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冬笋到底有什么方法呢?

如题所述

竹笋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脆爽,有山珍的美誉,而且竹笋是不会存在农药污染的隐患,深受民众喜爱,尤其是深藏地下的冬笋。但冬笋的采挖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根据竹农的介绍和总结,总结为三个要点,即远观竹园长势断区域,近看走势定方位,细搜走向挖竹笋,下面给感兴趣的朋友做详细介绍。

要点一:远观竹园长势判断冬笋生长的区域

正常的竹园每亩都会生长有160-200株左右的竹子,林业上称之“立竹度”,也就是每亩株数。竹子通过地下竹鞭蔓延生长,竹鞭上的潜伏芽在条件合适时萌动长出竹笋,但并不是每株竹子每年都会发笋。当某株竹子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充足时,其竹鞭潜伏芽便会萌动长出竹笋,而当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不充足时当年是不会发笋的,需要到次年或第三年在积累养分充足时才会发笋。

所以,当年有笋的竹子一定会郁郁葱葱,生长非常茂盛,竹叶浓密,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竹子的这个特性,远观竹园竹子长势,当发现某处竹子非常茂密,竹叶明显浓绿时,就完全可以确定这片竹园今年发笋多,潜在大量冬笋,肯定可以采挖到冬笋。

要点二:近看竹子走势判断冬笋生长方位

有人说竹子分公母,最下一盘枝是单数的是公竹子,不会长笋,而最下面一盘枝是双数的是母竹,可以长笋,其实这是谬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竹子是没有公母之分的。竹子最下面一盘枝是根据竹园的茂密程度自我整枝枯萎脱落的,与公母无关,竹子也不存在公母之分。

进入长势最茂密的竹园以后,首先要寻找长势最好,竹叶呈浓绿的竹子,这样的竹子一定长有冬笋。然后根据周边竹子分布的疏密,结合竹子枝桠的方向,判断竹鞭的走势,来确定冬笋分布的方位。一般来说,互生的竹枝方向基本就是竹鞭的生长方向,当然也需要与竹子所处的位置土壤条件综合界定。基本可以锁定沿着竹枝所指方向,往土壤深厚肥沃的方向搜索冬笋。

要点三:仔细搜索竹鞭生长方向采挖冬笋

搜索冬笋的具体位置,有经验的竹农也有撒手锏。那就是依据竹枝生长方向,首先用锄头敲击竹根部,竹鞭生长方向的土壤会有明显的震动,以此来帮助确认竹鞭走向,再沿着土壤深厚肥沃的冲击土,使用锄头敲击地表,地下有笋的土壤敲击发出的声音与无笋的土壤明显不同。无笋的会听到正常的回声,有笋的会有空洞疏松的闷声,当然完全掌握这种诀窍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行。有时运气好,竹鞭走向上会有松土隆起,可以直接确定冬笋的位置,快速挖到冬笋。否则,只能按照竹鞭走向试探性采挖,直到挖出冬笋。

自然生长的竹园一般都有大小年之分,当某一年雨水充沛,气候温润,竹子生长非常茂盛,积累的养分较多,某一年便会萌生大量竹笋,称之“大年”,而经历了“大年”,竹子积累的养分耗尽,次年尽管竹子生长正常,肯定很少萌生竹笋,称之“小年”。竹农一般在“大年”多采集竹笋,减少竹子养分消耗,在小年加强抚育施肥,促进竹子生长,来避免大小年的存在,确保竹园稳产丰产。所以,在“大年”采挖冬笋很简单,而在小年挖冬笋就很困难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挖冬笋到底有什么方法呢?

冬笋是一种比较有营养的农作物,由于冬笋生长在地下,比较难以采挖,因此市场上冬笋售价也比较贵。冬笋就是在立冬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竹鞭的侧芽发育而来,冬笋比较鲜嫩,清脆爽口,营养丰富,因此特别是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冬笋生长在地下,我们如何快速地挖出冬笋呢?

挖冬笋的时间上的讲究还是挺多的,“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旺。”这句老话相信很多喜欢采挖冬笋的朋友都是知道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将冬笋的采挖时间的问题,意思是说冬至以前的冬笋一般是不会长成竹子的,只有冬至以后萌发的冬笋才能够长成竹笋。所以我们采挖冬笋的时候最好是在冬至以前进行,这段时间采挖的冬笋不会对竹子的后期生长造成影响。

寻根式挖冬笋。我们在毛竹林里面会发现一些露出来的竹鞭,而一些长比较大而且稍微泛青的竹鞭大多会有冬笋,因此可以沿着这个竹鞭往下挖一段距离,这样也可以找到冬笋。而且挖冬笋要有耐心,一般发现一个小冬笋以后可以再次往附近寻找,很多时候冬笋都是一大堆生长在一个竹鞭上,有可能因此会有意外的收获。

找到竹笋之后就需要寻找竹鞭了,竹鞭的作用主要是繁衍后代的,也是竹笋生长的主要地方。一般情况下竹子最下面的一根枝丫,这根枝丫的生长方向一般和竹鞭的的延长方向一样。一般顺着挖下去就能够找到竹鞭。不过如果为了避免找不到竹鞭可以将竹子下面的土都挖开,然后找到最粗的一根顺着挖下去就能够找到竹笋。

从竹子长势判断。一般生长比较老的竹子冬笋不会太多,而且个头比较小的竹子也不会有冬笋。而我们首先要找一些生长在3~6年左右的竹子来挖,同时这些竹子枝叶比较茂密,而且竹子颜色比较青的,在竹节上环会带有一点黄色的竹子。这种竹子下面的竹鞭上出现的冬笋就会很多,这样寻找更加精准。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竹笋平时生长的方向去寻找。比如挖的时候要从母枝和母根的前方挖屈,同时寻找土壤比较肥沃的地方,向阳的地方挖。

冬笋每年都会有,而且大多数冬笋如果今年没有挖掉,那么它会吸收竹子大量养分,反而会影响竹子的生长,同时到了来年春天冬笋大部分就会死去,因此挖冬笋除了用于食用以外,对于竹子生长反而比较有利。

第2个回答  2021-01-19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山里人来说,每年的大部分经济收入来源于山里。对于南方山区农村来说,竹子就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不仅竹子可以卖,冬天的冬笋和春天的春笋也都可以卖,而且竹林的管理相对轻松,一个农民可以很轻松管理一大片竹林,所以现在很多农村山上都是大片大片的竹林。每年的11月份开始,也就是立冬前后,农民就会上山挖冬笋,立冬前的冬笋不及时挖掉就会烂在土里,而立冬后长的冬笋就是春笋的前期,不挖掉春天长出来就是春笋了。春笋个头大、产量高、但是价格低;而冬笋个头小、产量低、但是价格高,所以冬天及时地挖出冬笋可以有很高的经济收益。冬笋的挖掘也是个技术活,毕竟冬笋在土里,如何才能高效的判断冬笋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不然冬笋挖不到,还会徒劳的白白浪费体力。

一、首先要从看这一片竹子叶子的密度,竹子叶子稠密且中间有黄色叶子(俗称间黄叶),那么这种竹子基本上都是有笋的。正常情况下,竹子越大笋越大,要挖到大笋,还是要挑个大的竹子。

二、观地形,正常情况下凹地雨水聚集丰富,其笋也多一些,大一些。凸得不聚水,相对笋小一些也少一些。

三、查地质,泥土非常坚硬的土质,笋的个头不会大,笋比较浅。泥土松软的土地个头大,但是笋相对较深。

四、找凸起部及裂缝,不会挖笋的人才会照着竹鞭挖根(最笨的方法),会挖的都是找地面起凸或裂缝挖。相对于追鞭那可不是轻松一点点。

五、观竹子年龄,看竹枝定竹鞭走向,这个主要是在凸起部和裂缝都没有找到什么笋的情况下使用,有笋的竹子都是2年以上的竹子。2年的竹子笋离竹子非常近,大概1~1.5远,3年以上的竹子笋在1.5~2.5米左右,越老的竹子笋越远。而竹鞭的走向和第一个竹枝走向相同(有的地方属地势影响会有些偏差),找到竹鞭就可以顺着其走向寻找笋了。

六、找露出地面的竹鞭,找到这种竹鞭,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这个鞭是从哪根子来的,竹子老不老,新竹子笋一般都在靠近竹子的一端,老竹子会在远离竹子的一端。

挖冬笋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今年许多地方是冬笋的大年,笋个比较大,凸起部和裂缝相对于往年更多也更好找一些。冬笋挖得越多,来年的竹子长得更好,我们这有越挖越有之说。喜欢挖冬笋的朋友,还在等什么,带上工具赶紧上山开挖了。

第3个回答  2021-01-18

挖冬笋到底有什么方法呢?

1、全面翻土挖笋:可结合冬季松土进行,细翻30~40厘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伤和折断,翻土时若见有冬笋,则可一次性挖掘。

2、沿鞭翻土挖笋:选择3~4年生的壮龄母竹中枝叶浓密,叶色深绿中带有数片黄叶的孕笋竹(群众称“笋金黄”),在其附近浅挖,待找到黄色或棕色壮鞭后,沿鞭跟踪,发现节上须根发达,再继续向前,竹鞭向下伸的地方,大多可找到冬笋。此外,发现断鞭,附近可找到它的对座笋。

3、开穴挖笋:竹农很有经验,见地表泥土松动或开裂的地方,并且有一个中心,向四周发展的,踏时有松软之感,地下必有冬笋,用锄头挖开即可挖取冬笋。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挖掉冬笋能促进竹鞭上其他笋芽的生长,但挖过冬笋的竹山,春笋的出笋期要推迟10~15天。目前,挖冬笋都在休眠期进行,一次性挖取。但也有分2次挖取的,初冬先挖一次,待进入休眠期再全部挖光。笋用竹山,通常把冬笋挖光,继续促使其他笋芽生长成春笋,故有“挖光冬笋,促发春笋”之说。但是小年竹山一般不挖或少挖冬笋。

挖掘冬笋应注意的问题

1、要做到及时:即看天也就是看温度和看地也就是看土壤肥力。2、凡是初冬温暖的年份可早挖:每株0.25千克就可以挖了。进入休眠状态,笋体小一些也可挖,因冬笋已停生长了。3、肥力不足的笋山,不宜多挖:冬笋挖光了,肥力不足,笋芽分化缺乏条件,第二年春笋数量就会减少。从11月中旬开始对冬笋采收,采用看笋头缝隙等方法,逐笋采收。在春节前后市场冬笋价格最高的时候,采用全面复垦的方法采收冬笋,采收前适当追肥。

但要注意:

①全垦时挖笋不伤鞭,②100~150克(2~3两)以上的冬笋全部采收,③坡度较陡的竹林不可全垦挖笋。

笋用竹林一般除必要留养母竹外,其他竹笋一露土就挖,可以调节养分的分配,促进其他笋芽的萌发,所以出笋率很高,平均每1000平方米都在900株以上,多者可达1600多株,只有少量泥下退笋。在笋用竹林中,时有留养母竹的笋长到2米多高时而败退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养分不足,因此,挖笋后必须尽快施肥,以补充林地的养分。


第4个回答  2021-01-18

冬笋是立冬后的竹笋在地下的笋芽,因为冬笋没有出土,需要从地下采挖,挖出来的冬笋味道非常的鲜嫩。不过冬笋因为在地下所以采挖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冬笋

冬笋的采挖时间:挖冬笋的时间上的讲究还是挺多的,“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旺。”这句老话相信很多喜欢采挖冬笋的朋友都是知道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将冬笋的采挖时间的问题,意思是说冬至以前的冬笋一般是不会长成竹子的,只有冬至以后萌发的冬笋才能够长成竹笋。所以我们采挖冬笋的时候最好是在冬至以前进行,这段时间采挖的冬笋不会对竹子的后期生长造成影响。其实每年的十月份开始冬笋就已经开始生长,并且生长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11月附近的时候采挖冬笋非常适合。

采挖冬笋的方法:想要寻找冬笋首先必须要找能够长出竹笋的竹子,找到竹子之后才能够找到大量的竹笋,一般生长2年到6年左右的壮年期竹子才能够生长出大量的竹笋。处于壮年期的竹子一般竹子的颜色上呈现出青色,有的竹子上的青色当中还会带有黄色,但是不带有白霜和节毛。

冬笋

找到竹子之后紧接着就需要寻找能够生长大量竹笋的母竹,母竹一般下边的竹叶细长,并且竹子的叶尖会有泛黄,这主要是因为母竹子要繁殖竹笋消耗大量养分所导致的。

找到竹笋之后就需要寻找竹鞭了,竹鞭的作用主要是繁衍后代的,也是竹笋生长的主要地方。一般情况下竹子最下面的一根枝丫,这根枝丫的生长方向一般和竹鞭的的延长方向一样。一般顺着挖下去就能够找到竹鞭。不过如果为了避免找不到竹鞭可以将竹子下面的土都挖开,然后找到最粗的一根顺着挖下去就能够找到竹笋。

冬笋

除了根据竹子的生长情况寻找冬笋之外,还能够根据竹林的一些其他情况寻找到竹笋。比如看地面的情况来寻找竹笋,因为竹笋在地下生长的时候一定会不断的膨大,所以地面会发生一定的情况,如果地面出现放射状的裂痕,并且是从一个点开始的蔓延的,这个地方一般都会有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