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贵义翻译

如题所述

白话释义:

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不如就此停止。”

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一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制止我呢?”

原文: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此文出自战国初期宋国墨子所写的《墨子》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墨子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   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后简略为墨姓。

约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公元前476年),墨氏  喜添贵子,墨子应运而生。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

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在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国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北到郑、卫,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  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说服鲁班而止楚攻宋。墨子多次访问楚国,献书给楚惠王。

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但墨子最终没有接受。后来他又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

墨子以“听我的劝告,按我讲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遭到越王拒绝。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30
 墨子说:“天下万事最足宝贵的是‘义’。现在有人说:‘我可以给你衣服鞋子,但是我要砍下你的手足为我所用(或者束缚你的手足来为我办事),你能答应吗?’这肯定没有人同意的。为什么呢?衣服鞋子没有手足宝贵啊。又有人说:”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但条件是你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会作吗?’你肯定不会做。为什么呢?天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宝贵啊。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的比自身更宝贵。所以说:天下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 
  墨子从鲁国去齐国,和故人相遇,他对墨子说“当今天下没有人行‘义’,而你自己奔走四方,苦苦的宣传‘义’,你一个人不行啊,还是算了吧。”墨子说:“当今天下好比有人在家里,有十个儿子,一个儿子耕田而九个儿子不动,那个耕作的人不可以不更加努力啊。为什么呢?吃饭的人多,种田的人少啊。当今天下都不推行‘仁义’,你应当劝勉我,为什么要阻止我呢?”

本篇各段以语录体形式记述了墨子的一些言论,主要说的还是“义”的问题。墨子提出,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事于义。墨子自己就能够自苦行义。他批评世俗君子,能嘴上道说仁义,实际上却不能实行。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63438.htm

第2个回答  2012-03-06
墨子说:“天下万事最足宝贵的是‘义’。现在有人说:‘我可以给你衣服鞋子,但是我要砍下你的手足为我所用(或者束缚你的手足来为我办事),你能答应吗?’这肯定没有人同意的。为什么呢?衣服鞋子没有手足宝贵啊。又有人说:”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但条件是你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会作吗?’你肯定不会做。为什么呢?天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宝贵啊。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的比自身更宝贵。所以说:天下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 墨子从鲁国去齐国,和故人相遇,他对墨子说“当今天下没有人行‘义’,而你自己奔走四方,苦苦的宣传‘义’,你一个人不行啊,还是算了吧。”墨子说:“当今天下好比有人在家里,有十个儿子,一个儿子耕前而九个儿子不动,那个耕作的人不可以不更加努力啊。为什么呢?吃饭的人多,种田的人少啊。当今天下都部推行‘仁义’,你应当劝勉我,为什么要阻止我呢?” 墨子向北方走要去齐国,经过日者。日者说:“天帝今天在北方杀过黑龙,而先生你穿黑衣服,不能往北走啊。往北会受邪气侵袭,于己不利。”墨子不听,于是往北走,到了淄水旁,没有船就走回来了。日者说:“我就说今天不宜于北行......”墨子说:“南方的人不得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不得到南方去,人穿衣服的颜色有黑也有白,为什么不是都不能来往呢?而且天帝甲乙日在北方杀青龙,丙丁日在南方杀赤龙,庚辛日在西方杀白龙,壬癸日在北方杀黑龙。如果你说的对,是禁止天下壬互相走动。你说的话是要四面塞堵住自己的心,来使天下空虚你的话不对啊。” 墨子说过:“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犹是石也,不可毁也。” 墨子对公良桓子说:“卫国,是小国,地处齐晋两国之间,就好像贫人之家处于富人之家。如果贫人学习富人家对于衣服食物的使用,那么贫家很快就会冻饿而死。现在简子家,装点的大车有数百乘,吃菽粟的马有数百匹,穿锦绣的美女有数百人,如果能取装点大车,喂养马匹与锦绣衣服的钱财用来养士,肯定会超过千人。如果到了患难的时候,让数百人在前,数百人在后,和数百女子在前或者在后,那个更加安全?我以为不如养士安全啊。” 墨子对几个弟子说:“行‘义’不能被人所理解,这不是‘义’理的错误。就像工匠等量画线画歪了,不能说是墨斗的绳子的错误。”(按照我的理解,道理是死的,你用的时候,没有合理的去使用,结果导致砸了自己的脚,你说这道理是石头,没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墨子说:“当今天下的君子,让他取杀一只猪,如果说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就推辞了;但是让他当一国的宰相,虽然说自 己才能有所不及,却去担任了。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难道不是很可笑的吗?” 墨子南游到了楚国,给惠王献书,惠王说自己老了想要推辞。让穆贺去接见墨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听了后很高兴。对墨子说:“你说的话,虽然是很有道理的!可是君王,是天下的大王,难道说‘这卑贱之人说的’,要君王去做吗?”墨子说:“只有君王才能实施啊。譬如草药,是草木一类的东西,天子吃了,是为了治病,难道说是因为是‘草木一类的东西,就不吃他了?”现在农夫把税收交给君王,君王用来酿成酒,做成丰盛的事务,用来祭祀上苍和鬼神,难道会因为是:‘卑贱之人做的’,就不享用了?所以,虽然是地位卑贱的人,上可以比喻成农夫,下可以比喻成药草,难道说还比不上一个草药?古时商汤将要去见伊尹,让彭氏之子来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大王您现在要去哪?’商汤说:‘我去拜访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那个现在地位很卑贱的人,您想要见他,下道召令,他只要听从您的命令就可以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现在有药在你跟前,喝了它的话,耳朵听到的会更加清楚,眼睛看到的会更加清晰,那么我一定要喝了它。现在伊尹在我国,就像是优秀的医生喝有好处的药物。你想不让我见伊尹,是你不想让我好啊。’因此就不让彭氏之子驾车了 墨子说:“凡是言行举止,对于天地,鬼神,百姓有利的就去做;不利于天地,鬼神,百姓有害的就不要去做。凡是言行举止,合乎三代圣王尧,舜,禹,以及商汤,文王,武王的道义的就去做;合乎三代暴君夏桀,商纣,以及周幽王,周厉王的就不要去做。” 墨子说:“能有益于自己行动的话,要经常去想,去说;不能的,就不要经常去想,去说。对于自己行动没有益处的话,经常想,经常说,只不过是图口齿之利罢了."
第3个回答  2010-12-22
墨子说:“天下万事最足宝贵的是‘义’。现在有人说:‘我可以给你衣服鞋子,但是我要砍下你的手足为我所用(或者束缚你的手足来为我办事),你能答应吗?’这肯定没有人同意的。为什么呢?衣服鞋子没有手足宝贵啊。又有人说:”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但条件是你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会作吗?’你肯定不会做。为什么呢?天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宝贵啊。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的比自身更宝贵。所以说:天下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 墨子从鲁国去齐国,喝故人相遇,他对墨子说“当今天下没有人行‘义’,而你自己奔走四方,苦苦的宣传‘义’,你一个人不行啊,还是算了吧。”墨子说:“当今天下好比有人在家里,有十个儿子,一个儿子耕前而九个儿子不动,那个耕作的人不可以不更加努力啊。为什么呢?吃饭的人多,种田的人少啊。当今天下都部推行‘仁义’,你应当劝勉我,为什么要阻止我呢?” 墨子向北方走要去齐国,经过日者。日者说:“天帝今天在北方杀过黑龙,而先生你穿黑衣服,不能往北走啊。往北会受邪气侵袭,于己不利。”墨子不听,于是往北走,到了淄水旁,没有船就走回来了。日者说:“我就说今天不宜于北行......”墨子说:“南方的人不得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不得到南方去,人穿衣服的颜色有黑也有白,为什么不是都不能来往呢?而且天帝甲乙日在北方杀青龙,丙丁日在南方杀赤龙,庚辛日在西方杀白龙,壬癸日在北方杀黑龙。如果你说的对,是禁止天下壬互相走动。你说的话是要四面塞堵住自己的心,来使天下空虚你的话不对啊。” 墨子说过:“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犹是石也,不可毁也。” 墨子对公良桓子说:“卫国,是小国,地处齐晋两国之间,就好像贫人之家处于富人之家。如果贫人学习富人家对于衣服食物的使用,那么贫家很快就会冻饿而死。现在简子家,装点的大车有数百乘,吃菽粟的马有数百匹,穿锦绣的美女有数百人,如果能取装点大车,喂养马匹与锦绣衣服的钱财用来养士,肯定会超过千人。如果到了患难的时候,让数百人在前,数百人在后,和数百女子在前或者在后,那个更加安全?我以为不如养士安全啊。” 墨子对几个弟子说:“行‘义’不能被人所理解,这不是‘义’理的错误。就像工匠等量画线画歪了,不能说是墨斗的绳子的错误。”(按照我的理解,道理是死的,你用的时候,没有合理的去使用,结果导致砸了自己的脚,你说这道理是石头,没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墨子说:“当今天下的君子,让他取杀一只猪,如果说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就推辞了;但是让他当一国的宰相,虽然说自 己才能有所不及,却去担任了。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难道不是很可笑的吗?” 墨子南游到了楚国,给惠王献书,惠王说自己老了想要推辞。让穆贺去接见墨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听了后很高兴。对墨子说:“你说的话,虽然是很有道理的!可是君王,是天下的大王,难道说‘这卑贱之人说的’,要君王去做吗?”墨子说:“只有君王才能实施啊。譬如草药,是草木一类的东西,天子吃了,是为了治病,难道说是因为是‘草木一类的东西,就不吃他了?”现在农夫把税收交给君王,君王用来酿成酒,做成丰盛的事务,用来祭祀上苍和鬼神,难道会因为是:‘卑贱之人做的’,就不享用了?所以,虽然是地位卑贱的人,上可以比喻成农夫,下可以比喻成药草,难道说还比不上一个草药?古时商汤将要去见伊尹,让彭氏之子来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大王您现在要去哪?’商汤说:‘我去拜访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那个现在地位很卑贱的人,您想要见他,下道召令,他只要听从您的命令就可以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现在有药在你跟前,喝了它的话,耳朵听到的会更加清楚,眼睛看到的会更加清晰,那么我一定要喝了它。现在伊尹在我国,就像是优秀的医生喝有好处的药物。你想不让我见伊尹,是你不想让我好啊。’因此就不让彭氏之子驾车了 墨子说:“凡是言行举止,对于天地,鬼神,百姓有利的就去做;不利于天地,鬼神,百姓有害的就不要去做。凡是言行举止,合乎三代圣王尧,舜,禹,以及商汤,文王,武王的道义的就去做;合乎三代暴君夏桀,商纣,以及周幽王,周厉王的就不要去做。” 墨子说:“能有益于自己行动的话,要经常去想,去说;不能的,就不要经常去想,去说。对于自己行动没有益处的话,经常想,经常说,只不过是图口齿之利罢了。”
第4个回答  2010-12-29
墨子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又说:‘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