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择考公务员?

国考刚结束没多久,各地的省考也将启动报名。很想跟每个年轻人聊聊,是什么促使你选择了考公务员——稳定的饭碗?家人的期望?还是个人的志趣?

个人志趣家庭期望以及社会现实都有,期初会认为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就可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不断追问自己想要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着一切都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就逼迫自己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

我自己随着对公务员这个职业了解促使我像这个方向转变,我自认为我自己适合这个职业,能在在上面走的更远,同时我自己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考公务员是比较有优势的,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一展所长,做成成绩。

父母希望自己工作地方离家近一点,而自身专业在当地城市没用武之地,只能转行去做销售之类的工作,但是我自己有不喜欢也不擅长这方面工作,在多方取舍之下考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

现实逼迫自己去考,在成都工作一个月三千的工资,房租就要去掉一千,每个月吃穿用度加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剩,辛苦工作只能艰难度日,与其这样还不如去消费低的地方过着平淡的生活。

我自己刚上大学那会就没想到考公务员这回事,当时父母经常在我耳边提起,说这个是多么好,工作稳定是个铁饭碗,但我却不以为然,一心想要去做其他的,但大学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专业真坑,这个行业自己是没法混下去了,逼不得已只能转行。

大四的时候碰到一个叔叔,他自己在政法委工作,就问及我个人打算,劝我去准备公务员考试,当时我就心动了,经过了半年是社会实践我发现我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真的前途堪忧,由而开始了备考。

但第一次考试由于准备不足自己也缺乏经验,在考行测的时候资料分析一道题都没做就结束了,悲怆的心情直接影响了下午申论的发挥,这次考试是考的一团糟,成绩也特别不理想,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

过一个月之后又开始了考事业单位,这次准备倒是挺好的,发挥也不错,进了面试,但岗位只要一个人,和第一名笔试差了六分,最终面试也是名落孙山,国考只招当年应届生,失去了报考资格,只能考省考。如今的我依旧在奋战的前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0

考公务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稳定的饭碗吧,但很多时候,父母的期望可能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讲,对自己的未来都还是相对比较迷茫,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很清晰。而这时,我们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作为一个过来人,都是跟我们建议去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是个铁饭碗,工作稳定。

在他们那个年代,是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一代。大多数人都是一生劳作,却也只是清贫一生。而在他们的眼里,公务员是那个年代一个“高大上”的存在,是一个干部身份,是一个一辈子都不愁吃穿的岗位,而且也不用像他们一样辛苦一辈子。退休后还有退休金,国家还帮忙养老等等。因此,在老一辈的眼中,能考上公务员,便是一个人生赢家。

而当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还没有明确的方向的时候,父母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考公务员。确实是一份可以让我们稳定的工作,而且还十分的体面。父母在给别人介绍的时候,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孩子是个公务员呢。

可能原本你也并没有说多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只是觉得父母选择的肯定不会错,于是你也便听从他们的建议去做了。而实际上,这一份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或许你也并没有认真去想过,反正都只是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还相对的稳定,又能满足父母的期望,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同时也存在一些人,他们当初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去去考取了公务员,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安分,并不想一辈子没有什么挑战,二十几岁便看到了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想要挑战自己。毅然辞掉铁饭碗的。然后也是在其他领域混的风生水起的。

人的一生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会给我们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参考,也可以去尝试。如果是适合我们的道路,那固然最好,皆大欢喜。如果是不适合我们的,我们也要有勇气重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相信自己都是有能力去把它做好。

年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是随着变化,无论怎么选择都好,都得是自己想要的,并能够乐在其中的,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第2个回答  2018-12-10

各个方面的原因都是存在的。首先是稳定的饭碗这是肯定的,公务员这样一份工作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是工作是很稳定的,变动很小,待遇等各方面的条件也还行,像我这样要求不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这种工作是适合的,没什么大的志向,能够自己养活好自己就OKle 。虽然想要考上需要付出很多,但是最后所能够得到的报酬也是与我们的辛苦成正比的。

而且现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有还没找对象,父母不放心自己在外地上班,总觉得就待在身边会更好。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公务员这条路是最恰当的,也是对父母而言最好的工作了。能够让他们觉得很有面子,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而且还能够留在他们身边,待遇还那么好,肯定是符合他们的意愿的。

第3个回答  2018-12-10

虽然我没考,但是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要去考公务员了,那原因应该很简单。一是希望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大家说的铁饭碗(虽然目前可能考了公务员也不代表有了铁饭碗),二是希望能够多分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人。个人志趣的话,我想现在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志趣的,以后有没有不好说。

虽然说年轻的时候应该志在远方,应该多出去闯荡,见见外面的世界,做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真正出来才会发现,或许自己更适合在一个普通却稳定的岗位上,做一个平凡却快乐的人。(北上广生活节奏真的太快了,很不适合我,亲测)以前总会觉得,如果说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要过着早九晚五的生活,实在太可怕了。但我现在不这么觉得,我现在觉得如果能够满足自己基本的吃喝,其实这种生活还挺好的。

昨天在朋友圈刷到一个学妹感冒了一周没去看医生,然后等去看医生的时候就被查出患了急性白血病。想想身边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少,慢慢的我开始觉得其实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就挺好的。或许尝试着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就会快乐很多。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开始就接受自己就算出去闯荡,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那就会很坦然地接受去考公务员,然后守着这份工作,做一个早九晚五循规蹈矩的快乐的普通人。

同时呢,我想公务员这个名词应该是爸爸辈爷爷辈很喜欢的一个名词,尽管我目前还不是很喜欢。一般来说考公务员的人基本都是想要回到自己家乡那边的,当然少部分除外。离家近点的话,如果家人有什么事情需要有个照应,那你至少不用因为买不到回家的票而彻夜失眠。而且我爸爸也是希望我以后毕业能够离家近一点,就算不在自己的市,也最好在自己的省。所以我又感觉家人的期望可能也会促使我去考公务员吧。

何况现在我自己也觉得说希望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因为我觉得有很多东西你可以等,但是父母家人在变老的这个事实却怎么也掩盖不了,所以我想应该珍惜这些。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就算你想考,这个考上的概率也真的不大。就算你初试能够顺利,但是复试实在太难了。由此可见,公务员还是一个很热门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18-12-10

一开始,我就是想要找个工作。

后来,就是换个稳定点的工作。

现在,啥都不想了。因为,我可能没办法通过考试来获得成功。而且家里,也对我失去信心了。

其实,在大四那年,要毕业了。我和很多同学都一样,除了找工作,就是复习行测和申论。只是,没想到,在我人生中,每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永远都是差那么一丁点。

中考的时候,重点高中录取分是635,我只考了623。

高考那会,二A本科线是510,然而,我只考了508。

因为差这2分,我就要去读2B院校,虽然也是本科的。但是2B的高校,一年就要1万多学费,有的甚至要2万多。

因为这个分数,我3天吃不下饭。我就是觉得之前所有付出的一切,都被这2分给毁了。

到了大四,我也在备战国考。

到了查分数那天,我报名的那个职位,相对比较冷门,录取分数只要97分。但是,我只有95分。所以,又再一次完美的被抛弃了。

更不用说后面的什么省考啊,乡镇考,还有事业单位。呵呵,每一次,都是差一点。没错,差一点,就差那么一丁点。

可能,我这辈子,就是真的没机会通过考试,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了。

而我的朋友,亲戚,一个个运气都特别好。

乡镇考的时候,一同前去考试的朋友,一个拿到了职位的第一名,还有一个是第二名。

国考的时候,有个师妹,一次复习都没有,就只上了7天培训班,然后,就考上了。

还有一个亲戚,国考的时候,通过了笔试。可惜,在面试的时候,形象分被扣,只排在第六名。而那个职位只要5人。所以,知道分数过后,她伤心了好多天。当时我在想,这大概就是命吧!

然而,后面事情出现转机。在体检时,有人因为身体有问题被淘汰了,单位打电话告诉亲戚,让她顶替。

最后,她完美的逆袭,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国税。

要知道,前两年的时候,她拿的是千元机的小米,现在,上班开车,手里拿的是iPhone x。

所以,同样都是人,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

可能我就是少了那点运气还有实力吧。

说实在的,可能有人觉得,只要有信心,只要有耐心,肯定可以考上了。的确是,我同宿舍的好友,因为专业问题,他们只能选择不限制专业的职位。

所以竞争力很大,不过,他们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考试。考了很多次才考上的。

而我一位高中好友,从2012年,考到2017年,整整5年,具体考了多少回,我就不多说了。不过,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现在也成公了。

所以,有耐心,坚持考下去,肯定总有一天会考上的。

而我,就默默的看着就好了。因为,我觉得,不一定要当公务员,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