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外卖骑手不靠APP,那他们是靠什么的?

如题所述

靠手写编码,专送家里的味道

孟买,印度最富裕的城市,也是印度人口密度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印度首都新德里。

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一群头戴白色甘地帽,一身白色棉质印度服装的“外卖”小哥穿梭其中。

他们没有先进的科技,靠着对这个城市的熟悉,骑自行车或赤足行走,将饭菜送到孟买市区白领、学生的手里。

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每月不到500元收入,始终勤勤恳恳,深受客户的信任。

他们就是,印度“外卖骑手”,达巴瓦拉。

达巴瓦拉的诞生

达巴瓦拉,意为“盒饭人”,达巴指“盒饭”,瓦拉是运送货物的人。说达巴瓦拉是外卖骑手其实并不准确,应该称他们为“送饭人”才对。

其实,外卖在印度不是很流行。

一是因为印度人信仰各种宗教,而每种宗教都有各自的饮食限制。比如孟买的穆斯林不吃猪肉;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耆那教不吃任何肉类,甚至连洋葱、土豆、大蒜和胡萝卜都不吃。

二是印度外卖食物既不卫生,价格又贵。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外卖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雇佣达巴瓦拉一个月才15-30元。

另外,在印度,一个已婚男士吃外卖会被人嘲笑,丈夫和妻子都会很没面子。

之所以不在上班的时候带饭,是因为印度高峰期实在是太挤,连一个饭盒都容不下的那种。


孟买市区的房价比较贵,很多上班族只能住在郊区,达巴瓦拉就是将上班族、学生家里做好的饭菜送到工作地点,而且达巴瓦拉的这项服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10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定居在这里的英国人吃不惯印度“咖喱味”的饭菜,一项将午餐从家中直接送至办公室的服务应运而生。

1890年,两名印度人看到了这一商机,组织当地100人开始提供午餐运送服务,这就是达巴瓦拉的雏形。

1930年,非正式的尝试组成“达巴瓦拉”,后来慈善信托在1956年通过注册,使用的名字是“努坛孟买午餐饭盒供应者信托”。

发展至今,达巴瓦拉的规模已有5000多人,每天配送20多万份的午餐。

达巴瓦拉的匠人精神

平时点外卖,哪怕小区是南区还是北区没有写,都可能会被外卖小哥斥责,如果这些外卖小哥到印度送外卖,可能会被“气炸”。

我们的收件地址一般是XX路XX号,印度的收件地址却经常带一些描述性的文字,比如,寺庙后面,猴面包树旁边。

这是因为印度复杂的街道名称。比如,印度的每座城市都有一条叫“圣雄甘地大道”的街道,有些城市甚至有5条同名街道。

有人称,街道更名的频率和印度政府更换官员的频率一样高,而且人们不知道某条街道的正式名称。

想象一下,如果上海有5条南京西路,那会有多“奔溃”。而且这种现象在印度农村更严重,根本没有什么路什么街,走路全凭直觉。

但是达巴瓦拉了解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可能他们一生的工作时间,20岁-60岁,都在某个区域里度过,他们的后代也可能继承父辈的工作继续在这个区域里奔走。

达巴瓦拉的这项工作就像是“家族企业”一样传承着,他们不是一个人的配送,而是一个组织的协同合作。

早上9点,妻子开始为丈夫准备午餐,5000多名达巴瓦拉也开始工作了。

在家中的妻子必须在10点之前把午餐准备好,耽误一分钟都不行。如果妻子连续三次不能按时准备好,达巴瓦拉有权不给该客户配送午餐,并且不用赔偿违约金。

10点,达巴瓦拉从主妇手里接过包装好的午餐,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沿着精心规划好的路程和顺序,半个小时内汇集到火车站。

这里有他们团队的小伙伴进行分类和整理,由下一个达巴瓦拉带上火车,历时一个小时送到孟买市中心。

11点半,团队里另一批小伙伴会按照街区再将餐盒分类,打标记,交给最后一位达巴瓦拉,最终送到客户手中。

这种类似于编码的符号标记,是达巴瓦拉独创的。如下图,餐盒盖子中央的阿拉伯数字3是指目的地车站的编号;左侧的E是指距离客户家最近的车站编码;VLP是孟买郊区的一个地名,即客户家庭住址;9E12是目的地的编码,9是目的地达巴瓦拉的编号,E指建筑的名字,12是指楼层。每种颜色代表孟买不同的区域、街区。单一颜色的代码,则表明是优先派送的业务。

达巴瓦拉在最后里程的配送途中,除了要清晰的记得每个街道、建筑物,还要避免头顶的饭盒被街上的猴子抢走,掌握如何和猴子“斗智斗勇”,保证饭盒完好无缺的前提下要回盒饭,在下午1点前送到每位客户的手里。

在这样的机制下,达巴瓦拉的误时率,每800万份才可能有一次。

据悉,曾经一位达巴瓦拉在送盒饭的过程中,遭遇车祸去世,他的同伴马上补上来,最终只迟到了10分钟。

2005年印度发生大洪灾,2008年发生空袭,达巴瓦拉都能正常运行或者最早恢复。

下午达巴瓦拉把整个流程倒过来,在5点之前,将空饭盒运送回妻子的手中。

就这样达巴瓦拉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每个达巴瓦拉不论作用,每月会得到两千到五千卢比(约186元-465元)。不过达巴瓦拉通过6个月试用期后,便可以入股,参与分红,入股金额为每月工资的10倍。

该不该多给5分钟?

#印度外卖骑手#这一话题在9月9日上了微博热搜,讽刺的是,同天上热搜的还有饿了么的“延迟5分钟”。

饿了么在结算付款的时候增加了一个“我愿意多等 5 分钟 / 10 分钟”的小按钮。如果你不是很着急,可以点一下,多给骑手一点点时间。

有网友称,多等5分钟/10分钟本没有什么,如果平台利用多出来的时间给骑手多派一单,那受损的还是我们。

还有网友说,如果系统综合天气等因素可能导致延迟,就将时间加入配送时间,但约定何时送到就要准点送到,这是契约精神。

不得不说,这届网友很优秀。5分钟/10分钟不是一个简短的时间,而是一个企业的运行效率。

达巴瓦拉的运行模式还被哈佛商学院拿来研究过,这些达巴瓦拉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很多人都没上过学,只有15%上过中学。

他们研究了很多达巴瓦拉内在的商业模式,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成功源于匠人精神。

大多数达巴瓦拉都来自印度一个叫做Warkari的部族。是印度历史上传奇国王King Shivaji麾下将士的后人。他们拥有乐天的传统和虔诚的信仰。在他们的眼中,送餐是为了解决顾客的基本年饭需求,并不仅仅是一份简单工作,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所以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达巴瓦拉罢工的记录。

即使2003年,查尔斯王子造访印度,要见达巴瓦拉,也要提前预约,而且只能在达巴瓦拉的某个送餐汇合的车站简单的会见查尔斯王子,以防影响送餐时间。

达巴瓦拉的午餐配送,现已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多企业也会请达巴瓦拉传授管理经验。BBC还曾制作过一个达巴瓦拉的纪录片——《达巴瓦拉:印度饭盒人的奇迹》。

因为没有人比达巴瓦拉更懂印度的物流,中国的电商和外卖早出印度很多年,却始终打不进印度市场,亚马逊和eBay同样是这样,都只能通过参投印度本土企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5
这些印度的外卖骑手运送的并不是用户在网上的点餐,而是“家的味道”。
每天上午10:00开始,达巴瓦拉会从家庭主妇那里取走餐盒,送往附近火车站,将餐盒进行分拣,并通过非高峰时段的火车送往不同的目的地,到站后,再由达巴瓦拉送往不同的片区,餐盒会在13:00之前送达到每个客户手中。
达巴瓦拉准时高效的关键是一种传统的、独特的手写编码系统:借助不同颜色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编码,可以从餐盒盖子上了解到这份餐应送向何处、送给何人,以及辨认这是谁家的餐盒。
第2个回答  2020-09-15
印度外卖骑手靠是独特的编码系统:借助不同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编码,可以从餐盒盖子了解到这份餐应送向何处、送给何人,以及辨认这是谁家的餐盒。
第3个回答  2020-09-15
印度的高外卖系统骑手名叫“达巴瓦拉”,他们在不借助任何现代科技的前提下,仅依靠5000名送餐员,每天能送出超20万份餐。达巴瓦拉并不运送app上的外卖订单,而是借助不同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编码,从餐盒盖子了解到这份餐应送向何处、送给何人,以及辨认这是谁家的餐盒。
第4个回答  2020-09-15
印度外卖员是靠独特的编码系统。这可以借助不同的数字、字母、符号,来辨认是哪个商家,要送到哪里去,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