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如题所述

出自《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中庸,而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呢,是因为君子可以随时守住中道
,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人比较贤一些?”孔子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又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明。换句话说,过分和不够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而中庸的要求则是恰到好处。就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扩展资料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第二层:指中正、平和。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作家杨大侠表示,英国人重视传统,美国人重视更新,中国人则重视中庸。重视中庸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变成了兵法社会。朱学勤先生的一篇《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的文章里说:“中国过剩的是人口资源,缺乏的是思想资源。”
第2个回答  2016-08-31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本身】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禁止盗字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详细耐心解答,满意欢迎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