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间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题所述

“亲密无间”也是形容好朋友之间关系的。交友,在某种意义上看,能做到亲密无间固然不错,要以诚挚爱心交友,不要以施舍馈赠交友。交友是以真诚挚爱为本的,当朋友取得进步,应为之高兴,当朋友有困难忧愁时,要为其解除,真正使朋友对你有“母亲般”的信赖,而不能一味地靠施舍和馈赠去与朋友交往,对朋友的喜怒哀乐却不闻不问。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即便是自己最亲密的好朋友,如果整天泡在一起,话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极容易产生反感甚至小冲突;对于身处两地的朋友,难得见一面之时往往是异常思念、牵肠挂肚,真是道不完的相思情,说不完的新感受。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前者相互缺少距离,故觉乏味;后者因为距离,反多了份亲近。另外,人各有所好,尊重别人的爱好习惯,是交友之道的基本常识。其实,跟爱好有距离的人交往,有比跟爱好相同的人交往更有意义的地方。相互爱好不同,聚在一起,各叙各自的爱好,便可以改变自己每天单调的生活,不但能使自己有更为广阔的见闻,而且也能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活跃,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五彩缤纷。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容忍并结交跟自己爱好有距离的朋友。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真正的友谊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地久天长。”有些人一旦与人混熟了,就丢掉了分寸,进入了所谓不分彼此的境界。有的人自认为豪气爽朗,不珍惜朋友的东西,久借不还或再随便借人;朋友不在,不打个招呼就将人家的私人物件乱翻一气……这样的朋友,往往最容易“解散”。

这样久而久之,朋友就会感觉到你没有礼貌,为人太粗俗,不拘小节。有人认为,好朋友不分你我,否则太生分了。其实,真正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的朋友往往就会适得其反,极其容易闹矛盾。因为一旦到了这种程度,没了距离,势必侵入别人的私人空间,给人造成不悦;没了分寸,就会把一些看似小节实际始终很重要的问题,放到无关紧要的位置上,可能增加误会或摩擦。

可见,朋友之间关系再密切,也要互相尊重;关系再融洽,对朋友的来信也不能随便“共享”。假如对方较真,或者造成严重后果,还要承相法律责任。所以,友谊的维持也需要双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人说得好:“交友之道,宛如观荷。”亭亭如盖,盈盈欲开,最宜远观。而香随风送,无语沁人,至臻妙境。若太过近前,反见残枝败叶,腐水囤积,不免败兴。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都有一方荷塘。我荷观彼荷,自悦与悦人,应享受优游与宽阔。

朋友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亲密无间。距离产生美,有距离才能达成长久的协调和默契。朋友虽被喻为一个灵魂寓于两个身体,然而,朋友之间毕竟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不同于一般人罢了。朋友之间尽管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要有各自的天地。交友要尊重彼此的自主空间,不能做任何事情都拿自己不当外人。

火车铁轨也是有缝隙的,否则就会断裂。有距离才会产生美,正如古人所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交友不可强求,不可心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再好的朋友之间也应该随时保持距离,因为距离是朋友的氧气。车与车太近,准出车祸人与人太近,准出矛盾。适当的距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有了距离的友谊,才有可能长久。

比如:古董,正因为有了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有了岁月摩挲的痕迹,才使之更显出自身的珍贵,这里的距离产生出了价值。比如:兰花,要近观其形,远赏其韵,而且要隔开一段距离才能够真正领略到兰花的那种淡淡的沁人幽香,在这里,距离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审美之感;月亮,坐在地球上,与月亮有了太空上的距离,才流传出了众多典故与传说的铺垫,自然可以优哉游哉地赏月了。然而,如果身处月球,就很有可能没有这般诗情画意了,自然也就感觉不到如此美妙之感,在这里足已证明“距离”产生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如果还没到亲密无间的地步,便是一条射线,前面的路地久天长。一旦亲密无间了,就成了一条线段,那份交情就要进入倒计时了。很多朋友之所以不能永久,是因为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尽,没有给友谊留下必要的生长空间。

人与人之间,距离太大,就是隔膜、障碍。如果距离太小,又仿佛失去了神秘感,失去了吸引力。就好像对一些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懂得去珍惜。而对得不到又有机会得到的东西,我们会期待着去争取。在动物园参观,远远看见大老虎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很神秘的美感,可是一旦野兽靠近,就算安全防范做得再好也会让你不寒而栗。人和人之间同样会有一个“安全距离”,如果“安全距离”被破坏,人的心理安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矛盾也就会如影随形,朋友就可能会“解体”。

在我们身边,也许会看到朋友面对友情之绳断裂时伤心的样子,看到许多特别要好的朋友后来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难道还敢坚定地说“友情无间”吗?他们的友情不能长久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友情的真正含义,也有人认为友情的亲密应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试想一下,真的这样吗?朋友之间都想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由于这种亲密的心理使得双方积极参与对方的一切,甚至连隐私都不放过。本来是出于好心,有时却让对方觉得失去了自由,往往会对这份“热心”产生一种恐惧厌恶心理,他们这样亲密的交往,双方却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从思想行动上接受对方并模仿对方,结果慢慢失去个性。原来互相欣赏的个性不见了,自然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通常人们出门旅游在景点留影时,很多人都会用门匾作背景,并千方百计地突出其特点。这就是想要把距离拉得更近一些,以表明自己与这个景点之间的关联。假如这个景点就在自家门口,我们反而忽略了门匾,忽略了特点突出的那一部分。这是要把距离推远,太熟悉了,审美的角度就要变换一下。照相如此,人际交往也是如此。适当的距离,是心灵需要的氧气。氧气没有了,心灵就要窒息。

保持距离感绝不是设置心灵上的屏障或戒备防线,物理距离也罢,心理距离也罢,这些距离绝对不是感情距离。“距离”没有固定的数字,它因人、因场合而异,掌握了距离这一门学问,我们就学会了尊重和被尊重,就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两个人犹如两条铁轨,只有平行着才能走得远。真正的快乐是无法分享的,真正的痛苦也无法分担。与一个不幸的人分享幸福,只能使他的内心更加凄凉。心灵和情感上的某些东西是无法替代的,正如两条铁轨不能相交一样。心扉完全敞开,容易伤风着凉。将内心深处的隐私昭示于恶人,就难免会成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于善人,会成为他精神上的负担,因为他要为你恪尽守口如瓶的责任。所以,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会自找麻烦,也不会让别人为难。

小李在单位里有一定的权力,围在他身边的“朋友”的确不少,他也很随和,对他那些所谓的“生死兄弟”无所不谈。小李认为“朋友”之间就应该坦诚相待,而不应该有所保留,于是他在他的那帮“朋友”和“弟兄”面前自然也就没了隐私。后来,小李出国考察了一段时间,于是就有人恶意传言说他在外不会回来了。正在此时,小李的一位最为知心的朋友为了讨好领导,向领导讲了他的不少坏话。哪知过了一些时日,小李却不声不响地从国外回来了,没想到他的那位朋友已经做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于是,小李亲眼目睹了一次极为精彩的表演:那位朋友不仅毫无愧色,而且还要为他这位“知己”接风洗尘。他对人感叹道:朋友,能让人相信吗?

实际上,像这样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并不少见,这些人的错误不在于他们过分相信朋友,而在于他们和朋友之间没有保持应有的距离。朋友之间以诚相待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朋友之间就应该毫无保留,没有一点隐私。在一定的情况下,朋友是最值得信任的,但在有些时候,朋友却也是最危险的人。所以,朋友之间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应有的距离,一旦跨越雷池,受伤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苦心经营的友谊也会一去不复返的。

总之,有差别的地方就会产生距离,就令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距离之感,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再相似的两样东西,再亲密无间的两个朋友,彼此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真正的友情不应该是绳索,而应该像高山与大川永远互相欣赏,互相爱慕。如果两个人走得太近反而更容易散,只有适当的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的引力才会达到最大,真正的友情是一座桥,使两颗心灵息息相通,只有这样适当有距离的友情才是长久永恒的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为什么朋友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