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形式分为哪三种

如题所述

⒈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把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拌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3)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
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是无矛盾性的,具有确定、绝对、静止、单一的特性,而辩证逻辑中的概念是有矛盾的、具有变化、相对、运动、多样的特征.辩证逻辑思维是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以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2.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3.以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又称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4.以思维的目的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
(1)上升性思维
上升性思维是从个别的事物的经验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出具有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性的思维.
(2)求解性思维
求解性思维是寻求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思维.
(3)决策性思维
决策性思维是对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予以估计并从中选择最理想解决方案的思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7
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元素构成的形式。思维元素的类型不同,思维形式则不同。根据思维元素的类型不同,思维形式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概念思维。
第一节 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指凭借直观动作进行思维。主要分析研究动作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动作分为人体动作和机械动作。
动作思维是人类最常用的思维形式。动作思维可以直接支配肢体的各种动作,并且还能预测每个动作所产生的后果。
动作思维与当前直接感知到的对象相联系,不是依据表象和概念,而是依据当前的感知和实际操作。
动作思维是在人类或个体发展早期所具有的思维形式。儿童在掌握数学概念之前,用手摆弄物体进行计算活动,就属于动作思维。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数手指,实际活动一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
动作思维是体力劳动的主要思维形式。例如:工人劳动时,通过动作思维来支配肢体的动作,并预测每个动作所产生的后果。
动作思维从肢体动作扩展到机械运动。人类通过动作思维发明了各种机械设备,使生产和生活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第二节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凭借直观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主要分析研究事物的结构、形态、形状、位置等。
形象思维是在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想象和情感的发挥,并用一定的具体方法设计和描述出艺术形象。如美术创作,图纸设计,模型制作等。
形象思维直接将眼睛看到的图画、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品到的口味、皮肤碰到的触觉这些感知形象记忆在头脑中,不但记忆了一个个的感知形象,还记忆了一些感知形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当感知到新现象时,记忆中与新现象类似的感知形象以及紧随其后的感知形象就会被激活,这种感知形象在头脑中的变幻就能引起人们的行为。
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当人利用他已有的表象解决问题时,或借助于表象进行联想、想象,通过抽象概括构成一幅新形象时,这种思维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所以,利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形象思维。例如:一个人要外出时,他要考虑环境、气候、交通工具等情况,分析比较走什么路线最佳,带什么衣物合适,这种利用表象进行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也是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除了使用概念思维以外,也经常使用形象思维。例如:物理学中所有的形象模型,如电力线、磁力线、原子结构、太阳系模型等,都是物理学家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结合的产物。
形象思维的特点
1.形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认识,其表达出的外在形式是能为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如象形字、图画、安全警示牌等。
2.整体性
形象思维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平面性的或立体性的。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
3.粗略性
形象思维对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概念思维则可以给出精确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往往需要将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协同使用。
4.想象性
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新形象。所以,想象性使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比如,中国的“龙”就是根据鳄鱼的原型想象出的“神话”形象。
形象思维的方法
1.模仿法。是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例如: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2.想象法。在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象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进行理想实验的主要手段。例如:把磁场想象为磁力线。
3.组合法。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元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常见的组合法有同物组合、异物组合、主体附加组合、重组组合四种。例如:把炮和船组合在一起,组成军舰。
4.移植法。把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结构移植等。例如:把雷达原理移植到炮弹上,产生导弹。
第三节 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是指凭借概念进行思维。主要分析研究事物的功能、属性、关系、价值等。
形成概念是概念思维的前提条件。概念思维是通过概念来代表被考察的事物,以及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代表被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思维。
概念思维是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揭示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
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经验中的事物,也可以指代意识中的事物,甚至可以指代不存在的事物。语言文字与事实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世界。语言可以随意说,文字可以随意写,但事实是真实存在的。
概念的产生和表达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脱离语言文字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概念必须用单词或符号来表示。单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名)词,助动词,连词,情态动词,介词,数词,感叹词,短语动词。
概念思维可分为:经验型概念思维、理论型概念思维。
1.经验型概念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例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
2.理论型概念思维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例如: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多属于这种类型。
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
1.概念思维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进而再由概念转化到具体事物。概念与事物是相对而言、相互转化的。只有暂时撇开偶然的、具体的、繁杂的、零散的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并形成概念,才具备了进一步判断和推理的条件。
2.概念思维是用概念来代表现实的事物,形象思维是用感知的图形来代表现实的事物。概念思维是用概念间的关系来代表现实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形象思维是用图形的变换来代表现实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为人类超越自己的感官去认清更加宏观或更加微观更加快速变化的世界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概念的准确性,即不能准确界定概念与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这种可能性就无法变成现实性。
3.形象思维是并行思维,其要求是人们同时把握并操作多个属性。运用形象思维的人会说其大脑里有一幅图,或是在大脑里搬运、翻转、修改。艺术创作、图纸设计、空间任务以及顿悟式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形象思维。概念思维是串行思维,是直线式的推导,其任务是对某个属性进行深度加工。其思维形式的每一项只能是单一的内容,至少是没有矛盾的内容构成。
4.概念思维是语言的、听觉的思维。形象思维则是图画的、视觉的思维。在语言上,形象思维不容易用语言表达,但是概念思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概念思维的优点是可以对事物的局部进行深度加工,缺点是无法在一个思维过程中,既把握局部又把握整体。
5.形象思维试图感知和记忆全部相关的具体事物,概念思维则忽略这些事物的许多具体差别,用这些事物的共性来代表这些事物,从而简化与这些事物相关的知识。当这些事物的共性用人们发明的特定语言符号来标明时,这个共性就是概念思维的语言文字。因此,形象思维是用一个感知形象分别代表一个具体事物,概念思维则是用一个字词代表一群事物,从而达到简化信息的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6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是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具体人的思维,不可能限于哪一种,解决一个问题,做一项工作或某个思维过程,至少是两种思维并用。

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形象思维是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展开的思维过程,亦称直感思维。由于艺术家、文学家在进行创造活动时较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思维。有以下三个特征:

1、以具体形象为基础: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的。

2、运用想象:形象思维必须从客观世界获取材料并且运用想象。

3、相似性:形象思维不像抽象思维中的归纳和演绎那样直接,它的过程可能比较复杂。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亦称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征:

1、抽象性:抽象思维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提取其本质,因而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2、逻辑性抽象思维的过程,是合理展开、科学抽取事物本质的过程,因而具有逻辑性。

灵感思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突然迅速发生的特殊思维形式,亦称顿悟思维或直觉思维。有以下两个特征:

1、突发性:灵感思维总是突然发生的,没有预感或预兆。

2、与潜意识密切相关:灵感突发之前有一个酝酿过程,往往要用艰苦的脑力劳动来孕育。有的学者提出,灵感的孕育不在意识的范围内,而在意识之前的、可以称为潜意识的阶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6
逻辑思维的三大法则: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
同一律是:如果一个思想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实的;
矛盾律是:任何思想不能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假的;
排中律是:任何思想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在了解了逻辑思维的辩证方法和三大法则后,如何争取的树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呢?
总结一下,我们发现“讲话没有逻辑,思维混乱”,具体可以拆解为3种情况:
1、 没知识。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相关领域的知识。
你不懂,不知道,硬撑,思维不混乱才怪呢。拿口罩这个案例,给你30秒,你能描述出来吗?就是给你30分钟,你都可能没办法回答出来。
没有口罩的结构知识,没有生产知识,你根本无从下口。
此外,人类对熟悉的事物,会产生知道的幻觉。自行车足够熟悉吧,类型、款式、牌子、共享单车等等,可是让你说一下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还是很难立即说出口。
我们知道的自行车信息量,足够多,但只限于某一个方面,大脑会误以为知道关于自行车的所有信息,这方面也要注意。
2、没逻辑
没逻辑,就是说话没规律,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里的规律可以是,时间规律、空间规律、由内而外以及由近到远等等。
比如,小乙的回答,如果按照由总到分,由内而外的规律就可以这样表达:口罩主要有三层构成:口罩内层是普通无纺布;
中间用的是经过驻极处理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外层是做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外层主要用于隔绝患者喷出的液体。
是不是就会觉着逻辑清晰,不会混乱了?

思维逻辑

3、没技巧
讲话是讲给对方听的,双方的家庭背景,学历、专业以及知识量不同,所知道的信息并不相同。同样一件事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也不相同。
所以,就会涉及到一些表达技巧。
比方说,给领导汇报工作时,你前边说了很多事实和论证,说了10分钟,结论一直不出,最后就把自己绕蒙圈了。
领导也急的没听懂。这里的技巧可以结构化你的表达,先说结论,结论先行,接着在说你的理由和论据。
第4个回答  2022-07-14
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差异,可以将思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为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而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像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