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要攻打孙吴?

如题所述

如果有人谈起三国时代的政治格局的话,一定会说孙刘两家联合拒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特点。
  按照传统说法,孙刘两家相对较弱的政治集团,为了共同抵抗曹魏,联合起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孙刘联盟也成为古今中外最为著名的联盟之一。
  孙刘联盟的名气虽然很大,但事实上孙刘两家从未真正结盟。
  这个论断听起来有点不着边际,但事实却是如此。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一、命运的安排
  我们常常说“造化弄人”,其实一点不假。孙刘之间本来素无瓜葛。
  刘备成名前一直在河北保定一带织席贩履,从事一些简单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后来参加了针对黄巾起义的平叛工作。从“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始,到成为自立一方的霸主为止,刘备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今天的河北、河南和江苏一带。而孙权久居江东,是长江中下游的“坐地户”,两人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并无接触。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着诈称百万,实际上只有八十三万的大军南侵,为刘备和孙权的接触提供了平台。
  刘备从新野后撤,在诸葛亮的引见和鲁肃的支持下,与孙权走到了一起。从那一年开始,孙权、刘备两大政治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了长达六、七十年。
  孙、刘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刘备南渡长江到关羽荆州败亡为止,这段时间是刘备依附孙权时期;第二阶段从蜀汉失荆州开始到邓芝出使东吴为止,这段时间是孙权矛盾的激化时期和对立时期;第三阶段从邓芝出使东吴开始到蜀汉政权覆灭为止,是蜀汉关系的缓和时期。
  虽然时期不同,但总体内容是相同的,即:争斗是主线,妥协是陪衬,联合是幌子。
  二、孙氏集团的分公司
  赤壁大战前,如果说孙权、刘表这样的地方军阀是省级规模,那么刘备的势力充其量也就是个县级市的水平。当时刘备客居新野,能有多少部队呢?大家不用翻史书闭着眼睛想想就能知道,一个县城是养不了多少军队的。
  退入吴境后,孙权询问诸葛亮兵力情况,诸葛亮回答道:“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是说目前我们从长坂退下来的部队加上关羽未受损失的部队有一万人,如果连刘琦的部队加在一起一共有两万人。由于当时刘备急于同孙权联合,怕孙权轻视,诸葛亮所说的两万人里估计也有很多虚报的成份。
  当时孙权的兵力有多少呢,史书上没说,只说了周瑜请调了三万精兵与曹操隔江对峙。显然三万人绝不是孙权的家底。孙权不可能为了在赤壁一带防御曹操,而把长江下游的边防部队全部抽调过来。
  根据我们现在的判断,孙权的实力应该是和刘表不相上下。因为如果孙权和刘表力量悬殊的话,孙权可能早就被刘表吃掉了。《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
  是说: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得到了刘表原来苦心经营的数十万人马。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出,孙权当时的兵力大约也有几十万人。
  在这个世界上,实力是最终的话语权。从当时的实力对比看,刘备和孙权根本就没有能力谈联合,而仅仅是依附孙权而已,刘备不过是在孙氏集团里开了一家财务独立核算的分公司而已。
  如果当时孙刘两家那样的联合方式叫结盟,那么,刘备依附曹操、袁绍和刘表时,是否也能叫曹刘联盟、袁刘联盟和刘氏联盟呢?
  显然不行。孙权联盟其实是只不过是刘备自吹自擂的结果,其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抬高自己罢了。
  刘备在孙权手下开立分号的期间里,虽然孙刘两家共同面临北方的强敌,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
  我们前面讲过,孙权收容刘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编这支队伍,所以“进妹固好”,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而且从《庞统传》和《周瑜传》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孙权当时是想将刘备扣留在东吴,并将刘、关、飞三人分开,分而治之的。
  而刘备呢?一方面与孙权争抢荆州,另一面当东吴想借道荆州进攻益州的时候,又百般阻挠,使其不得过界。
  这期间爆发了建安二十年的孙刘冲突:孙权派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出川进攻公安、益阳,复夺荆州。
  古今中外,我们没见过哪个联盟之间动不动就兵戎相见的。所以,我们认为,在孙权和刘备关系最为密切的阶段都是不存在结盟的关系。
  三、明争暗斗,曹孙联手
  从建安二十三年开始,在以后的四年时间里,孙刘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先后爆发了荆州战役和夷陵大战,这是孙、刘关系的第二阶段。这期间孙权向曹家把持的所谓大汉中央政府投降,成功实现曹孙联手。
  孙权向曹魏投降的目的是准备与刘备放手一搏,将刘备的势力全部赶出荆州。此时,天下最大的矛盾恐怕就是孙刘矛盾了,曹刘矛盾和曹孙矛盾反到成了次要矛盾。
  如果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前期基础,那么夷陵之战则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后期格局。经过赤壁一战,曹操再不敢轻易渡江南下,经过夷陵大战,刘备计划先取江南,后再北伐的梦想彻底成空,自此,蜀汉政权不得不龟缩于西南一隅,再无暇东顾。
  两次大战是明争,此外还有暗斗。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於吴。权复以璋子阐为益州刺史,处交、益界首。丞相诸葛亮平南土,阐还吴,为御史中丞。”
  这段话里说了两件事。一件是:刘备夺了益州后,将益州原来的一把手刘璋当作交流干部交流到了公安,公安就是原来的油江口,也就是后来的武昌。当时关羽镇守着荆州,后来孙权杀死关羽后,封刘璋为益州牧。等于刘璋在东吴境内组织了一个流亡政府,企图以荆州为据点,对西川进行复辟活动。
  另一件事是:刘璋死后不久,南中的雍闿发动叛乱,投降东吴。孙权让刘璋的儿子刘阐任益州刺史,办事处设在交趾和益州的边界地区,准备从南面反攻西川。等到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刘阐才回到了东吴本土,担任了东吴的御史中丞。
  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蜀汉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实质。因为民族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民族问题,包括我们今天也是一样。民族问题中往往混杂着各种各样的国际政治关系,而且国际政治关系往往在其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东吴是蜀汉西南民族问题的幕后黑手和总策源地,所以蜀汉的西南一直就没有消停过。
  四、没人相信的联盟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在诸葛亮的推动下,蜀吴之间开始着手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实现双边关系的正常化。蜀国通过邓芝、陈震的外交工作,缔结了和平条约。
  但关系正常化绝不是结盟。
  当时孙权与刘禅约定吴蜀政权两分天下,约定以函谷关为界,东部豫、青、徐、幽四州属吴;西部兖、冀、并、凉四州属蜀,并发表盟约。刘禅还把两个儿子的封号改了:把鲁王刘永改为封甘陵王,把梁王刘理改封为安平王,主要是因为鲁、梁都在吴国的分界区内。
  但这些都是假相,因为无论蜀汉,还是东吴,大约从来都没人相信过孙刘联盟真的存在。
  第一,如果是真正的结盟,应该由双方元首会盟,无法实现元首峰会的,也应该互派质子,以表示彼此的诚意。可是蜀吴之间的结盟既没有举行元首峰会,也没有互派质子,因此,结盟的真实性不言而喻。
  第二,双方都想独霸天下,对于结盟根本没有正确认识。
  邓芝在第二次出使东吴时,孙权和邓芝曾经有过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孙权说,如果吴蜀两国分治天下,老百姓过太平盛世的生活不是天下最大的好事吗?
  邓芝回答则说,大王您说错了,天无二日,土无二主,等咱们吞并魏国之后,吴蜀的君主会各修德政,大臣将各自尽忠,将士们也将提起战鼓,奔赴战场,那时候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
  邓芝一句话把“孙刘联盟”最本质的东西说出来了。双方谁也没有把对方当成朋友,而是当成了对手,所谓的结盟只不过是吴蜀在面对曹魏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采取的一个权宜之计罢了。
  对于邓芝的说法,孙权也十分认同。孙权听完邓芝的话后不但不恼怒,反面大笑说,人们常说的坦诚相待,指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呀!
  孙权的话说明东吴的想法和西蜀的想法是一致的。双方从一开就互不信任,并且,这种不信任一直贯穿始终。以后,双方不信任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
  《三国志·蜀汉·蒋琬》中曾经记载:大将军蒋琬就关于北伐的事情在向刘禅的上疏中提到:“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
  蒋琬是说:我们曾多次约东吴一同北伐,但东吴接连爽约。
  等到东吴的赤乌七年,步骘、朱然向孙权上疏:从蜀国回来的人说,都说西蜀要背盟,打算与曹通好,建造船只,修缮城防。并且蒋琬听说司马懿南下,不但不出兵乘虚北伐,反而从汉中向成都收缩,蜀国和我们反目的事情已成定局,希望我国要多加提防。
  后来,步骘、朱然的提案被孙权否决了,并且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蜀魏联手的事完全是捕风捉影,但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东吴对孙刘联盟的态度。
  再后来,钟会、邓艾进攻西蜀,西蜀战败。东吴听到蜀国战败的消息,起兵西上,以救援的名义想要进攻巴东。巴东太守罗宪对东吴背信弃义的行为进行了强烈遣责,说:“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徼其利,背盟违约。且汉已亡,吴何得久,宁能为吴降虏乎!”(《襄阳记》)
  罗宪的意思是说:吴蜀互为盟友,现在蜀国遇到困难,你们不但不进行帮助,反而趁火打劫,现在我们大汉政权没有了,你们东吴也挺不了多久,你们难道以为我们会投降东吴吗?
  罗宪对于东吴的进攻进行了誓死抵抗,最后投降晋国。
  看过了这些故事,我们可以说,所谓的孙刘联盟,与其说是糊弄对方,还不如说是糊弄自己。魏国(或叫晋国)正是看透了所谓孙刘联盟的虚弱的本质,才大胆地分头用兵,最终将其各个击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19
东吴孙权占领了荆州,破坏了

战略(《
》说“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西通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险塞,
,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暗弱,
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
之众出于
,百姓孰敢不
,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使刘备不具备统一的条件,刘备若想灭
或者灭
,依照《
》来说,他都必须夺回荆州,否则他只能依靠
割据一方。刘备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帝业,还是报
,他都必须夺回荆州,但是由于他过于急切的想夺回荆州,在
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刘备就匆忙发兵了。并且他二弟被陆逊所杀害,败走麦城,所以他要攻打孙吴
第2个回答  2014-05-20
他要占领哈尔滨至黑河铁路干线
第3个回答  2014-05-20
打不过曹操,也没有理由打,古代讲究师出有名。恰孙权把关羽的头砍了,正好报仇实处有名
第4个回答  2014-05-19
是为了夺回荆州,在战略上与曹操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