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行业的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艾右宝贝成长园的口碑怎么样?

✔托育的定义



托育,英文译为Childcare或Daycare。及父母将孩子托付与他人,代为养育照顾。它通常是指由婴幼儿的法定监护人之外,也就是父母之外的人或直系亲属之外的人,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养育照顾行为。

2019年,可以被称之为“托育元年”。“托育”这一词和概念,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托育行业一鸣惊人,很多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的人,都认为这一行业是舶来品,甚至与早教中心、幼儿园都区分不开。

其实托育曾经在国内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最早的托育机构可追溯到1929年。1997年以后,随着单位福利制度的瓦解,政府及事业单位减少相应支持,相关企业迫于利润压力停止提供托儿所服务,截止到2010年国家集体办托儿所基本消失。

✔世界托育行业发展现状

1、美国:对各类托班有标准和法规



美国政府对于婴幼儿早期教育很重视,先后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以保证婴幼儿从出生起接受正规的教育,特别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龄前儿童。

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美国的托育机构主要是托儿所。托儿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托中心,另一种是家庭式托儿所。运作方式的不同,以及地区差异、孩子年龄的不同,使得美国各州的相关费用也有所不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托育市场发展比较成熟,每个州都会对各类日托班的标准有立法要求。

2、英国:起步最早



英国的托育服务起步较早,中世纪时期教会与慈善团体扮演幼儿托育照顾失孤儿童的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跟随战士走上战场或工厂来解决经济问题,民间兴起的托育机构解决了家中无人照顾幼儿的问题。战后,政府开始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部分。随后教育部在英国各地普设托育中心、儿童中心提供全日制的托育照顾、时段制托育、课后照顾等。高品质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托育对于婴幼儿的教育和学习有显著的影响。

3、日本:需求引领发展



在日本,托育最早起源于一对夫妇开设的私塾学校,由于贫困学生经常带着弟妹来上学,便有了儿童福祉服务的开端,称为保育所,由于家长在农忙时无法看顾婴幼儿,便将婴幼儿寄放在保育所照顾。二战过后,日本出现婴儿潮,女性地位及生育观念的改变,开始出现了少子化的现象。随着生育率下降,政府为鼓励生育,出台了天使计划等政策鼓励生育。在未来,将设立幼托整合的政策,充实保育所之外的托育服务

4、台湾:时势政策下的发展



在台湾的早期托育机构是由日本政府设立的托儿所,当时为重整战后的台湾,鼓励全民奋斗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而当时的农妇因要下田帮忙而无暇照顾家中的婴幼儿,政府便开设了“农忙托儿所”,后来发展期改为村里托儿所,从短期变成长期性质的托育,扩展至各个社区之间,并制定了托育管理的各项制度以加强托儿所的管理

可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托育机构都有一定的悠久历史,反观当下,托育这一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如何呢?

✔国内托育行业的现状

先看一组关于我国幼儿托育服务市场的相关数据:

从2015年至今,我国幼龄儿童人口基数已经从1.08亿人飙涨至1.14亿人,在2021年有望突破1.25亿人

市场规模方面,截止最新的统计,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为905.38亿元,同比增长8.4%。

预计到2022年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82.07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80亿元。



客单价方面,2018年中国托育平均客单价为3.75万元。预计2022年中国托育平均客单价为5.29万元。



2016年,根据统计发现,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入托率仅为4.1%。未入托的主要原因是:“附近没有接收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机构”和费用太高。另外市场对托育行业认知的缺乏。在我国习惯于隔代养育,导致大部分人认为幼儿园才是婴幼儿第一个迈入社会集体生活的场所,可见很多人不了解托育机构的存在。由此可见,托育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托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家庭必需

现今中国大多数从业人员,以80、90后居多,此类家庭的特点为父母均为双职工。尤其是在近20年职业女性的大幅上涨,加之国家“二孩政策”,0—3岁孩子的照料成了一大问题。隔代育儿存在观念差异,育儿嫂照料又担心宝宝的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导致当下对优质托儿所的需求与日俱增。

✔政策的推动

2019年报告提到:“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政策利好有助于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扩大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

✔行业的规范

中国婴幼儿托育行业发展存在运营体系不成熟、缺乏规范监管、专业师资少等问题。中国托育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中国婴幼儿入托率仅4.3%,与OECD国家33.2%的平均入托率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较为重视婴幼儿托育。托育行业顺应市场需求,政策大力支持,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6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幼儿托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科学的早期教育能够激发0-3岁的婴幼儿的学习潜能,而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幼儿托管机构同时能够解决当代父母“孩子无人带”的问题。2015年以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幼儿托管机构备受资本青睐。虽然幼儿托管行业市场前景看好,但行业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少。与此同时,行业发展的投资机遇也在不断显现,幼儿托管市场目前仍是一片蓝海。

幼儿托管既能解决孩子无人带难题,又有助于激发婴幼儿潜能,中国幼儿托管备受资本青睐

相关研究表明,0-3岁儿童是智力发展高峰期,可塑性最强。主要依据有两点:1)智力的发展速度与大脑的发育相一致,而0-3岁儿童大脑发育最快,新生儿的脑重量在360-390克之间,而到3岁脑重量就会发育到1011克左右,这一水平已经达到成年人平均水平(1400克左右)的3/4;2)0-3岁也是儿童大脑网络迅速形成的时期。科学的早期教育能够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及大脑网络的快速形成。

此外,从心理角度来说,早期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内在需求,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婴幼儿所处关键期和敏感期及主动探索的特质,通过科学的早期干预受到达到开发婴幼儿智力的目的,同时促进婴幼儿不断吸收和探索不同的环境。在开发婴幼儿的学习潜能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以促进幼儿较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为其终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带有早期教育性质的幼儿托管机构,在帮助父母解决孩子无人带的难题的同时,通过科学的早期教育干预手段,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正好是当代父母的刚性需求,大中型连锁品牌幼儿托管教育机构因此备受市场青睐。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与幼儿早期教育、幼儿托管相关的投资事件接近40起,涉及金额超过7个亿。

资本市场的火热有助于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加速该行业竞争和整合发展。在资本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幼儿托管将进入提速发展期。

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发展问题不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虽然幼儿托管行业市场前景看好,但行业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少。例如,我国幼儿托管机构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少,且大多机构不具备相关资质,师资力量不足,价格差异较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等等。

其中,行业缺乏法律监管是制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原因之一。缺乏法律管理和约束,无论是行业从业者还是服务对象均无法获得相应的法律保障。面对可能引起的法律纠纷,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同时也不能满足规范行业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要求。因此,加强在该领域的立法规定和政策引导将是促进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将是未来几年我国幼儿托管行业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行业发展的不完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幼儿托管参与者而言,幼儿托管行业市场投资机会也不少。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幼儿托管主要出现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市场仍未得到完全满足,而一线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目前行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行业发展的资源尚未得到完全满足,而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拓展,对行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的需求也将在未来几年迅速扩容。因此,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各类因素也将迎来投资机遇期,例如影响教育机构服务质量的幼儿托管教师的培养、幼儿教育内容的供应、幼儿教育硬件的供应、幼儿托管餐饮的供应等当前未得到满足或未来需求将迅速增长的领域将愈发受到市场的青睐。幼儿托管市场目前仍是一片蓝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