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高品质果的标准和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

如题所述

在茄果类蔬菜的栽培中,越来越多的菜农朋友有这样一个感受,辛辛苦苦种的蔬菜,等上市后,因为品质不好卖不到好价钱。我们种菜要的是经济效益,产量再高,效益不行,也是白忙活。而决定效益的第一因素是品质,品质决定了价格,因此,无论我们种的是什么,品质一定要有保障;第二个因素是上市时间,一般来说,上市越早价格越高;排在第三位的才是产量。因此,什么样的品质才能卖高价?决定茄果类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茄果类蔬菜果实的品质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样的果是品质好的果?

虽然评判茄果类蔬菜品质好坏的标准有很多,但有许多方面都是共性的,如果型、果面、着色、大小等。

    果型、果面:对于果型,讲究的是一定要周正、好看。在价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消费者的购买欲起着决定作用;品质好的果蔬要求果面光滑,也就是果皮光亮,没有病斑、裂口等,光泽度要高。着色:品质好的果蔬要求着色均匀,不单单是指着色作物如西红柿、茄子等,对于叶菜类这些也是有同样的要求。着色除了和钙钾比关系最为密切外,还和微量元素锌,光照、温度等条件息息相关。大小:说到大小,我们许多菜农朋友都觉得果越大越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品质好的蔬果大小适中,符合品种的特性。口感:口感主要涉及的就是含糖量,影响含糖量最大的因素是激素。因此,做采摘、精品果的一定要控制激素的使用。

二、决定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品种:许多菜农朋友在栽培之前不怎么重视品种的选择。其实,在所有的因素里面,对果实品种影响最大的就是品种,这是由所栽培品种的基因所决定的,是我们种植后没办法通过田间管理等措施来改变的。如抗病毒的西红柿品种永远赶不上不抗病的品质,因为这是由抗病毒基因决定的。水肥供应:水肥里面包括底肥、追肥、叶补肥和浇水,这个是我们人为可控的,因为比较重要,所以我放在了如何种出高品质蔬菜的具体措施里的最后。激素的使用:一般我们在蘸花处理上如果已经用了激素,那么在后期的生长中就尽量不用激素。激素虽然对着色不会产生影响,但会对果实的口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是多年种植的菜农,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西红柿、甜瓜等在花期利用激素授粉和蜜蜂或点花授粉出来的口感要差很多。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昼夜温差、光照、秧果比等,环境因素和我们的管理手段关系密切,在棚室栽培,是通过我们的人为手段可以调控的。

如果非要对这几个因素对品质的影响比重做个划分,一般品种的影响占到了40%~50%,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品种选择的重要性,在栽培前,一定要选择好品种;水肥对品质的影响占比大约30%,仅次于品种;激素能占到10%,剩下10%就是环境因素。

三、如何种出高品质的蔬菜?

在了解了影响蔬菜品质的因素后,我们就可以着手从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去管理。

1、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前提

品种只要我们选择了并种植了,就没有办法再去改变。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进行种植,北方的品种在南方根本就没法适应当地的环境。一个品种的确定,基本上要经过2~3年的试种和筛选才能确定,在确定时要把握一个总体的原则:适合当地的种植习惯、适合管理和适合市场。

2、激素使用要慎重

其实我一直不建议菜农朋友使用激素,前面说了,激素对蔬菜的品质影响很大。如果非要用,就是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前期的秧苗没有控制住徒长,导致后期膨果膨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使用激素。

在激素的使用时,有两种方式喷施和冲施,一般来说喷施的成本要比冲施的成本高。在我们经常购买的桶肥里,厂家会宣传里面有膨果因子、着色因子,其实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激素,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复硝酚钠、氯吡脲或者DN-6+氯吡脲,在这一点上我们菜农朋友应该有所了解,甚至有些不良小厂家,做桶肥的时候用硫铵+激素,水溶肥就这样做出来了。因为这些激素成本太低,一亩地15~10克,成本也就几块钱。

如果是喷施,建议选用有效成分含有GA4+7带嘌呤成分的,而且不建议单用,在喷施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含有氨基酸的水溶肥,缓和激素对果蔬的刺激,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其实,只要我们规范我们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的光、温、热和水肥管理,膨果是没有问题的,不一定非要去用激素。

3、环境因素要重视

环境因素对茄果类蔬菜品质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和温差。要想有好的品质,膨果期和成熟期的温度管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膨果期的温度要比成熟期的温度高2℃,尤其是上膛着色类的蔬菜。如西红柿,在着色期温度一定不能超过26℃,温度太高不但着色慢,而且容易发软。

合理的昼夜温差也是获得高品质果蔬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说合理的昼夜温差为10℃左右。温差低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温差太高容易导致植株抗逆性变差,出现各种病害。

另外,在管理时秧果比也一定要重视。并不是秧子越旺越好,我们许多菜农朋友总感觉秧子弱,就使劲追肥,导致秧苗旺长,反而不利于果实的着色和干物质的积累。

4、水肥管理是关键

能否取得好品质,水肥管理是关键。针对管理我们提倡以下原则:施足基肥巧追肥,养根提质改良土,控氮促花重微肥,品质提升钙钾肥。

我们菜农朋友当前对底肥的施用,还存在随意性,其实底肥对品质的影响远远大于追肥。因此,施基肥时一定要施足,而追肥一定要巧,追肥次数控制不下来,品质就会永远提不上去。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氮肥过量,因为在氮、磷、钾三大养分中,氮肥是施入后最能显现秧苗长不长效果的,品质要想好,氮肥的量一定要控制住。

不仅仅是茄果类蔬菜,其它如叶菜类、块茎类的作物养根都要养好根,而在浇第一水定植水时,就要有养根的习惯,可随水冲施具有改土作用的生物菌肥或菌剂。这样,在保证苗子成活的同时,为根系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后期的追肥过程中,也要将改土的理念贯穿始终,每追2次肥,就要浇一次空水加养根肥,把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释放出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促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坐果。其实苗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花芽分化的好坏,决定了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促花一定要从苗期就开始。在定植10天左右后,我们一般要浇缓苗水,在浇缓苗水时可随水冲施2~3公斤配比为12-15-13左右的速效功能性水溶肥料,如果磷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磷酐效果更佳。

要想提升品质,钙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相当重要,并不是在膨大着色期钾肥施的越多越好。钾肥太多会抑制钙的吸收,不利于品质的提升。在着色上膛期我们菜农朋友喜欢用磷酸二氢钾,但随着肥料产业的发展,钾肥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有机钾,更有利于蔬菜对养分的吸收,在喷施钾肥时,一定要记住钾肥和钙肥同时使用。

进入采收期后,原则上不建议再追肥。尤其是西红柿栽培,一定要控肥,氮、磷、钾用的越多,越影响着色。采收期的核心管理工作是养根,防止植株早衰。

蔬菜品质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管理措施,不能只靠改善一方面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管理中,既要选对品种、还要做好环境因素的调控,当然水肥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