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4摄氏度时的物理现象叫什么

如题所述

水在从0℃到4℃之间,有一个物理现象叫“反常膨胀”。

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小。相反,它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膨胀。水的这一现象,使得大量的鱼类,可以在冬天寒冷去的季节下得以存活。

水的蒸发是以离子态进行的,即使纯水中也有一部分水分子会分离成正负离子——酸性的氢离子和碱性的氢氧离子,它们分别带正电和负电。

水以够溶解盐,就是因为正负离子分别和氯离子和钠离子凑对的缘故,说勾引可能更恰当,因为它们的结合不稳固,旋合旋离,离是常态,合却很短暂,随机的。不同的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只有温度降低时结合才会越来越牢固,盐才会析出。

扩展资料:

水的性质:

(1)水具有极强的溶解力。

水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它对无机物和极性有机物有良好的溶解作用。溶解状态下的物质可以在人体内顺利的输送,在相应的组织中进行代谢。水还能溶解血管壁上沉积的杂物,使血管恢复弹性,对预防动脉硬化起到一定作用。人服用的药物经水充分溶解,才能被吸收而发挥疗效。

(2)水具有强的渗透力。

水分子通过与人体内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渗入人体组织及细胞,这样可以带进养分、排出废物,实现体内新陈代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0

水在4摄氏度时的物理现象被称为"密度递增"或"密度最大"。在这个温度下,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单位体积的水含有最多的分子。从4摄氏度开始向下冷却,水的密度会逐渐减小;而从4摄氏度开始加热,水的密度也会逐渐减小。这个现象是由于水分子的特殊结构和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2
水在从0℃到4℃之间,有一个物理现象叫“反常膨胀”。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小。相反,它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膨胀。水的这一现象,使得大量的鱼类,可以在冬天寒冷去的季节下得以存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8
水在从0℃到4℃之间,有一个物理现象叫“反常膨胀”。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小。相反,它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膨胀。水的这一现象,使得大量的鱼类,可以在冬天寒冷去的季节下得以存活。水的蒸发是以离子态进行的,以前的化学教科书里也说过,即使纯水中也有一部分水分子会分离成正负离子——酸性的氢离子和碱性的氢氧离子,它们分别带正电和负电。水以够溶解盐,就是因为正负离子分别和氯离子和钠离子凑对的缘故,说勾引可能更恰当,因为它们的结合不稳固,旋合旋离,离是常态,合却很短暂,随机的。不同的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只有温度降低时结合才会越来越牢固,盐才会析出。
同样的,水之所以四摄氏度时密度高,继续降温会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变小,也是因为降温至四度以下时,水中的离子结合率明显大于电离率,到了零度基本上就没有离子态的“水”了,而离子态的水,或者说氢离子和氢氧离子是不占体积的,结合成水分子后,就会占据“很大”的一块空间——水中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好几个水分子的尺寸大小。当那些原来以离子态存在且不占体积的正负离子陆续结合成分子态并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后,这部分水的体积就会增加,密度也就会变小!
所以,水在四度以下出现的奇特的冷膨胀现象,其实就是这么来的。而在四度以上时,温度的变化对正负离子的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对体积和密度的影响不大,反而是以热胀冷缩为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7-17
水在4摄氏度时发生的物理现象叫做水的密度最大化。在这个温度下,水分子之间的脱离动力和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达到平衡,导致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在低于4摄氏度或高于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都会减小。这种特性使得水在冷却时会向下移动,直到达到4摄氏度,然后冷却过程则会停止。这一现象对水生物的存活和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