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一句,此句流传最为广泛,也最为出名。

原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来看一下字面解释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人们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多么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能殷勤地为我去探望意中人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至死不渝、荡气回肠般的爱情,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后来,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这是表达了对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贵品质的高度赞扬。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它默默燃烧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的那一刻。说起蜡烛这种默默奉献品质的,人们就不由得联想到在岗位上默默耕耘、受人爱戴的老师们,老师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知识传授给他的每一位学生,用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以及人格魅力为学生指引并照亮了前进的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3
这句诗出自于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2个回答  2020-09-03
这首诗出自于李商隐的诗《无题》,诗人写作此诗的时候与家人分别,因此感到十分悲苦。整首诗的基调是阴郁的,表达了作者的思念,惆怅之情。
第3个回答  2020-09-03
这句诗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这句诗原意是歌颂爱情的,后面被用来称赞教师的无私奉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