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原则

如题所述

第一,一个理念——善待学生之间的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真正的成长。每个人,都是在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中,逐渐长大的,可以说,矛盾,是人成长的基石,而处理矛盾,是人锻炼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基本能力与技巧的重要课程。所以,作为教师,不要遇到学生矛盾,就以为是天大的事情,而是要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善待学生之间的矛盾。

第二,两个资源——家长和学生资源
作为老师,要明白一点,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教育人,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个人经常利用以下的一些资源。

一是家长资源。有些学生之间的矛盾,不能告诉家长,但有一些,一定要利用家长资源来解决。我曾经有个学生,因为与同桌发生矛盾,一生气,就在桌子上安了一颗钉子,把衣服挂坏了——这必须得赔偿啊。怎么办?家长直接赔钱?能起到教育的意义吗?于是,我叫把家长找来,要求家长利用周末或其他休息时间,为孩子提供打工的机会——自己赚钱来赔偿!

想想,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可以入木三分?

二是学生资源。我们老师,有很多学生资源可以利用,班级的,其他班级的,还有就是以前毕业的学生——你讲来讲去,老生常谈,还不如那些学生的现身说法啊!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还有一些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司法资源。我在担任校长的时候,就曾把警官、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请到学校,给学生讲案例,这种效果,远甚于老师在哪里吧啦吧啦。

家校携手很重要

第三,三个程序——调查、自主提议、针对性措施
在处理具体的学生矛盾的时候,教师不能凭经验去判断,而是要基于事实。所以,至少需要采取三个步骤:

一是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有些老师,在处理学生矛盾的时候,往往凭个人经验甚至好恶,就立即做出判断,殊不知,有些情况,其实是冰山的一角!所以,处理学生矛盾,化解学生中的冲突,教师要首先及时性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而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二是让学生提出解决办法。事情的原因清楚了,但作为老师,不要立即做出处理的决定。我最喜欢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办法。在这一点上,我可以明确的说,学生的解决办法,有时候毕老师的还科学还人性——不要看不起学生啊!

我这里不举例子,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绝对出乎你的意料!

三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作为老师,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法官判案可不一样——老师是化解,法官是判断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了解、查明冲突原因、明辨是非。
教师在班级就是学生们的“家长”“长辈”“师傅”,是一种权威性的身份,因此接下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合理地协调学生冲突。查清楚学生冲突的原因,分清是非黑白,在我的学生时代,学生受到委屈对教师与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的不在少数。优秀的教师要能够成为学生道德的引导者,公平公正,在这个上面,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偏向成绩好的孩子。

巧妙利用学生人际关系。
优秀的教师应该对班级的人际关系了如指掌,冲突的双方经常有共同的朋友,这时候,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共同朋友,让他参与到冲突的协调上来,往往同龄人的劝导与关心,比长辈的训诫有效得多,发动冲突双发学生的朋友公共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进一步要防止双发拉帮结派使事件扩大化。

严肃讲明冲突后果。
学生毕竟没有经历过多少世事,冲突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不经过思考就头脑发热,如果真的发生严重事故,他们都是害怕的。所以,待学生情绪平复下来,要向他们讲清冲突后果,使他们认识到错误并有所畏惧,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后果教育有时候能受到奇效

施与适当的处罚。
冲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有错误就必须有相应的处罚,依据情节,适当地进行惩戒。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惩戒不是黄金法则,不是万能药,教师还是要保持宽厚的心,更不能因为一时气愤就用学生的错误作为依据泄愤,而且惩戒也不能波及与事故无关的人,像什么“一人犯错,全班承担”、“小错施以严惩”、“凡事都以处罚恫吓学生”等都不建议,这样容易引起反面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肩负着教育后代,引领下一代走向明天的重任,处理学生冲突一定要合情合理又慎重,泄愤、偏心、重罚、不闻不问都是不可取的。
第2个回答  2020-12-03
1.“直接了当法”
所谓直接了当法就是面对矛盾冲突果断处置,迅速控制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导致的影响和破坏。
①“直接了当法”的适用。“直接了当法”适用于那些是非明确、事实清楚、矛盾冲突一方有明显错误或性质恶劣、危害较大的矛盾冲突事件。这类矛盾冲突如:一名同学偷拿另一名同学的东西;一方依仗自己身体强壮欺辱另一方;一方嘲笑另一方残疾等。②“直接了当法”的具体做法: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和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批评一方保护另一方,毫不含糊。此时如果优柔寡断,就不能让学生明辨是非,不能迅速解决问题。③“直接了当法”的缺点。“直接了当法”一般比较激烈,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需要事后采取一定措施逐步缓解补救。
2.“迂回法”
“迂回法”就是在矛盾冲突各方对错不明显,是非不是很清楚或情况不明了,而矛盾冲突又激化在即时,想办法避开眼前矛盾,避免矛盾激化,然后通过细致的工作和有效策略解决问题。①“迂回法”的适用,一般用于情绪对立,相互纠缠,以及道德等引起的矛盾冲突。如:班级干部落选,没有得到某项荣誉,而每每与班干闹矛盾;同学之间因误会而敌视,处处顶牛、作对,给对方制造麻烦;有些学生思想偏激,我行我素等引起的矛盾。②“迂回法”的具体做法:“迂回法”的目的是让矛盾冲突双方冷静下来以避免矛盾升级,因此,让矛盾双方回到理智的轨道上来是关键,而在事实不清是非不明的情况下,无法去批评任何一方,这就要考虑如何去避开眼前矛盾焦点。手段一:转移场所。矛盾双方分开,暂时缓解矛盾。手段二:转移注意力,把矛盾双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具体问题上,分散对矛盾问题的注意力,达到缓解目的。手段三:转移活动内容,如:转移话题,避开双方的语言刺激。手段四:转移情绪,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双方往往情绪偏激,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情绪而回到理智的轨道上来。③“迂回法”的缺点:不能立即解决问题,后续工作多,需要大量时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15
1、不要带有偏见!不要因为一位学生平时线不好就下意识觉得错的是这位学生。
2、当学生发生冲突时,应多方调查,弄清楚怎么回事,什么曲起冲突。
3、当你处罚时,要和学生讲清楚为什么,不要让学生认为你先帮某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