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轮胎规格一样宽度会不一样呢

前几天因为一个边上破了,因为买不带一样的胎 就是买了个米其林的 ,但是买回来装上后就发现,大家都是225 45 R17的 轮胎,我原车固特异的就比米其林的宽啊?

不会的。特别是不同厂家的轮胎,即使是同种规格,也会存在外直径和断面宽度上的差异。因为每个厂家都有自己在轮胎上设计的理念。

胎压可保持在2.4-2.5胎压。每天上车前,绕车一圈目测,看看有没有空气不足的情况。最好配置一个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来帮助监测实时轮胎压力。原车没配备的话,每家店都买内置或者外置的,回来装。一旦胎压过低,及时充气。

轮胎的换位也很重要。一般在2-4万公里远的时候需要换胎。同时检查四轮定位和动力平衡需要100-150元左右,可以有效避免某轮胎过度磨损的问题。注意轮胎花纹的磨损程度。一般胎面磨损只有2mm的情况下需要换胎。米其林、固特异、倍耐力、邓禄普和韩泰都是大牌轮胎。



轮胎的规格如下图所示:

有很多的表示方式,而市面上一般较常见的有四种,英制,德制,公制及美制,我们就以次四种略加说明。英制的规格为英国过去的附庸国家所采用,单位采英寸。如 4.00 H 18 4PR ,即表示宽4英寸,适用210KM/H以下的时速,轮胎钢圈直径为18英寸,4线层强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型号都是205/55R16的,对比大小差了一大截怎么回事

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这种现象。其实,好多轮胎,特别是不同厂家的轮胎,即使是同种规格,也会存在外直径和断面宽度上的差异。因为每个厂家都有自己在轮胎上设计的理念。假如说A厂家对这款轮胎设计的理念是抓地力好,他就会在设计的时候让轮胎的断面宽度大一些,但是也是在标准之内。

就拿205/55R16这个型号来说,标准范围内的断面宽度最大和最小值差不多差了18mm。

所以说轮胎一般都是没问题的,只是在性能上有所侧重。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更换轮胎的时候尽量不要混搭,因为前面提到了,不同厂家的轮胎即使规格相同,他的尺寸也是有差异的,而且侧重的性能也是不同的。

为什么不同配置的轮胎会不一样?

其实,同一款车型,不同版本除了配置不一样,轮胎和轮圈的尺寸、型号乃至样式也是不一样的,轮圈和轮胎也是区分配置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普遍,譬如说,而高配车型的轮胎和轮圈也往往比低配的要大一号。

哪怕是同样尺寸的车轮,不同配置的情况下,有时候也会配置样式完全不同的轮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你猜出来了吗?很简单,一个首要的原因就是外观!

没错,正如你视觉上看到的那样,大尺寸的轮辋,看起来肯定是更加大气醒目的,搭配上车体,不但让整台车看上去更加低矮,增加整台车的运动感,而且更大号的轮圈对应的轮圈辐条也更长,显得更有视觉张力,让整台车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更出色的外观,对买家的吸引力自然也更高,这是毋容置疑的,厂家自然希望通过拉开视觉上的差别,诱导大家购买利润更高的中高配车型。

当然,成本不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虽然同一款车的不同配置车型轮圈不一样,但是由于大家都是同样的车身,轮拱大小一样,所以彼此之间的车轮直径是相差不大的。

这就导致了越大的轮圈,搭配的也是扁平率更高、运动性能更好的轮胎,轮胎的成本也就不一样了。

而更大的轮圈,用料更多,而且为了追求更好看的效果,会用上更复杂的工艺,自身的成本也就水涨船高。

比如说,一些车型的中高配,会在轮圈上用上双色设计,自然工艺也更复杂了。

另外,有时候哪怕是同样的配置,也会配置不同品牌的轮胎。这种情况就基本多数是因为供货的问题了。

因为某款车型的某个配置比较热销,需要的轮胎供货量也比较大,为了保证供货,有时候会选择几个不同的轮胎供应商,让它们给同一个配置车型供应同样尺寸规格的轮胎。

只要通过了生产厂商的测试标准,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差别的话就可以同时用上。

当然,同一台车上的四条轮胎肯定都是同品牌的,只是同款配置的不同车辆才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差异。

越高的配置轮胎就一定越好吗??

首先,中高配和低配车型之间,除了轮圈尺寸越大,车轮的宽度也会有差别。

高配车型的胎宽会更大,自然与路面接触面积增大,抓地力更强,操控性和安全性就更好。而且轮胎的缓冲作用减小,更多的冲击力由减震器承担,对路面的感知能力更强。

另外,更大的轮圈也有安装更大刹车盘的空间,制动性能也更好。

另外,有些汽车由于自身机械的原因,前后轮胎尺寸也会不一样。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后轮驱动的豪华车或者跑车。更大更宽的后轮,有利于提高驱动轮的抓地力,轮胎不容易打滑,不容易浪费动力。

不过,车轮或者轮圈,就一定是越大越好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同样的车轮大小,使用更大轮圈的话,扁平比降低,轮胎就会变薄,缓冲、减震的能力有所降低,舒适性也会变差。

更大的轮圈,也会增加和马路牙子剐蹭时划伤轮圈的风险。而且中低配的车轮,大多配的是节能、静音的轮胎,油耗会更低一些;

而高配车型往往配的是抓地更强的轮胎,油耗也会相应增加,而且更换轮胎时价格也略高。

这也是大尺寸轮胎大多安装在高端车或者高配车型里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3-09-16
轮胎类型:条纹轮胎轮胎种类:3种前胎宽度:305~355mm后胎宽度:365~380mm前胎胎面:最大270mm干胎条纹:纵向四条条纹深度:最小2.5mm一,轮胎简介  轮胎是负责将引擎动力作用到路面的直接介质,因此如果赛车缺乏性能优越的轮胎,动力再强也无法转化为速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轮胎与底盘、空气动力学和引擎并称为决定赛车性能的四大因素。轮胎的发展早在F1诞生之前,但是在陆地上,没有任何车辆对轮胎性能的要求像F1这样苛刻,F1轮胎科学也因此变得高深莫测  二,轮胎分类及其学问(含相关技术规则)  1,干地胎  a:尺寸  米其林的干燥赛道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的直径为660毫米,宽度为380毫米(前轮355毫米)。按照规则的要求,轮胎胎面上需要有四条纵向的凹槽。这四条凹槽的深度最少为2.5毫米,对称分布在胎面上,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  b:性能   带有凹槽的干地胎性能关键在于其尺寸、配方、构造、赛道情况以及底盘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整个赛季中的19场比赛中,这些因素不断地发生变化。 每个车队可以在星期五的自由练习中使用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然后,车手要在这两套轮胎中选择一套在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使用。修订后的2005赛季比赛规则要求车手在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使用相同的四条轮胎。因此,对一套F1赛车轮胎的里程寿命的要求是超过300公里(大约185英里)。  c:配方   根据每一个赛道的特点,轮胎的配方可能会比较软或者比较硬。每场比赛所使用的轮胎成分差别很大。而随着赛季的推进,轮胎的制造工艺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轮胎的外框是尼龙和聚酯纤维的复杂编织物。它必须能够提供极大的硬度,才能经受住巨大的空气动力学负荷(在250km/h时超过一吨的下压力)、极大的纵向(5g)和横向(4g)拉力,以及时常发生的赛道边缘的撞击。  d:温度   一条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在接近100摄氏度使用温度的时候能达到最佳性能。在理论上,热度应该平均地分布在胎肩、中央和胎面里。而且,分布在底盘前后左右的温度也应该是平均的。如果后部过热,赛车就有可能会对方向盘的动作反映过度。如果前轮过热,赛车对方向盘的动作反应将变得迟缓。  e:规则   在每个比赛周末中,车手只能使用16条轮胎,即四套类型相同的轮胎。  2,雨胎 — 劈开路面的积水  对于米其林来说,跟上湿地胎的发展趋势是很重要的。有时候,车手们不得不依靠一些人工手段—例如使用带有排水管的车辆等方法—才能测试最新开发出来的技术。   a:定义   雨天赛车轮胎必须要能够排开进入到轮胎的接地面和赛道之间的积水。如果雨水太多,轮胎则可能因完全失去抓地力而打滑。在2005赛季中,规则允许车队在每站比赛中使用一种湿地胎和一种“最大湿度”的超湿地胎。只有当赛事总监宣布赛道比赛条件为湿地时,车手们才能够使用湿地胎。只有当赛事总监宣布天气条件明显恶化时,才能够使用“最大湿度”的超湿地胎。  b:规则   在每站比赛之前,车队必须向一级方程式赛事的主管机构国际汽联(FIA)的技术总监提交将要使用的赛车轮胎的全部技术图纸。每位车手在每个比赛周末中只能使用28条雨胎——16条湿地胎和12条“最大湿度”的湿地胎。  c:排水系统   一条雨胎在每秒能排出数十升的积水。因为在潮湿的路面上比赛时,赛道的表面温度较低,所以雨胎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在干燥赛道比赛所使用的轮胎—通常是30摄氏度到50摄氏度。为了增加赛车底盘的离地距离,它比干地胎的直径稍宽。  三,与轮胎相关的数据  10公斤  一条前轮轮胎的重量。  12公斤  一条后轮轮胎的重量。  1.2 / 1.3巴  为了提高抓地力,F1轮胎充气气压相对较低,以便让轮胎表面与赛道有最大的接触面积。  150  在制造一条F1轮胎时需要使用150种不同的原料,其中包括橡胶(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苯乙烯丁酸(用于提高抓地力)以及聚丁烯(用于提高耐久性)。除此之外,一条轮胎中还包含例如尼龙或者涤纶等织物纤维、树脂、硫磺、蜡、石油等原料。  100摄氏度  当胎面温度达到90到110摄氏度之间时,干地胎的行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30摄氏度  在潮湿的环境中,赛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与干地胎相比,湿地胎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运转,通常是30到50摄氏度。  30,000 
第3个回答  2013-09-16
会不会是拿错了,一般的轮胎都是相同规格的,何况还是两个大厂的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如果是在车辆安专好后(承载车身质量的情况下)发现有这种情况,则是正常的,你的老胎用的时间长了,它里面的钢丝带老化软了,车胎直径变小,胎面变宽
第4个回答  2023-05-05

轮胎规格的宽度不仅取决于轮胎本身的设计和材料,还受到制造商的生产工艺和控制精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制造商之间的工艺和控制精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导致同样规格的轮胎宽度略有差异。此外,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压力、载荷和行驶条件等,这也可能导致轮胎宽度存在一定的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