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穿鞋防脚伤

如题所述

5步教你如何健康穿鞋!

有研究指出成年人得脚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5%是由于过度运动,11%是由于走路不平衡,18%是因为上了年纪,2%原因不明,有64%是因为穿鞋不当。

可见大部分足部疾病是由鞋子引起的,我们都要对穿鞋提起重视。

下面有五个步骤教你如何健康穿鞋,要注意了!

01

第一步,注意尺码

我们买鞋的时候要买合脚的鞋,鞋子不合脚除了穿着不舒适,还可能会导致脚变形或出现其他损伤。

要如何判断一双鞋子合不合脚呢?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脚尖碰到鞋尖之后,脚后跟还能再插进一个手指,也就是大概前后有0.5公分左右的空隙。

合脚的鞋子第一次穿就不会磨脚,要让鞋子适应脚的大小,不要让脚为了适应鞋子而畸形。

02

第二步,关注鞋跟

鞋跟太高会使脚趾挤向鞋尖,引起脚趾损伤而造成炎症,如拇外翻、拇囊炎。

穿高跟还会使小腿肌肉、韧带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膝关节僵硬,并且容易扭伤脚腕。

鞋跟过高对于脚部健康非常不利,长期穿高跟鞋容易造成脚部变形。

即使在某些场合不得不穿高跟鞋,也应该尽量减少穿着时间,比如准备一双低跟的鞋替换。

另外对于一些平衡感不好的老人和小孩,较高的鞋跟容易让其脚部和地面的接触感减弱,增加摔跤的风险。

03

第三步,定期换鞋

有的人生活比较简洁,一双鞋只要还没有明显的损坏,就不肯换。

其实鞋子和汽车的轮胎一样,只要鞋底有明显的磨损,我们就应该及时更换。

当鞋底的花纹磨损严重之后,摩擦力和防滑性能会大幅下降,也就存在安全隐患。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运动也需要搭配不同的鞋子,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

04

第四步,买一双健康鞋

如果你想把鞋子穿得更健康,还有一个万能方法,那就是买一双健康鞋。

足康科技的糖尿病保护鞋获得多项专利,不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放心穿。

它是专门为解决糖尿病患者特有的足部疾病而设计,它带来的健康是全方面的。

无缝设计、光滑的面料内部,可消除刺激并增强保护;

可拉伸的鞋面设计能缓解压力并增强舒适度;

矫形鞋垫带有独特的拱形助推器,能提高从脚跟到脚趾的舒适度;

宽大的鞋头和加深设计,可减轻对脚趾头和脚肿胀的压力;

人体工程学的鞋底能增强从脚跟到脚趾的舒适度;

它还会聚焦一般鞋子不会涉及的足底压力问题,通过中底的特殊结构降低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异常,让您足压更安全,走路更安心。

05

最后一步,要常通风

鞋子一定要常通风晒太阳,这样可以避免鞋内细菌的滋生。

不方便晒太阳的时候可以买“活性炭除臭包”塞于鞋内,也能起到除臭抑菌的效果。

end   

编辑:足康科技

图源:足康科技、pixabay(侵删)

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内容引用或改编自其他公众平台及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7

【本文摘自 389 期】 文∕莉缇

每天上下班走路、运动都要靠双腿、双脚,尤其一双好的鞋子,走起路来舒服,走久了也不伤脚,但很多人挑错鞋、穿错鞋,不但对脚部没有保护作用,还可能对双脚产生伤害。

现代人不管是爬山运动、休闲、出席正式场合,有琳琅满目的鞋款可供搭配,每个人鞋柜里少不了慢跑鞋、皮鞋、高跟鞋等,不过,鞋子太小、太大或太硬,穿久了却可能导致脚部长鸡眼、足底筋膜炎等。不管走路或运动,双脚承受了身体重量,为了减轻双脚负担,挑双适合的鞋子更加重要。

选错鞋,易得鸡眼、足底筋膜炎

每天穿同双鞋,对脚的影响不大,振兴医院复健医学部主治医师黄永铮认为,最重要的是穿的鞋子合不合脚,尤其是太小的鞋,脚掌侧边与鞋子摩擦久了,很容易长鸡眼;而如果鞋后跟吸震效果弱,还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

一、鸡眼

通常鸡眼最容易出现的位置是脚趾的二、三趾较突出的趾关节,如果鞋子楦头太窄,在大脚趾的关节皮肤,较容易与鞋子接触面摩擦,时间久了很容易长茧、鸡眼,甚至会感到疼痛。

二、足底筋膜炎

不少女性朋友可能都有经验,逛街逛久了会感到足后跟疼痛,甚至长期下来、严重到每天一下床、就会感到剧痛。

足底筋膜炎是很常见的脚部问题,足底筋膜主要是足底连接跟骨与趾骨,且是支撑足弓的结构,也是足部震力的主要吸收体,如果足底筋膜受到过度的拉扯、受伤,就会形成足底筋膜炎、脚后跟往下踩就会感到疼痛。

引发足底筋膜炎原因很多,例如女性平常穿的鞋,底部又薄又软,很容易对足底筋膜造成伤害;此外,穿高跟鞋时,脚掌前低后高,足底筋膜处于绷紧状态,也很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男性上班常穿的皮鞋,因为底部较硬,也可能引发。

三、蹠骨关节炎

蹠骨是指脚趾与脚掌连接处的脚底部位,穿的鞋子太软太薄,再加上走路又快又急,脚掌一直拖着磨,易产生蹠骨关节发炎;女性穿高跟鞋时,力量多集中在脚尖处,也易导致此部位发炎。

四、拇趾外翻

女性朋友鞋柜里多多少少都有双高跟鞋,但经常踩高跟鞋却可能踩出问题,例如很多女星喜爱穿高跟鞋,突显身材高挑,长久下来却导致拇趾外翻。此外,鞋子楦头太窄、鱼口鞋前端太尖等,走久了都可能出现拇趾外翻问题。

女性较容易出现拇趾外翻问题,尤其若妈妈有此问题,女儿就要当心,除了鞋子问题外,走路快的女生,也容易出现拇趾外翻。

所谓拇趾外翻,就是拇趾朝身体外侧弯曲。严重的外翻,肉眼就可看出大脚趾明显偏向第二根趾头,甚至严重的会看到大拇趾与第二趾夹成剪刀状、还会感到剧痛,有的人连鞋都无法穿。轻微的拇趾外翻可先以辅具或第一与第二趾间塞矽胶垫后再穿鞋,可以预防或改善问题,严重的则需手术治疗。

各种鞋款选鞋撇步大不同

每种鞋适合不同场合,女性为了搭配正式服装的高跟鞋,平常休闲的鱼口鞋等,以及假日休闲的休闲鞋、运动鞋到底怎么穿最适合,黄永铮解析如下:

一、高跟鞋:鞋跟勿超过 2 吋

高跟鞋的鞋跟太细或太高,不但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蹠骨关节炎,还容易因不稳、扭伤,甚至走久了小腿肌肉肥厚,也就是所谓的萝卜腿,且还会感到腰酸背痛。买高跟鞋时,建议鞋跟不要太细,且后跟高度最好不要超过 2 吋。

二、楔形鞋:鞋底厚、吸震力较好

另一种女 *** 穿的楔形鞋,因鞋底的厚度差不多,且厚度较厚,相对吸震力会比高跟鞋好,但如果高度过高,仍很可能扭伤脚,挑选时尽可能挑厚度不要过厚、走起来较稳的鞋款。不过,因为走路时脚无法曲折、转折,走路走久了也会不舒服,例如膝盖关节、腰部、腰椎都会承受较大力量,也不适合长时间走路。

三、鱼口鞋:鞋头勿过尖

鱼口鞋前端开洞,穿起来比高跟鞋舒服,不过,尽量不要挑选楦头太窄或尖头,以免穿久了导致拇趾外翻。

四、高跟凉鞋:后面有带子的较好

高跟凉鞋与高跟鞋一样,高度不宜过高,此外,有些高跟凉鞋后面没有包脚也没有后带,走路时脚跟与鞋子会分开,此时前脚掌力量须更大,更有可能引起蹠骨关节炎及拇趾外翻等问题。

尤其穿上没包覆的高跟凉鞋,走路时小腿肌肉需要更加用力,脚趾也很容易变形,因此,不适合走路,但若真的要穿高跟凉鞋,最好选择后面有绑带的鞋款,小腿肌肉力量可节省很多力量,相对对脚的健康较有益。

五、球鞋与气垫鞋

球鞋的选择众多,例如打篮球常需跳起等动作,最好穿高筒篮球鞋保护脚踝,如果要长时间走路,建议可以挑选慢跑鞋,而气垫鞋则可以分散脚掌承受的力量。

一般鞋或气垫鞋挑选,试鞋时先将脚往前伸,后端需有一根中指或食指可放的空间、此大小最适合。尤其很多鞋款属于欧美款,左右窄、前后长,因此,试鞋时要注意楦头的宽度是否舒适,千万不能太紧。不过,扁平足的人不适合穿太软的鞋垫,恐引起足弓内旋。试穿气垫鞋时,建议穿起来踩踩跳跳看,感受一下气垫是否具有避震效果。

六、人字拖夹脚鞋:不建议长时间走路

夏天海滩许多人穿着人字拖,凉快又方便,但人字拖因支撑点仅第一趾与第二趾,且走路时重心往前,比较容易导致鸡眼形成,长时间走路也会让小腿肌肉更用力,走久了易累。

挑鞋,下午到傍晚较适合

人的脚掌会随着血液循环好坏等状况,脚掌会有些微变大变小,因此,不管挑选哪一种鞋,最好趁下午到傍晚时,刚好脚掌略大时前往挑选,才不会买到鞋子太小,穿久了引发问题。

为何下午到傍晚是最好的挑鞋时机,黄永铮表示,因人活动、站了一天,此时人体血液循环差,脚掌会略为涨大一些,此时挑鞋较合适,如果一早就跑去挑鞋,因脚掌较小,买到的鞋很有可能过小,在其他时间穿,很容易因脚涨大而磨脚。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鞋店店员会说,鞋子买紧一点没关系,穿久了会变松,但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因为当鞋子松了,就代表穿太久、且已不合脚,因此,选购时就应考虑大小适中。

鞋底磨损、包覆性差 应换新鞋

一双鞋到底能穿多久?以小朋友来说,因处于成长阶段,通常一年换两双鞋较适当,而以成人来说,平均一年换双鞋,但如果太常穿、鞋子包覆性差、鞋底磨损严重,仍要赶紧换双新鞋。

到底该不该换鞋?黄永铮指出,可以先看鞋底的磨损状况,因人走路左右受力不等,因此,鞋底左右两边的磨损会不平均,如果发觉鞋底左右两边磨的程度相差一半以上,最好把鞋换掉;看鞋底的纹路也可看出磨损程度,很多鞋子的鞋底都有条纹,要是发现鞋底有一条条纹已经磨到几乎看不见,也是换鞋的时机。

此外,女性常穿的休闲鞋包覆性也要注意,鞋子穿久了、包覆后脚踝处会变软、变形,发现此状况时,代表鞋子的包覆性减弱,最好换双新鞋保护脚。

拇趾外翻如何穿鞋?

1. 鞋子前端尽量圆、大,让脚趾有伸展空间。

2. 有拇趾外翻的人穿鞋时,可在第一趾与第二趾间放矽胶垫,有助改善。

3. 鞋侧边的皮要柔软。

4. 勿穿高跟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