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是哪场战役牺牲的

如题所述

1940年5月1日,在枣宜战役中英勇殉国。        
张自忠(1891—1940年),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张自忠目睹到中国处处被外国列强欺凌、国内陷入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于是弃学从戎,立志报国。1914年秋,张自忠投奔到奉天(今沈阳)新民屯陆军第20师第39旅第87团临清同乡车震部下当兵,历任司务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南下抗战。1940年5月1日,在枣宜战役中英勇殉国。1940年5月28日,重庆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8月15日,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周恩来、朱德分别送了挽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后,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继张自忠任第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日军展开了激战,终于在方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重殓后将其运往重庆。灵柩运到重庆时,蒋介石率全体军政委员前往码头迎接,并为之举行了国葬。冯玉祥亲自为张自忠题写了“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的题词。
  张自忠牺牲后,在南漳建有张自忠衣冠冢,其衣冠葬于南漳县武安镇北伏虎山下,今县二中校园内,为此,南漳第二中学更名为荩忱中学,现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衣冠冢及其附属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2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1日,陆军上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5月16日),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枪于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2
是在忻口会战的枣宜会战中和他的第三十三集团军一起牺牲的。
抗战中国民党战死的最高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