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在平时的生活中,会出现脚后跟疼的现象有很多,那么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脚后跟疼?脚后跟疼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疗的吗?如何预防和治愈脚后跟疼?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1.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动导致的骨质增生。即“骨刺”,就是导致脚后跟疼的原因之一。当“骨刺”长时间存在,且长“骨刺”的跟骨长时间负重或负重过大,引起部分充血和发作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足跟才会痛。

2.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3.跟垫痛

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当体重,严峻时可构成瘢痕及钙质堆积,引起足跟痛。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构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能够吸收振动。

4.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5.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痛苦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一起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天然消失。

6.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

7.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8.足弓结构发育异常

高弓足、扁平足或内翻足等发育异常。

9.跟腱炎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脚后跟疼怎么办

1.有些硬的皮鞋之类会形成脚后跟疼痛。这时候换一双稍微软一点的鞋子穿(可是不要穿很软的那种布鞋,建议穿休闲鞋),或许在硬鞋底下加上一副软一点有弹性的鞋垫,走路时尽量挑选走平坦的水泥路或石板路,少走高低不平的泥土路和很软的草坪。

2.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在热水中加大概二十毫升的醋,在泡脚的同时按摩脚底,疏通经脉,而且在平时注意对脚部保温,穿质量好一点的袜子,尤其是晚上睡觉要将脚包好,或者用暖脚袋。

3.肾有毛病也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补肾对治疗脚后跟疼痛也有帮助,平常可以吃一些芝麻核桃粉、牛骨羊骨、海鲜类(甲鱼、虾子、干贝、海带等)、莲子粥、阿胶等补肾的食物。

4.多喝牛奶豆浆等补钙,平常多做一些脚部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竞走,推荐最好的运动是竞走,然后还要每天拉一拉腿脚的韧带,做一些压腿伸展运动,注意体重不要超标。

5.如果是由于骨质增生骨刺出现的脚后跟疼痛,那么需要到医院去治疗,普通的可以通过针灸和拔火罐治疗,骨刺严重的需要开刀治疗。

如何预防和治愈脚后跟疼

第一: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使用海绵跟垫,减轻足跟。

第二: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第三: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第四: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第五:患者也可以用,足跟痛安康.膏治疗直至康复。

总结:通过上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导致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足跟骨刺,可能是跟骨后滑囊炎,也可能是跟骨骨突炎等。总之选择一双好的鞋子是非常的关键的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朋友的了足跟痛的毛病,现在一直在治疗,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脚踏实地”咋就这么难。“医生,我最近走几步路就脚后跟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右脚跟总是痛,特别是早晨起床下地时,活动一会又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啊”“以前逛街能逛一下午,现在逛一会就会出现脚后跟痛,这是什么原因?”这都是我的痛,患者经常提问的问题,下面就让小编来一一回答吧!

那么究竟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

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脚后跟疼,那是长了“骨刺”吧?「脚后跟里有一根刺戳在肉里当然疼啊!其实,很多时候骨刺是被冤枉的。

「骨刺」只是通俗的叫法,它的医学名称叫「骨赘」,很多人认为骨赘有害无利,一旦发现就应立即去除。实际上它对人体是有一定好处的,它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比如,有的患者长期腰痛,几年后腰痛好转了,结果拍片发现腰椎长了骨赘,增加了腰椎的稳定性。因此不要太介意骨赘的存在,它的出现只能说明「组织需要它」。

追本溯源,有问题的是需要它的「组织」,比如脚后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脚后跟疼?

小编通过请教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专家,为大家简单介绍,其实脚后跟疼的原因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可能引起脚后跟的原因:跖筋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腱炎、跟骨骨内压增高症、跟腱断裂、跟骨骨刺、骨肿瘤、滑囊炎、跟骨骨折、应力性骨折……

原因这么多,但是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炎」。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炎症”。可是,我的脚又没有伤口,怎么会有炎症呢?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为大家分析,这里的炎症指的是“无菌性炎症”,多见于慢性劳损、运动损伤等,和我们日常认识的细菌感染不一样。比如,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足跟着地站立时,足跟出现疼痛的人,大部分是因足底筋膜炎导致的;8~12岁的男孩脚后跟疼,多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跟骨骨突炎;

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脚后跟疼,多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跟骨后滑囊炎,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伴有压痛;经常逛街一整天,过度疲劳也会引发脚后跟疼。

脚后跟痛该怎么办?

脚后跟痛首先要到医院确诊,没有确诊盲目的进行处理肯定是不行的。不对症下药,治疗无异于缘木求鱼。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建议大家在脚后跟疼痛严重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如果确诊是由于无菌性炎症疾病导致的,那就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仅仅是由于过度使用脚导致的,那你不妨试试多休息、减少负重运动、换双合适的鞋或鞋垫、使用冷敷和热敷、控制自身体重、消炎镇痛药等方式。

脚后跟痛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也都经历过,一般来说适当休息都能很快恢复。在此,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专家提醒大家,如果通过以上处理,你的脚跟疼没有缓解甚至有加重,那就赶紧找医生吧。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局部封闭或者手术等。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康复理疗科,拥有临床经验几十年的专家坐诊,针对疗脚后跟痛采用冲击波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患者满意度高,得到广泛赞誉。此外,国际医疗部最新引进的专利技术——药物渗透疗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透药速度快,药物利用率高,无毒副作用,随治随走,一次治疗就能收获明显的治疗效果,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医生,我最近走几步路就脚后跟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右脚跟总是痛,特别是早晨起床下地时,活动一会又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以前逛街能逛一下午,现在逛一会就会出现脚后跟痛,这是什么原因?”

……

那么究竟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

又该如何处理呢?

脚后跟痛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脚后跟痛的原因有很多,不过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炎症”,这里的炎症指的是“无菌性炎症”。

1.1、跟骨骨刺

09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1.2、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1.3、足底部筋膜炎

足底部筋膜炎引起的脚跟痛很常见。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足跟着地站立时,足跟出现疼痛。刚行走时疼痛加剧,走几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距离或站立时间的增加,疼痛又会加剧。

1.4、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

1.5、跟骨后滑囊炎

一些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1.6、过度使用脚部

过度疲劳也会导致脚后跟痛,例如一些人逛街一逛就是一天,这样过度使用脚部很容易引起脚后跟痛,况且还有一些鞋子不合适的,更会加重这种疼痛。

wanjyybz

脚后跟痛该怎么办?

脚后跟痛首先要到医院去确诊,对症下药,没有确诊盲目的去处理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确诊是由于无菌性炎症疾病导致的,那就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但如果仅仅是由于过度使用脚导致的,那你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2.1、换用合脚的运动鞋

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可以有效的减轻自身体重对脚后跟产生的压力,可以买双专用足跟垫,垫高脚后跟,让周围肌肉和韧带放松,疼痛也能缓解。

2.2、控制自身体重

如果身体比较胖的话,那你就要注意控制一下自身的体重了。而且要尽量避免负重,减少重量对脚后跟的冲击。

2.3、定期按摩足部

足部按摩有谷阳根气,疏通经络,调节自律神经的功能。通过足部表面的施加压力,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畅通。

2.4、劳逸结合

脚后跟痛除了要避免负重之外,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的站立或者运动,要给脚跟部缓解疲劳的时间。

2.5、冷敷热敷

剧烈运动或运动损伤后及时冷敷,恢复期(受伤后48小时)适当的热敷,又能有效地缓解疲劳,降低疼痛的程度。

2.6、坚持锻炼

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但是不要在坚硬的地面上,可以在松软的地面上,例如:赤脚在沙地上、橡胶跑道等。

2.7、温水泡脚

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脚后跟痛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也都经历过,一般来说适当休息都能很快恢复。脚后跟的疼痛也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的药物,如塞来昔布、芬必得等.

第3个回答  2020-02-22
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另外,现在认为一般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
介绍几则成功治疗“脚跟痛”的秘方:
1)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2)用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
3)取复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
4)用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适量。前三味共研细未,调拌白酒,外敷贴患处。
6)用白芍药30克、怀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钟后加入白酒及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7日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种,平时注意保暖可以热敷或用热水泡脚,也可能是站的姿势不对引起的。如果站立时把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就会引起脚后跟疼。
建议去拍一张片子,如果拍片有增生,那么就是因为增生引起的疼痛,越来越痛,有可能骨刺增大吧。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你介绍一个成功治愈“脚后跟痛”的秘方:
用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3--5次后可见效。
第4个回答  2019-01-19
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另外,现在认为一般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
介绍几则成功治疗“脚跟痛”的秘方:
1)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2)用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
3)取复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
4)用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适量。前三味共研细未,调拌白酒,外敷贴患处。
6)用白芍药30克、怀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钟后加入白酒及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7日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种,平时注意保暖可以热敷或用热水泡脚,也可能是站的姿势不对引起的。如果站立时把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就会引起脚后跟疼。
建议去拍一张片子,如果拍片有增生,那么就是因为增生引起的疼痛,越来越痛,有可能骨刺增大吧。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你介绍一个成功治愈“脚后跟痛”的秘方:
用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3--5次后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