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客观辩证的看待酒店的智能化 数字化?

如题所述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酒店行业对智能化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相关数据统计,89.8%的饭店集团在2020年增加或维持了科技创新投入比例,多数信息化系统和智能技术应用在酒店集团内均有增加。而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已超1000亿元,且每年酒店数量仍保持20%左右的增长。
面对庞大的市场和必然趋势,行业内也涌现了不少智能产品生产企业。有近8成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小微企业超1000家,占7成左右。包括携住在内的多家头部企业均已获得融资,并谋求上市。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各路玩家如何加速推广酒店智能化进程,自身又该如何构建护城河,这都将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对于酒店经营者来说,是否进行智能化升级,如何选择智能化产品,亦考验着自身的经营智慧。
1
千亿蛋糕千家抢
随着酒店行业的升级改造,以及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常态化,酒店智能化愈发受到行业重视。
从最早的电动窗帘、声控开关到机器人,再到现在的全链条产品,智能化也在不断得到进化。
据原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已超1000亿元,且每年酒店数量仍保持20%左右的增长,可以说,酒店智能化,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头部酒店集团对此投入也更加积极。根据《中国饭店2020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基本上各饭店集团延续了2019年的增长态势。有72.9%的饭店集团增加了科技投入,其中有91.5%的饭店集团计划在2021年增加投入。
在智能技术投入方面,2020年比2019年有明显增长的项目是物联网技术(智能客房)和机器人服务,其他方面的投入都有下降。具体关注的智能技术方面,小程序排第一,物联网(智能客房)排第二。
携住科技河南区总经理王高峰提到,智能化产品几乎是增量酒店的标配,仅从市场空间来看是巨大的。
如此大的蛋糕吸引着各股力量进入。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15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智能酒店”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其中,近8成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小微企业超1000家,占7成左右。
从行业分布来看,“智能酒店”技术属性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分布最多的行业,占比达26.25%,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5.84%、17.34%。
若将玩家分类,可大致归为:手握数据的老牌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小米等;掌握智能化技术及产品的供应商和开发平台;还有部分专门的智慧酒店品牌。
同时,资本也对酒店智能化趋势颇为关注。多家平台已经获得融资。2021年3月,携住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B轮股权融资。携住科技是国内智慧酒店、智能化场景一站式服务商,结合智能硬件、软件为酒店及公寓快速向“未来酒店”未来公寓改造提供全套服务。据了解,该公司还在筹划上市事宜。去年年底,鹿马智能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这是一家为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2
三座大山
酒店智能化的浪潮,趋势已经逐渐明晰。它虽然能够优化用户住宿体验、提升酒店运营效率,但是酒店智能化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困难。
第一座大山是支出门槛。
由于酒店智能化在设备系统建设与技术投入上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不少酒店方对智能化实践,仍保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刚刚经历疫情,很多酒店经营状况不佳,对于此项支出可能更加犹豫。
这一点需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是酒店经营状况的复苏,这与外部环境相关。另一方面是酒店智能化产品的价格机制调整。不同于传统的酒店耗品,智能化产品在前期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早期价格往往居高不下。在实现量产之后,相关产品的价格才能有优化的空间。这对于相关企业的科研实力、产品推广和销售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座大山是底层技术成熟度。
技术上的不成熟,是很多供应商面临的难题。因为这一门槛造成智能化“不智能”,影响住客住宿体验。并且很多产品的耐用性不高,维修成本却不低,酒店经营方对此苦不堪言。
同时,数据积累不足,让很多智能化产品并不能直击住客痛点。要想制定更加完善的产品,需要依托海量数据,完善知识图谱,对消费者习惯进行数字化分析,这都需要求企业下足功夫。
当然这也与入局者众的大环境有关。我国近8成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小微企业超1000家,占7成左右。这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参差不齐。尤其是智能化产品的导入期,很多经营者希望减少开支而选择品牌力较小的产品,导致使用体验感不好。
这也在提醒酒店经营者,未来在选择相关产品时,不应过分追求控制成本。事实上,引进高质的智能化产品,对于酒店经营业绩有较大影响。
据相关媒体报道,5月20日,围绕“智能、绿色、环保”等理念升级改造后的7天酒店3.0石家庄店正式上线,该店上线一个月OCC直达98.28%,7月ADR到179元比上线前提升60元,综合点评从4.2分提升到近满分。
第三座大山是酒店经营者的认知。
这与上述两者都产生关联。一笔额外的资金投入,早期用户体验不佳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将直接影响着酒店经营者的认知。这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需要时间来改变。
事实上,酒店经营者在考虑介入这一产品之前,应该理性思考一下:增加智能化产品投入后能够为自身酒店经营节省多少开支,同时又能使自身营收获得多大增长。这种显性的数据或许能够改变部分人的认知。
仅从当下来看,理想状态下,酒店智能化产品能够优化用户住宿体验、提升酒店运营效率。
单从住宿体验维度来讲,酒店的未来,既像家一样可靠踏实,又有家里无法体验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丰富完善的智能化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设想一下,进入酒店房门,灯光自动打开(目前,携住相关产品对于入户时的灯光明亮程度也在做细分),空调自动调至适宜温度,床垫还可根据住客身高体重进行软硬度匹配,使消费者的体验感更加丰富。
从酒店运营效率来讲,智能化产品可以解放部分人力,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自检、设备巡检以及系统远程升级,可降低酒店的运维成本等。
以酒店安全为例。前段时间全季酒店男子全裸闯房事件,让外界拷问酒店安全。传统模式下,酒店通过视频监控、安保人员巡楼来规避上述事件出现。若能引入智能化产品,平台可自动识别酒店内部任何违规行为(前提是系统有提前录入相关情况),并通过系统主动提醒安保人员,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上述三座大山,是酒店智能化推广的阶段性障碍。不过,也正是这些障碍,让智能化领域能够更加快速发展,并且为酒店行业赋能。这个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整个酒店行业不断升级的过程。
统筹丨劳殿 编辑丨王杉杉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7
传统酒店管理存在诸多痛点,例如效率低、流程复杂、靠人为驱动;无数据支撑决策,缺乏精准完善的数据分析;部门之间、各分店之间信息不透明,执行力差;决策不能长期、有效执行;难以洞察顾客需求等。而数字化能有效解决传统酒店的痛点,利用智能化数字工具,帮助酒店革新经营体验。
智慧酒店内的各项经营数据,例如房间预定数、房间入驻数、服务召唤数、出餐数、清洁次数等,包括酒店每日的营业收益、成本支出等,可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核算,让经营者了解酒店经营情况;还能通过后台,及时修理维护酒店设施,收集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等,掌握用户的需求导向以便改善经营,确定营销方向,让酒店运营更有依据。
单体酒店、小区域连锁酒店由于资金实力及人力资源有限,独立转型发展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成效微乎其微。因此加入平台,借用专业平台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成为实现酒店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式。
杰姆龙深耕线上、线下资源,搭建酒店数字化生态圈,海量资源助力商家,全方位帮助酒店数字化转型,提升酒店全链路数字化能力。
第2个回答  2021-08-05
智能化是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各种需求的属性,智能化在酒店行业的体现很多。例如现在的自助办理入住与退房、机器人送货等。酒店实现数字化将已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进行精准营销。这些对于酒店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