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有何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如题所述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观念,是孔子继承西周思想过程中最具创新意义的思想。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作为礼的理论基础,目标是恢复周礼


一、什么是周礼?

礼是政治与伦理的规范,由西周统治阶层制定,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周礼继承自夏商礼仪制度,有所损益,经过了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制定的。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善的伦理规范,不可超越。《论语》记载: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夏礼有所损益,殷礼有所损益,而周礼却不能再有损益了,虽历经百世,也不会再有损益了。这说明孔子对周礼的评价是很高的。所以孔子感慨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中不难体会,孔子对于周礼的感情。

周礼是统治阶级制定的,不可避免它的阶级属性。自古就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说,这个说法表明,三代的统治者以礼与刑两套工具来治理天下,礼用来规范统治阶级内部尊卑秩序,刑罚用来治理庶民与奴隶。在正统的观念中,庶民与奴隶没有资格讲礼。

任继愈先生认为,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平民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多余的财产,不具备实行繁琐礼乐仪式的物质条件。平民与奴隶依附于贵族存在,房屋、土地、生产工具都是贵族提供的,不属他们私有。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生产,没有时间也没有多余的资材,在婚、丧、宾、嘉等各方面讲究排场,演练仪式。


二、孔子为什么倡导仁的观念

老子对周礼怀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对春秋以来出现的僭礼现象深恶痛绝。鲁国大夫季氏僭用天子八佾舞蹈,孔子气愤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季氏还用天子祭祀宗庙的《雍》诗来祭祀祖先,孔子讥讽道:“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古制只有天子才能祭祀名山大川,季氏却去祭祀泰山,孔子让弟子冉有去阻止,冉有表示没有能力阻止。孔子感叹道:“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推崇管仲辅佐齐恒公尊王攘夷,成就霸王之业。但当有人问管仲是否知礼时,他却回答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虽然有大功,但孔子对他的僭礼之处也不能放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仁”学中内涵的人格是完善的,道德是完整的。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却不断滑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缺乏精神归属感,一系列道德沦丧问题接踵而至,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仅是“仁”的丧失的直接表现,更是传统文化失落的重要原因。故“仁”学的重拾与研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国民素质的提升起到基础作用

在当代中国,孔子的“仁学思想十分自然地存在于国人的身上,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个人价值范导缺失、信仰真空的馗尬局面。经过现代社会的转换,孔子“仁”学思想能够在解决现代中国人的信仰失衡、建立理想人格世界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仁”学的重拾,让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掌握传统文化的全面思想,并与当代社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让大众群体自觉认知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对国民素质的提升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对于社会和谐起到协调作用

“仁”学思想之实行不仅对个人的国民素质起到基础作用,而且对他人、对社会亦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仁”学思想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息乱,利于国家统治稳定,使国家走向富强之路。而通过对“仁”的研究发掘,有利于重建社会道德,这对于消解现代化带来的各种危机,重建国人的精神家园,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孔子仁学思想中的精华也不啻是一剂良药,对国民素质的提升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社会的和谐起到协调的作用。

(三)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指出:传承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沧桑,饱含智慧,这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国家之大势所趋。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亦是愈来愈肯定孔子的“仁”学思想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故重拾孔子其思想亦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助力之一。此举对于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洗礼,对于民族自尊心增强和自信心的提高,并使中国屹立于世界舞台不动摇,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10-12
”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整个儒
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就是仁学。但孔子虽对“仁”进行了深度的诠释和倡导,使“仁”的内涵得以丰富起来,却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统一明确的界定,故这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哲学论题始终处在众多学者的热切关注下。对此,笔者试从仁学思想之基础、核心内涵和现实转化等方面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透视,并探索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仁学的基础———修身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从人的角度来探讨哲学问题的,作为儒家理论核心的“仁”,代表了孔子所追求的人的道德修养的终极理想。因此,孔子的仁学在许多人眼里被看作是“人学”。既然“仁”存在于人的身上,可以通过人的言行举止来得到体现,那么只有关注人自身存在的状态和意义,才能达到儒家所谓的“修己以安人”的目的,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所以说,仁学的理论基础是修身,即提升人的自我修养。
那么,要实现“仁”,人应该具备哪些道德品质呢?孔子认为,实现“仁”之根本在于孝悌。《论语・学而》中记载了一段孔子的学生有若的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也就是说,孝悌是道德的出发点,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和仁爱,才能具有向“仁”发展的可能。林语堂曾言:“中文的
‘仁’字分开为二人,即表示其意义为人际关系。”[1]
《中庸》也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那么,也就是说,在人与人复杂的交际关系中,孝悌是根本,由孝顺的子孙和友爱的兄弟姐妹所构成的家庭和睦、美满,才能够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除孝悌之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符合或近似于“仁”的道德品行,如他说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为“仁”,“刚、毅、木、讷近仁”。
相对于“仁”的道德诉求而言,孔子更多地谈到如何践行的问题,也就是“为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