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简答题

一、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 P12活动1、2
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二、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 P14活动 2
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西藏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类似这种的题目
类似这种的题目

八下地理活动题答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P3活动:
1、(1)山区和平原: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 (2)林区和农耕区:植被特点和地形特点。
2、第1、2位编码表示省、市、自治区。例如山东省---“25”;第3、4位编码表示邮区及县、市邮局。第5、6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P5活动:
1、图5.4中的界线A与图5.5中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有相似性。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1)0℃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3)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4)秦岭----淮河大体一致。
3、图5.4中的界线C与图5.8中的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高低)因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P8活动:
2、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原因:气温
归纳共同的影响因素------气候
河流流量 北方:小 南方:大
主要原因:降水
P10活动:
3、因为北方冬季寒冷且时间长,所以寒假时间长。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所以暑假长,而寒假时间短。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P12活动:
1、按照因果关系组合为: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2、图5.16中的三种景观从东向西排列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P14活动:
1、(1)拉萨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成都。(2)两地的气温差异:拉萨冬季寒冷,气温在0℃以下,夏季凉爽。成都冬季温和,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主要原因是拉萨地势(海拔)高,成都地势(海拔)低。
2、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太阳辐射强且日照时间长。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多山地冰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P16活动:
1、(1)内蒙古:广阔、平坦的温带草原牧场。青藏地区:寒冷的高寒牧场。(2)主要原因—内蒙古:地形为内蒙古高原,较为平坦,降水较多,形成广阔的温带草原。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形成高寒草原牧场。 2、自然条件:降水较少,多风,地形平坦,草原广布。生活方式:牧区居民多为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所以民居多为易拆建的蒙古包(毡房)。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P19活动:
1、⑴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面伸向渤海。
⑵ 北京的地理位置优点表现为:从纬度位置看北京位于400N,属暖温带,气候温暖适宜,从海陆位置看,北京背山面海,海陆交通便利,北京周围有丰富的物产和能源,它是我国对外联系、对外发展的窗口。
2、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体现在:北京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有各类博物馆和许多国家级艺术团体及体育场馆,且数量多、密度大,这些都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团体。 P23活动:
1、(1)北京城城址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的轮廓由矩形(或正方形)变成凸形,城址有所迁移。。(2)位置向北、向东拓展。逐渐靠近水源,无论怎么迁移,目的都是寻找水源更为丰富的地区。
2、对于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两种意见,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限制旅游者的数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旅游者的负担,使部分旅游者不能及时参观旅游,这样会影响游客的旅游热情。后两种意见即提倡文明、环保行为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是很必要的,这将有利于保护文物古迹,可以给予肯定。
P26活动:
1、现代化城市应具有发达便利的交通运输设施,便捷的信息传输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方便的购物场所、齐全的文体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条件等等。
2、(1)第一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即拆除四合院修建楼房和完全保留四合院和胡同,不建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它们即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也不利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第二种观点比较可行。(2)正确的做法是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北京保留特有的古城风貌,又不影响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