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娄山关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本词上阕的感情基调是沉郁壮烈,下阕激昂高亢。整首词苍凉沉雄,富有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二、这首词原文是: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三、《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6
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

忆秦娥 娄山关的情感基调 上阕沉郁,下阕激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25
1、这是毛主席留给我们后人的一道谜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一般鉴赏者都认为是写景色的,连文学巨匠郭沫若也这样认为。可是,毛泽东于1962年曾把郭沫若对本词的解析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语气诙谐地写道,“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解诗之难,由此可见。”毛泽东为什么对郭沫若的解析要发出“解诗之难”的感慨呢?难道这首词有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含义吗?如果这样的话,他老人家为什么却不直白地说出来呢?

实际上,这首词隐藏着老人家生前难以言说的情感,也是老人家留给我们后人的一道谜了。

这道谜就是:这首词吐露了老人家当时悲凉凄绝的心情,抒发了老人家当时勇担大义的无私、无怨、无悔的大爱之心。这种心悲凉心情和大爱之心,深藏在老人家心底,他是很不原意说出来的。“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今天,就让我们替他老人家揭开这道谜,也好让老人家在天之灵能会心一笑吧。

2、写作大背景

为了解析这首词,我们首先要看看写作的大背景。

从1931年初王明派项英和任弼时到中央苏区后,毛泽东就开始受到排挤和责难,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才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在这个阶段,毛泽东眼睁睁地看着西学归来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以及李德等人瞎指挥,自己确实有力气使不上,想提建议也不被采纳。几年下来,王明错误路线导致红军丢失了中央根据地,被迫走上艰难的长征道路。湘江一战,红军损失过半,到遵义的时候整个部队弥漫着沮丧、迷茫的气氛,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到了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主要领导人“见了棺材才落泪”(不到长城非好汉),让毛泽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去收拾几乎是无法收拾的残局。

3、上阕写井冈山上悲惨凄绝的感情

上阕实写战士行军,虚写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悲惨凄绝的感情。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翻译如下:

从西方回来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以及李德等人,他们自以为是,愚顽地、执着地执行着错误路线,无情打击持正确意见的我和其他同志呀!(即:西风烈)热火朝天的革命事业犹如进入了深秋。漫天的秋霜带来了刺骨的寒风,月光也因此显得苍白凄冷。我离开了群众,离开了部队,就像掉队的大雁一样,在凄冷霜天孤苦伶仃。(即:长空雁叫霜晨月)孤苦伶仃的我也曾多次提出要到战场上去,却遭到拒绝,就像一匹不让上战场的骏马一样,无法奋蹄飞奔。(即:霜晨月,马蹄声碎)我也曾多次提出了各种策略和建议,都被弃置不用,就像一个孤独的喇叭,声音是那么的低微。(即:喇叭声咽)

4、下阕写勇担大义的无私、无怨、无悔的大爱之心

下阕实写行军路上的景色,虚写受命危难之际后,毛泽东复杂的心情,和勇担大任的无私、无怨、无悔的仁爱之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翻译如下:

现在红军离开了井冈山,一路上屡受重挫,眼前这一道道险关要隘,对于红军来说真是如钢铁一般难以撼动呀。(即:雄关漫道真如铁。)即使这样,我现在承担了这个重任,只能像刚上井冈山一样从头再来了(即:而今迈步从头越。)即使从头再来,可现在的实际情况和井冈山也是大不同呀!现在,红军身处4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贵州地区群众基础极为薄弱。如果说井冈山的座座大山是红军的天然屏障的话,那现在的座座大山,就像一片汪洋大海,随时可以吞没三万多疲惫不堪而毫无群众基础的红军。(即:苍山如海)在井冈山上,红军是多么的雄壮威武,犹如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可现在,战士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军队弹尽粮绝、身处绝地,没有了朝气和力量,随时可能血染沙场。(即:残阳如血)

5、从《清平乐.六盘山》来反观《忆秦娥 娄山关》

上面解析了毛泽东的内心独白。但是,遭受多年打击的毛泽东却没有怨恨,没有气馁,而是运用自己超卓的智慧收拾危局,最后带领红军走出了困境,到达了六盘山。此时,原来压在心头的朵朵愁云烟消云散,毛泽东心情也格外舒畅,随即吟出了《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对比一下这两首词,读者自己再去体会毛泽东写《忆秦娥.娄山关》时候的心情吧,看看本人解析的是否恰当。

对比项
忆秦娥.娄山关
清平乐.六盘山

词牌
忆秦娥:悲伤凄婉
清平乐:神清气爽,无限喜悦


长空雁叫:悲伤凄婉
望断南飞雁:喜悦自豪,无限遐想


苍山如海:迷茫、无助
六盘山上高峰:登高望远,欣赏无限美景


西风烈:凄冷、孤独
红旗漫卷西风:自豪、无限的力量


雄关真如铁:极为艰难
不到长城非好汉:轻松、自在

天空
长空霜月:忧愁、凄冷
天高云淡:喜悦、兴奋


而今迈步从头越:艰难、无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轻松、自在,无穷力量

兵马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无力、困苦
长缨在手:无限的力量,非常的自信

目标
苍山如海:没有目标,迷茫
何时缚住苍龙:目标明确,志在必得

6、后记

写罢此文,一个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大慈大爱的毛泽东跃然纸上。我不禁黯然落泪。

从1931年到1934年的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受排挤最严重、受打击最大的时候。可是老人家事后没有抱怨过一句话,没有打击报复过一个人。甚至在自己有生之年,都不忍心提起这些人、这些事。非但如此,他还用自己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将悲戚的心境、残酷的处境,编制成优美的诗词,鼓舞战士的斗志,激励战士们前进。这样的大慈大爱,到那里去找?

有人说,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后就开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实在是无稽之谈,陷害中伤,我们一定要反对。

说明:毛主席说“诗言志”。为了深刻挖掘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内涵,本人将对毛泽东的多首诗歌进行解读,并将一一奉献给读者朋友,欢迎欣赏及指正。也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转贴、转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毛主席思想,欣赏毛主席的诗词,让毛主席奋斗一生的红色江山永远“如此多娇”。
作者:江山多娇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第3个回答  2010-06-24
基调——悲凉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