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皇帝废除了科举制,具体做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完备于唐朝,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  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的根本原因是科举制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科举制废除还有以下原因:
  1、经济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上,清朝末期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科举制以失去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得统治。
  3、文化上,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呼唤改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6
光绪帝时间废除科举制。(其实是慈禧太后废除的,当时光绪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其实被软禁,是个傀儡)。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另一说唐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第2个回答  2015-06-26
隋朝开始,清朝晚期,尤其是到了洋务运动的时候废除的。
第3个回答  2015-06-26
废除科举制到清朝了吧
第4个回答  2016-02-02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