胚胎,促进生成对人体有益的芝麻酚、芝麻素、芝麻酚林素等营养物质。经科学研究,这一技术与现代生命科学高度吻合。这是其它工艺所不具备的。
  精典工艺二:石磨磨制
  石磨磨制过程低温、低压,过程温度仅60—65℃,所以不会破坏香油中的芳香味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份。
  精典工艺三:水代法取油
  采用优质饮用水水轻松实现油胚分离,取油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溶剂,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学溶剂残留。同时,水代法生产工艺使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因为比重大而从香油中沉淀了出来,因此,用这种方法制取的香油是完全健康的。
  精典工艺四:专利物理净化技术
  小磨香油采用专利物理过滤技术,以天然植物纤维作介质,经二级电子恒温自然沉淀、36层物理过滤,滤掉香油中杂质、异物,净化后小磨香油外观晶莹剔透,色、香、味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