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营业执照》上记载是法定代表人的,表明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比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营业执照》上记载是负责人的,一般是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比如:分公司、个体工商户等通过这一名称的差异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组织的法律性质。公司的负责人大部分都是公司注册登记上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是分公司的话负责人就不是法定代表人了。现在的企业已经多是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即单位总经理是单位负责人,需要向董事会负责,也是由董事会聘用,但他不是公司的法人,法人是公司注册时的注册申请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31

"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法定代表人”,该营业执照名称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负责人”,则表明该企业是不具有独资法人资格的主体。法定代表人是针对法人企业而言的,总公司(公司或子公司)才有法定代表人,所以其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法定代表人;分公司是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有负责人,而不会出现法定代表人,其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负责人。营业执照上登记负责人的企业有可能是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分支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