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凝胶凝胶的原理

如题所述

什么是凝胶?凝胶又称冻胶,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那么,凝胶的原理是什么?未加SDS的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使生物大分子在电泳过程中保持其天然的形状和电,详细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凝胶
什么是凝胶?又称冻胶。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在干凝胶中也可以是气体,干凝胶也称为气凝胶),这样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称作凝胶。没有流动性。内部常含有大量液体。例如血凝胶、琼脂的含水量都可达99%以上。可分为弹性凝胶和脆性凝胶。弹性凝胶失去分散介质后,体积显着缩小,而当重新吸收分散介质时,体积又重新膨胀,例如明胶等。脆性凝胶失去或重新吸收分散介质时,形状和体积都不改变,例如硅胶等。由溶液或溶胶形成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gelation)。
凝胶作用
凝胶是指颗粒大小在1埃到10埃之间的混合物。高分子溶液和某些溶胶,在适当的条件下,整个体系会转变成一种弹性的半固体状态的稠厚物质,失去流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胶凝作用,所形成的产物叫做凝胶或冻胶.
气凝胶是指分散系为气态的,如:云,雾等,固凝胶有烟水晶等,液凝胶就是呈液态的胶体,如氢氧化铁胶体。
凝胶的原理
凝胶的原理-Native-PAGE原理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是在不加入SDS疏基乙醇等变性剂的条件下,对保持活性的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常用于同工酶的鉴定和提纯。未加SDS的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使生物大分子在电泳过程中保持其天然的形状和电,电泳后将凝胶切成两半,一半用于活性染色,对某个特定的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另一半用于所有样品的染色,以分析样品中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含量。
实验方法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和变性sds-page电泳在操作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和电泳缓冲液中不能含有变性剂如SDS等。
一般蛋白进行非变性凝胶电泳要先分清是碱性还是酸性蛋白。分离碱性蛋白时候,要利用低pH凝胶系统,分离酸性蛋白时候,要利用高pH凝胶系统。
酸性蛋白通常在非变性凝胶电泳中采用的pH是8.8的缓冲系统,蛋白会带负电荷,蛋白会相阳极移动;而碱性蛋白通常电泳是在微酸性环境下进行,蛋白带正电荷,这时候需要将阴极和阳极倒置才可以电泳分离酸性蛋白。
凝胶的原理-工作液配制
胶贮液(Acr:Bis=29:1);
分离胶Buf(1.5MTris-HCl,pH8.8):18.2gTrisbase溶于ml水,用浓HCl调pH8.8,加水定容到100ml,4℃贮存;
堆积胶Buf(0.5MTris-HCl,pH6.8):6gTrisbase溶于80ml水,用浓HCl调pH6.8,加水定容到100ml,4℃贮存;
电泳Buf(pH8.8Tris-Gly):30.3gTrisbase,144g甘氨酸,加水定容到L,4℃贮存;
溴酚蓝上样Buf:1.25mlpH6.8,0.5MTris-Cl,3.0ml甘油,。2ml0.5%溴酚蓝,5.5mldH2O;-20℃贮存;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CoomassieblueR-2502.5g,甲醇ml,HAc100ml,dH2O450ml;
考马斯亮蓝脱色液:100ml甲醇,100冰醋酸,
凝胶的原理-电泳胶的配制及电泳条件(上槽电极为负,下槽电极为正)
碱性非变性胶17%分离胶(10ml)4%堆积胶
胶贮液(40%T,3.3%C)
分离胶Buf(1.5MTris-HCl,
堆积胶Buf(0.5MTris-HCl,

电泳Buf(pH8.8Tris-Gly):100ml稀释到
电泳条件:100V恒压约20min,指示剂进入浓缩胶;改换160V恒压,当指示剂移动到胶板底部时,停止电泳,整个过程约80min。
染色和脱色:取出胶板于0.25%考马斯亮蓝染色液中染色约30min,倾出染色液,加入考马斯亮蓝脱色液,缓慢摇动,注意更换脱色液,直至胶板干净清晰背景。也可以用银染或者活性染色。
凝胶的原理-分离碱性蛋白
要用低pH凝胶系统,并使用以下缓冲液体系:
分离胶:0.06MKOH,0.376MAc,pH4.3(7.7%T,2.67%C);
堆积胶:0.06MKOH,0.063MAc,pH6.8(3.125%T,25%C);
电泳缓冲液:0.14M2-丙氨酸,0.35MAc,
将正负电极倒置,用甲基绿(0.002%)为示踪剂
实验操作同分离酸性蛋白。
那么,以上关于什么是凝胶以及凝胶的原理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来,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